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新征程——改革案例(8)
本报记者 姜业庆 张李源清
作为深圳最年轻的城区之一,坪山区如何落实“广东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这一号召?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从坪山区委相关部门了解到,身处“深圳东进桥头堡、深圳都市圈几何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的坪山区正传承深圳改革创新基因,大步朝着“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目标奋力奔跑。
在开放创新上先行示范
坪山区由坪山、坑梓两个街道发展而来,历经大工业区、新区、行政区,是深圳实施城市功能区体制改革的产物,可以说,改革就是坪山的根和魂。
去年,坪山区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80亿元,同比增长14%,连续两年跑出“两位数”增速,增速位列全省各县(区)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亦位居深圳各区前列。2022年,坪山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达60.5%,这一比例远高于深圳全市均值。
作为一个年轻的行政区,坪山区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产业集聚、创新活跃、配套完善、生态优美:截至目前,共有5个项目纳入全市第一批综改项目,3个项目被初步采纳列入第二批综改项目,综改项目数量位居全市各区首位;“改革执行与创新成效”绩效指标考核连续两年获评满分、位列全市第一;“智能网联汽车全域开放管理体系”等多个改革项目获得全国奖项或列为国家级试点,“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等项目在全市复制推广。
“坪山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锚定党中央和省委、市委擘画的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创新、生态等领域优势,在‘强龙头、补链条、优生态、聚集群’上全面发力。”坪山区委书记杨军此前表示,要以产业发展带动科技创新,再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统筹好“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建设产业与城区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的“未来之城”,积极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坪山路径”。
以土地改革筑牢根基
土地空间是打造创新坪山的先决条件,也是坪山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重要优势之一。
2019年8月6日,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揭牌,各类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大量的产业、民生项目亟待落地,对空间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受历史和发展时序等因素影响,坪山城区交通、医疗、商业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城区功能不够完善,土地空间利用较为粗放、利用率偏低,同时还存在较多土地历史遗留问题。
如何把纸面上的空间潜力尽快释放出来,催生新的动能、实现发展升级?坪山区把重点项目征拆和较大面积产业空间土地整备作为区委、区政府一号工程,并启动了“大兵团作战”模式,近三年累计整备土地4.94平方公里,释放产业用地1.54平方公里。
同时,积极探索“工业上楼”产业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围绕五年提供“工业上楼”厂房空间1200万平方米以上总目标,加快打造符合先进制造需求的品质化现代园区,并在“工业上楼”试点的单个综合开发项目中,通过分割销售和出租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定制化、低成本、高品质产业空间,满足制造业企业多元化需求。
今年以来,已筹集城投智园等项目7个,国内首个全装配式“工业上楼”项目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完成建设,已吸引耀石科技等27家优质企业意向入驻。
产业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
观察深圳制造,坪山区是最佳的窗口之一。深圳将“9+2”产业集群布局坪山,提出了“未来深圳工业看坪山”的殷切期许。杨军也曾表示,产业是坪山安身立命的根本,工业是坪山与生俱来的基因。
近年来,坪山区坚持产业立区、工业强区,形成了以“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为主导产业的制造业“家当”和实体经济基础,并闯出属于坪山的赶超之路:被深圳市委、市政府定位为深圳东部中心、深圳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深圳未来产业试验区;拥有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圳坪山综合保税区4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新能源汽车是坪山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从整车企业比亚迪、开沃,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及零部件企业凯中精密、佛吉亚,到电池电解液生产商新宙邦、全球负极材料龙头企业贝特瑞,再到电池装备企业新嘉拓、浩能,以及充电领域的电动连接器企业巴斯巴、综合电源解决方案提供商金威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坪山区逐渐形成闭环。
同时,坪山区还围绕“9+2”产业集群,以超前理念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生态等,以全球视野谋划产业链提质升级,推进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重大平台落户,成为深圳先进制造业高质
量发展核心承载区之一。
聚焦营商环境抓改革
作为国内市场主体规模最大、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以改革创新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对深圳而言尤为重要。坪山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努力让营商环境“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近年来,坪山区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探索打造更优开放环境,推动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6月28日,坪山区主导的“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维修工技能标准共建”项目在全省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对接会上压轴亮相,该项目是全省首个产业类大湾区技能标准开发共建项目,率先填补了省内行业技能标准空白,推进技能标准在港澳、海外等地的普及共用与互通互认。
在坪山区,还有一条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锦绣之路”--从锦绣中路到锦绣东路,这条3.6公里长的街道上聚集了200多家生物医药公司。
敢于破局才能开拓新局。坪山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在改革突破中坚毅前行,在自我革命中焕发动力,才能继续挺立潮头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