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视频网站的理财博主都在推荐“交几年就能领一辈子”的理财产品和理财方案。这些产品真的像网上说的那么好吗?
“200万元的房子如果收租,每月只有3000元出头的租金。而30岁的小周每年交20万元,交5年,到40岁时就有25.8万元的利息了。这时,每个月从账户里领5000元,可以领到76岁”。
一天,小君无意中刷到这条视频:“小葵你快看,这个理财方案听上去真不错!”
“每年20万元,交满5年已经有100万元了,不会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吧?”小葵有所疑虑。
“丽姐,快帮我们算算,这个方案可行吗?”小君赶忙召唤身边的专家救场。
“让我看看……还挺复杂的。”丽姐算了一会儿,说:“20万元交5年,到40岁能积累25.8万元的利息。这大概相当于年化收益率2.9%,现在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和中低风险的债券基金都能实现,一些保险甚至能实现3%的保底收益。”
“那后面呢?”小君显然更关心长期收益,“每个月领5000元,可以领36年,这个是真的吗?”
反复计算之后,丽姐给出了答案:“基本算是真的吧。按照这个方案,大约相当于40岁以后账户的年收益率要实现3.27%,虽然比前面的2.9%要高,但也不算特别离谱。”
“这么说,我如果把积蓄全部买这个理财产品,40岁以后就能躺平了?”小君兴奋地问道。
“这个嘛……你想多了。”丽姐当头浇下了一盆冷水,“5000元是够花了,那如果只有1000元你够不够花呢?”丽姐反问道。
小君警觉地问道,“你不会是说这个产品暗藏陷阱吧?”
“产品有没有陷阱不知道,但这位理财师的说辞的确是隐含了很大的陷阱。”丽姐解释道,“她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通胀。”
“通胀的影响有这么大吗?”小君不解地问。
“短期来看或许不大,但日积月累,这个影响绝对不容忽视。”丽姐提醒道。
“如果我们按照年通胀率3%来算,你就会发现这个方案没什么吸引力了。”丽姐帮几个姐妹详细计算了一下,“先看交的钱。按照3%的年通胀率来算,5年交100万元,相当于现在币值的94.2万元。”
“交的钱打了94折,这不挺好吗?”小君疑惑地问。“那我们再来看拿的钱。按照3%的年通胀率来算,10年后的125.8万元,只相当于现在的92.8万元,甚至还不如你拿出来的本金多。”
“啊?这贬值速度也太快了吧。”小君预感到后面的结果不会太妙了。
“40岁以后每个月领取的5000元,换算成现在的币值,只有不到3600元,而且这个钱还会随着年份的增长而日益贬值。76岁时的5000元只相当于现在的1200元出头,你觉得够用吗?打个比方,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有一款理财产品号称在你40岁以后每个月都可以领1000元(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811.4元),保你‘衣食无忧’。你觉得这款产品怎么样?”丽姐在此运用了“比喻大法”。
“简直就是个笑话!”小君感慨道。
“其实理财师介绍的这款产品大概率是某款年金保险。”丽姐介绍道,“买保险的时候都会遇到这类问题,即付钱的时候是按照当下的价值付的,而拿钱的时候是按照未来的价值拿的,所以无论如何都会碰到通胀问题。因此在买保险时通常有一个原则,就是缴费期尽可能拉长,用未来的钱去购买未来的保障,这样才能尽量减少通胀带来的损失。”
“看来小君的躺平计划又要泡汤咯。”围观了整场对话的小葵在一旁摇着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