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仅48岁的汉能集团创始人李河君以1655亿的身价稳居中国首富。
所以当他发出:“汉能未来3年将比肩腾讯和阿里,5年市值到万亿美元,超越谷歌和苹果!”的豪言壮语时,没有太多人保持质疑,而台下的众多忠实追随者们也是热血沸腾。
没有人会想到,即使是万丈高楼,崩塌也只在转瞬之间。
如今再次回头看,没有人会怀疑李河君在商业上的天赋,但更多的是惋惜。回顾汉能崩塌过程会发现,世界上没有真正坚不可摧的堡垒。
盲目自信和对未来的误判为失败埋下伏笔
李河君在金安桥水电站的孤注一掷无异于一场豪赌,最终的结果是他赌赢了,这也让他对于自己的商业眼光显得有些过于自信了。
首先在技术选择方面。当时的光伏市场,主流是晶硅,市场容量占比约90%,另一种是薄膜太阳能,市场占比仅为10%。
李河君向来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所以这一次他把宝押在了未来十年甚至是五十年上,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投向了薄膜太阳能。
几年过去了,晶硅的市场占比越来越高,而薄膜太阳能依然显得有些裹足不前。
其次是盲目的追求规模扩张。进入市场伊始,李河君便彻底迈开了大步,从2010年开始,短短几年时间就花出去了近500亿元。
没有核心技术没关系,收购就是了,比如德国的Solibro、美国的MiaSolé、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等就是如此。
没有设备也没关系,直接收购设备生产厂商就行,比如彼时的铂阳精工。
钱花出去了,却迟迟见不到回报,开弓没有回头箭,前期巨大的投资让他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生产线建起来了,核心技术也有了,但市场端并没有像预期的那么乐观。
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李河君向来的风格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规模最大的,做行业里最好的。
2009年起,他组建了专业团队,在全国各省进行调研,最终选择了海南、山东、广东、四川、浙江等地,与当地ZF频频接触,动辄一个基地百亿投资规划着实成为了各地ZF的座上宾。
雷厉风行的李河君,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便在这些地方建设了8个薄膜太阳能生产基地。这一巨大的投资被称为一个两千亿的光伏帝国。
虽然那时的金安桥已经成为了汉能的现金印钞机,但在金安桥修建过程中,已陆续在银行产生了金额不菲的贷款。如今又在全国展开如此大规模手笔的投资,这让他们的资金开始捉襟见肘起来。
资金流动性日趋紧张,大规模的债务也开始累积,金安桥的股份也不断被抵押,被稀释,这一切让快速奔跑的汉能资金处在了崩盘的悬崖边上。
个人英雄主义,让汉能从来没有过第二个声音
风光正盛的汉能,让李河君的个人英雄主义也凸显无疑。
在汉能的各个基地和办公大楼,悬挂不是李河君和各级领导合影的照片,便是他的各种语录,而最广为人知的便是那时候的“汉能十八条”。
这一切都被印在了汉能的深层基因上,作为汉能的员工,不知道李河君的经典语录,不能熟练背诵十八条的,都是基本素质不合格的。
这也就直接导致集团在面临各种决策时,根本就没有第二个声音发出来,因为李河君就是那时候汉能的“神”,神又怎么会犯错呢。
贪腐之风盛行,奢侈浪费严重
在私企来讲,像那时候汉能如此舍得花钱,贪腐现象如此严重的,其实都还是少数。
金安桥竣工时举行发电仪式,广告公司的费用超过500万,一众明星的费用加上其他各类会议类的支出居然超过了3000万。
四川基地奠基时,活动费用据说就超过了三百万,产品投产下线时,活动费用也超过了200万,这还仅仅只是活动费用,如果算上食宿等其他相关费用,一场活动开支都在500万以上。
一场在北京的年会,全国各地超过800人汇聚北京,人员吃住行全包,各类费用远超300万,而这仅仅只是一场企业内部的活动而已。
汉能各地仓库里永远堆满了名烟名酒,普通司机标配都得是软中华。
难怪有人会说,汉能有一半是被自己人给掏空的。
汉能的倒下,都坑苦了谁?
俗话说的好,当雪崩来临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汉能的崩塌不仅仅只是一个企业的末路,而是牵扯到了数万家庭,而精明如银行也没能全身而退。
汉能在各地疯狂建设基地时,其实资金链已经极度紧张,于是他们把目光瞄向了地方ZF和银行贷款。
基地投资建设过程中,汉能的惯用手段有三点:
首先是吹嘘投资规模。比如四川基地洽谈时,描绘的前景便是五年内投资120亿元,前期投资不低于60亿元,解决至少5000员工就业。这让谁听了都会不由心动。
其次是ZF支持。5年税收减免,建厂用地免费提供等都算是常规操作。
第三是银行贷款。如果当地宣称投资120亿元,那贷款40亿便基本是最后的成交价,银行有顾虑?没关系,将金安桥的数据作展示,加上当地ZF的说服,基本一谈一个准。
而当汉能崩塌时,地方ZF和各个银行也是满肚苦水,有苦难言。
员工集体讨薪,自己人都坑,汉能这事办的不漂亮
当汉能股票被腰斩,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资金链断裂时,最先受到波及的,除了广大投资人外,便是汉能的数万员工了。
为了解决短期资金问题,汉能在各个生产基地中发行大量的理财产品,强制员工来购买,如果不买则直接被人事部开除。
最终汉能凭借着这样的集资手段,又筹集了上亿的资金,但汉能的窟窿实在是太大了,上亿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
结果,汉能的员工连基本工资都发放不了,员工被强迫购买的理财产品也成为了一张废纸。当员工抱团向公司讨要说法时,最初公司和李河君本人都还会主动现身,安抚员工,并许诺该有的一定有,而事后证明这也只是他们的缓兵之计。
一次一次的食言之后,无奈之下,汉能员工将位于北京的汉能总部团团包围,手上高举还钱的字样。
时至今日,被拖欠工资的员工不在少数,而他们也不知道未来是否还能拿到属于他们的这份钱。
企业经营,哪怕是破产,其实都是较为正常的现象,而像汉能这般,倒下时还要拉下一票人垫背的倒也不多见。
坑了外人坑自己人,汉能这事办的确实不咋的。
写在后面:上一篇文章讲述李河君和他的汉能集团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千亿商业帝国的,本文详细剖析了汉能又是如何一步步从荣光走向了覆灭。
接下来会再讲讲汉能的那些自救之路。商业奇才在面对如此危机的情况下又会做出怎样的挣扎,效果又如何呢?关注作者,下期继续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