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换三次!内蒙古为啥老换省会?呼和浩特又是如何"上位"的?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
内蒙古作为我国面积第三大的省区,占祖国国土总面积的12.3%,地域十分狭长,东西跨度超2000公里,与8个省相邻,并且风光怡人,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游客去旅游。
但我们看地图能够发现,内蒙古省会城市呼和浩特在自治区的中部偏左,由于横跨的地域实在太广,甚至两边居民的风俗都有了比较大的差异。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内蒙古曾经在八年的时间内换了三个省会城市,直到五十年代才逐渐稳定,呼和浩特也是那个时期才成功“上位” 的。
各个地方的省会城市,都是中央政府结合当地地理环境以及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决定出来的,一般不会轻易更换,那么,内蒙古八年换三次都经历了什么?
内蒙古第一任省会:乌兰浩特
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牧交错地带,各族人民杂居其间,不同于中原王朝实行的郡县制,匈奴时期内蒙古的行政区划比较简单,仅将广袤的草原按地理位置划分为单于领地、左贤王领地和右贤王领地三部分。
匈奴汗王和贤王分据各地,互不臣属,随后历代朝代对内蒙古统治较为松散,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行政区划。
明朝初期,蒙古分裂为众多部落,到了清朝,满族入主中原后,清廷参考满族八旗制度,在内蒙古建立起了盟旗制度。
全盛时期,内蒙古划分为6盟49旗,各盟、旗境界不甚清晰,盟长、旗长多是蒙古贵族,实际上依附中央朝廷。
盟旗制度权力过分分散,清廷对边疆控制无力,为加强对内蒙古的管理,雍正帝下令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设立绥远将军衙门,又于其东北五里修建绥远城,归化城和绥远城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归绥城”。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设立热河、绥远、察哈尔、宁夏四省以应对外患入侵,这四省范围基本上构成了今天内蒙古的辖域范围。
在抗日战争时期,驻守绥远的傅作义将军指挥绥远军民奋起反抗,大大削弱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内蒙古地区出现权力真空,有人试图在此建立“内蒙古共和国”。为团结边疆各族人民,圆满解决民族问题,中共做出内蒙古实行区域自治的决定。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乌兰浩特宣告成立,乌兰浩特原名“王爷庙”,此地历来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政治中心。
日伪统治时期,伪满“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就设在此地,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自然选择乌兰浩特作为省会。
会议期间,乌兰浩特到处挂满红旗,于是将“王爷庙”改名“乌兰浩特”,意为红色的城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迁往呼和浩特后,乌兰浩特仍然是东部区的行政中心,乌兰浩特历史上一直在内蒙古东部发挥重要作用,其作为第一任省会的地位历史意义非凡。
内蒙古第二任省会:张家口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各地还处于战乱之中,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首府设在乌兰浩特,乌兰浩特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已不再适合作为省会,为更好地管理内蒙古地区,中央决定选址迁移省会。
在确定新省会选址时,主要考虑三个因素:地理位置适中、交通发达、城市规模较大,经过反复论证和比较,最终确定选择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作为内蒙古的第二任省会。
张家口位于京津和晋蒙两大商圈的交汇处,处于内蒙古的中部位置,且距北京较近,交通十分便利。
作为塞外四省建置后划出的城市,它见证了蒙汉两族的和平交流和互市贸易,同时,作为察哈尔省的省会,张家口城市规模较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有能力承担省会职能。
1949年11月,在周恩来总理批准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正式将省会迁移到张家口,一个城市同时作为两个省的省会,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出现,当时的张家口既是察哈尔省的省会,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可谓一城两属。
内蒙古自治政府各机关临时驻扎在张家口,内蒙古西部各地要办事仍要远道前往,地域跨度较大不便管理。
中央认为这种状态应该是暂时的,等内蒙古各地发展安定后,省会应该迁回内蒙古自己的城市,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几年时间。
1952年,随着国家局势基本稳定,中央决定对塞北四省进行重新规划,以利于经济建设,1954年,绥远省被撤销,大部分地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终于有了自己的大城市。
此后,党中央决定将内蒙古的省会正式迁移到呼和浩特市,张家口不再承担两个省的省会职能,重新划归河北省管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张家口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城市条件,曾担任了内蒙古第二任省会,它见证了国家由战争时期转入和平建设的历史变迁,在新中国的诞生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蒙古第三任省会:呼和浩特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形势稳定,边疆省份的设置也进行了调整,原本为应对外来入侵而设立的察哈尔、绥远等省已无存续必要。
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了行政区划的大调整,内蒙古的省会也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从乌兰浩特到张家口,最后到呼和浩特的三次迁移。
1951年,中国展开了第一场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当时察哈尔省境内经济落后、财政困难,不宜再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存在。
1952年11月15日,察哈尔省正式撤销,其地区划分到了山西、河北、内蒙古三省,内蒙古通过这次调整,东扩到了大兴安岭,版图大为扩张,不过省会仍设在河北张家口。
与此同时,绥远省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它设置在蒙古高原腹地,交通不便,人烟稀少,于是,在1954年,绥远省也被撤销,其范围划入内蒙古,这为内蒙古省会的搬迁提供了契机。
在多方考量下,1954年9月,内蒙古人民政府决定将省会由张家口迁移到呼和浩特,而之所以选择呼和浩特,是因为有以下独特优势:首先,它是清末设立的归绥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
其次,它地处内蒙古东部腹地,方便统筹东西部发展,再者,它处在蒙古高原边缘,是蒙汉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最后,它也是内蒙古东部最繁荣的城市,能够带动周边发展。
这样,内蒙古的省会完成了从乌兰浩特到张家口,再到呼和浩特的三次迁移,整个过程历时近10年。
这三座城市位置越来越接近内蒙古的中心地带,也标志着内蒙古省会选择逐步稳定,呼和浩特至今仍是内蒙古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并且它的崛起推动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对内蒙古的辉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呼和浩特的“上位”之路非常艰辛,足足八年时间,这也是离不开呼和浩特自身的发展和地理位置优于先前两个城市。
并且从古代就长期是边疆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如今的呼和浩特,俨然成为一座大都市,漂亮繁华,又充满历史底蕴,充分证明了当初的选择是很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