完成了29个城市消费中心和57个重点商圈“一圈一策”工作方案;王府井、前门大栅栏、三里屯等34个传统商圈完成改造提升;还将新增240万平方米的新商业面积……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年来,北京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等5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两年来,北京加速布局消费新地标的打造,持续完善消费品牌矩阵,升级迭代消费新场景,为消费者营造优质的消费环境。数据统计,2022年,北京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5万亿元,居国内城市首位。
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哪些优势?当前北京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有哪些机遇?下一步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哪些建议?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赵萍。她表示,北京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优势明显,下一步要聚焦“国际”这个方向,紧扣“消费”这个核心,突出“中心”这个关键,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把握消费趋势、释放消费潜能、优化消费环境。
作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之一的北京CBD高楼林立、灯火璀璨。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哪些优势?
赵萍:北京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备独特的发展优势:国际资源聚集、消费规模居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以及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
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国际知名度高,国际资源聚集能力强。北京国际交通运输网络发达,能够与世界各国实现高效便捷的互联互通。2022年,北京市设有国际航线105条,实现通达城市86个,轨道线网总规模达1172公里,均居全国第一;北京市共有驻华大使馆173个,是全国接待各类高级代表团最多的城市;跨国企业云集,国际经贸往来活跃,进驻世界500强的企业有5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17家,居全球城市榜首。
另外,北京首店经济繁荣发展,2019年至今北京落地首店3300多家,处于全国第一梯队。作为“双奥之城”,北京体育赛事众多,2022年北京举办国际体育赛事18场。全球资源汇聚北京,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北京的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也带来了更多的高收入消费人群和更广泛的品牌影响力。根据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数据,2022年海外社交平台对北京关注度仅次于巴黎和伦敦,位居世界第三,北京正日益成为极具海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城市。
北京的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94.2亿元,在全国名列第三;北京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5万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2520亿元,均居国内城市首位。北京的服务消费增速高于商品消费增速,目前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比重已达到55%左右。同时,北京消费便利程度不断提升。北京正在积极推动29个城市消费中心和57个重点商圈发展,已累计培育1万余家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门店、12条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和2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北京还拥有离境退税商店累计1044家,位居国内城市首位。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7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北京有世界文化遗产7处,居全球城市榜首,是世界文化遗产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北京博物馆数量全国第一,历史文化保护区33片,国家植物园、国家自然博物馆相继挂牌,拥有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1家,数量居全国首位。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509.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居全国首位。
作为全国首批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北京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北京已建设5G基站9.62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为43.9个,全国排名第一,推动地铁、重点商圈和景区等区域实现5G网络高质量覆盖,千兆光网用户190.5万户;212家等级旅游景区、73家红色旅游景区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实现VR虚拟导览服务,一批文旅新业态蓬勃发展;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建成60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道路,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全域试点,率先建设“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北京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消费场景和消费供给不断增强。
2月3日,北京经开区,“整车无人”自动驾驶车辆行驶在道路上,开展上路测试。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新京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面临哪些新机遇?
赵萍: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面临三大新机遇:建设数字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中国正在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为北京市发挥科技创新中心优势、打造数字供给全球制高点、增强数字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驱动力提供了更好机遇。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把服务业扩大开放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着力点。北京市场开放程度高,服务业开放位居全国最前沿。北京市是全国唯一的“两区”叠加城市,同时具有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和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北京市是全国首批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不仅有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还有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这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为北京市集聚更多要素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服务供给能力升级,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数字创新中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引领创新数字消费生态,为北京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文化引领能力提供了重要机遇。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认定的80名北京老字号工匠,九成以上实现触网销售,七成以上开展直播销售。
9月4日,北京首钢园,服贸会北京老字号创新发展体验区,老字号品牌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直播带货。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新京报:对于下一步北京该如何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你有哪些建议?
赵萍:我认为北京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要聚焦“国际”这个方向,紧扣“消费”这个核心,突出“中心”这个关键,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把握消费趋势、释放消费潜能、优化消费环境。对下一步北京如何继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我有三点建议。
首先,推动国际交往便利化。在国际化的高起点上,北京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往来和生活居住便利水平。不断完善教育、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国际服务能力,做强“留学北京”品牌,提升国际教育、国际医疗服务能级。改善交通、居住、子女教育等配套条件,提供更加国际化的生活环境。培育特色消费体验,开发中医药康养特色旅游,培育国际消费者的中医药康养消费理念。
其次,增强全球消费吸引力。北京要持续发挥北京科技创新的领先优势,丰富数字内容服务供给,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整合“新基建、新场景、新供给、新生态”关键要素,加快推广数字消费新场景与文化消费、品质消费、时尚消费联动融合,实现一体发展,以更加绚丽多彩的数字供给,满足线上线下一站式购物、沉浸式体验的新需求,强化北京消费对全球消费者的吸引力。
同时,提升全球时尚话语权。北京要充分发挥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培育国际时尚、艺术、文化汇聚的平台,以独一无二的中华文明新活力,完善对美学、时尚、艺术的独家诠释和创新表达。通过开展“非遗+旅游”“非遗+互联网”等合作,培育“北京网红打卡地”,提升北京在全球时尚领域的话语权。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陈静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