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经济总量稳居安徽第三、居全国百强第79位,近10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全国第一。在全省经济运行季度“赛马”评议中,连续6个季度第一、营商环境连续5个季度全省第二……近年来,滁州 “新三样”产业异军突起,见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滁州速度”。
从无到有 撬动资源布局新产业
作为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同时也是坐拥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的“双圈籍”城市,滁州市坐拥天时地利人和。新的风口、新的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召唤。刚刚“三十而立”的滁州,正在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全柴元隽氢能项目
9月20日,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开幕之日,全球光伏巨头企业隆基绿能,在滁州又有新项目投产了。当日投产的滁州隆基高效单晶组件项目,从签约落户到施工建设再到全面投产,实现了150天首线投产、180天全面达产的新标杆,又一次刷新了“滁州速度”。
捷泰新能源
这是隆基绿能与滁州的又一次合作。自2018年1月签约落户滁州经开区以来,滁州隆基总投资额超60亿元,此前已建成三期项目,2022年实现年产值249亿元。
滁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光伏产业链关键环节,滁州精心编制光伏产业图谱,择优择强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及配套企业,聚力打造产业规模大、龙头企业多、产业生态完善的光伏产业链条,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完善供应配套,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管理成本和创新成本。
隆基项目的落地在滁州迅速引发龙头“磁吸效应”,与隆基仅有一路之隔的厂家福斯特是全球光伏胶膜产能最大的生产厂家,其投资建设的光伏胶膜及光伏背板项目也在滁州开始应用。
乘时乘势 构筑产业发展新赛道
在“双碳”背景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除了光伏产业,滁州又开始抢滩另外两大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
走进滁州力神电芯生产车间,身着不同颜色工服的工人往来其间,忙着调试各类大小不一的生产设备,自动化机械设备正在作业,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争分夺秒的繁忙场景。
力神电池生产车间一角
在引进电池行业头部企业的同时,滁州市还积极引进一批配套企业延链、补链,引进正负极、电解液、隔膜、电池装备等企业46家,产业链涵盖锂电池上中游。今年以来,已有20个新能源电池项目在滁州开工,完成投资125亿元。
在位于全椒县的全柴元隽氢能项目车间,一张张厚度仅12微米的质子交换膜新鲜出炉,形似透明胶带的它却被称作氢燃料电池的“芯片”。“我们调整了全氟磺酸溶液的配方,保持原有厚度,又提升拉伸强度,从而满足市场需求。”安徽元隽氢能科技公司沈思介绍。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滁州也正发挥自身优势,共同下好安徽新能源汽车强省建设的“一盘棋”。目前,滁州汽车产业链集聚规上工业企业323家,今年以来,全市亿元以上新能源汽车项目在建89个,总投资超千亿元。到2025年,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元,形成整车、特种专用车、零部件等多位一体的汽车发展新生态。
从“老三样”到“新三样”的背后,是滁州制造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从原材料到零部件、从研发新技术到高效供货发货,滁州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工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在“新三样”的“新赛道”上,踏歌而行。
主动作为,共筑动力澎湃增长极
“我们从不担心停电!”走进位于滁州市南谯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利维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展厅,从液晶电视、电风扇到电动车、冰柜,各种动力和储能电池的应用产品令人大开眼界。
据了解,该公司一期产能4GWh于2021年底全面投产,2022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这款户外便捷式储能电源电池容量达537WH,就像一个大型充电宝,可以用于户外烧烤、炒菜及照明,现在郊游露营很是流行。”利维能公司综合部部长马洪越介绍,他们专注于动力和储能电池产品及其系统的研发制造,产品广泛应用在消费级储能、城市出行、工业搬运和铅酸替代等场景。
安徽利维能动力电池生产车间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沪苏浙皖各领域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人才在滁州大展拳脚,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滁州成长壮大。
当前,滁州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滁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拼经济、促发展、保安全、护稳定、强党建,各项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环滁皆山也,这里满目都是沁人心脾好风光。环滁皆产业,这里遍地都有转型升级新画卷。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人才和产业在皖东大地上迎来“双向奔赴”。
大皖新闻记者 叶素健 通讯员 张丽
编辑 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