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资本市场成绩令人瞩目,今年7月平均近5天就诞生1家上市公司。受访者供图
纳微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江必旺在实验室工作。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如何进一步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回答好的重要课题。当前,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多层次资本市场向纵深发展。对广东而言,能否更好地抓住资本市场改革机遇,推动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决定了能否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资本分配和资源配置中争取得到更多的“燃料”动力。
围绕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南方日报推出“改革向未来——资本市场深调研·区域观察”系列报道,历时51天,奔赴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合肥等省外资本市场高地,调研企业、机构120家,访问近200位企业家、金融机构负责人、专家学者,寻找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区域样本及改革路径。敬请垂注。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水是苏州的灵魂,苏州的锋芒藏于水的柔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近年,这座温润的城市交出令人瞩目的资本市场成绩单:以占全国0.09%的土地面积和0.77%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4%的上市企业。
从1993年诞生第一家上市公司,到2017年突破100家,苏州用了24年。而从100家上市公司到突破200家,苏州仅用了4年的时间。近年来,这个制造业强市更是在资本市场一路“狂飙”:近三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的6%,今年7月单月平均近5天就诞生1家上市公司。
被称为资本市场的“苏州现象”是如何形成的?苏州跑出上市新速度做对了什么?给广东带来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南方日报调研组走进这片资本市场高地。
“井喷”背后
“拆开笔记本”招引产业链
沿着金鸡湖的李公堤前行,人文姑苏和现代苏州在空间上重叠——以蓝天碧水绿柳为画布,此岸粉墙黛瓦曲栏砖雕,彼岸高楼林立错落有致。
在这里,史清与欧阳宇飞书写下不平凡的人生轨迹:从辞去高通高薪的工作写下裕太微第一份创业计划,到今年2月登陆科创板,他们仅用了不到6年时间。
裕太微上市后,苏州成为继京、沪、深、杭之后,第五个拥有200家以上A股上市公司的城市。如今,苏州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257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213家;科创板企业52家,居全国第三;深交所上市企业超100家,仅次于深圳、北京、杭州、上海。
上市的钟声频频敲响,苏州做对了什么?
“雄厚的产业基础是先决成因。”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给出答案。
沿袭“苏南模式”和“园区经验”,苏州“有为政府”“先规划后建设”“亲商理念”贯穿着产业发展始终,厚积产业基础。“在政府主导下,苏州以前瞻性眼光规划,十年磨一剑地贯彻,聚焦经营创新集群发展。”广发证券负责江苏地区投行业务的负责人徐东辉评价道。
2006年,纳微科技的创始人江必旺博士带着10个装满各种实验仪器和材料的大箱子回国,希望在“毫厘”之间撬动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产业化。这样的想法和苏州的产业规划不谋而合,他创立的纳微科技成为苏州纳米产业的首批落地企业。当时,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在独墅湖畔成立,苏州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序幕缓缓拉开。
播下种子,静待花开。2021年6月,纳微科技终于在科创板上市,“小纳米”搞出“大名堂”。如今,金鸡湖大道99号苏州纳米城里明星企业闪耀,200多家纳米新材料企业林立。
早在2010年,苏州就确定了八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从新加坡取回“真经”——“精细招商”,对择商选资进行“严选”。
彼时,在全球电子芯片产业第三次转移浪潮下,苏州招引了友达光电等一大批龙头代工产业。“龙头招引过来后,我们拆开他们生产的笔记本、手机,精准招引所有的零部件企业。”苏州工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苦心经营之下,电子信息产业成为苏州第一个突破万亿级的产业。
在绘制了产业图谱后,苏州瞄准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通过精细招商“引进一个人才、创立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
“近3年来上市的苏州企业,创始人为非苏籍来苏创业的越来越多,他们为苏州的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东吴证券投行部总经理杨伟留意到苏州人才战略带来的变化。
天准科技创始人徐一华就是典型的“外来户”。2009年,在北京创业的徐一华参加了苏州高新区举办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大赛。“苏州给我极大的冲击,这里有服务高端制造业的所有要素。”徐一华说,随后他把总部搬迁到苏州市高新区,并依托当地的产业集群优势越做越大。
华兴源创、阿特斯、纳微科技、博瑞生物……这些到苏创业的外来企业已形成苏州创业群像。长期关注归国人才的作家何建明曾撰写报告文学《万鸟归巢》,其中提到:“湖上芭蕾,又已舞起。苏州园区,再现万鸟归巢之势。”
前瞻规划、精准招商、重视人才,厚积薄发的苏州终于在注册制改革后迎来IPO“井喷”。“苏州多年来谋求产业转型升级所培育的产业,与资本市场改革重点支持的行业导向高度匹配,由此碰撞出资本市场‘苏州板块’的时代红利。”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育”出丛林
“教练”指导入门资本市场
近年来,古城苏州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年轻”,年纪最小的后生是成立于2017年的瑞泰新材,其仅用5年就登陆创业板。
苏州上市进程的提速与苏州从市县区到乡镇重视上市培育分不开。“苏州这些年花了很大的力气。各级政府形成‘上市挂牌是最好的转型,兼并重组是最好的招商’的资本市场培育意识,企业形成你追我赶的上市氛围。”杨伟认为。
从“育林计划”“参天计划”,到打造“森林生态”,苏州的政策扶持体系覆盖从“上市培育”到“上市后做优做强”的全周期。
以苏州工业园区的“苗圃工程”为例,通过筛选出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属性突出、上市意愿强烈的“好苗子”,政府进行全生命周期的上市服务培育。“苗圃工程像一名专业的‘指导教练’,帮助我们快速‘入门’资本市场。”2020年上市的天臣医疗创始人陈望宇说。
“手握螺丝刀和电烙铁‘两杆枪’,华兴源创靠着给面板商做设备维护慢慢起步。”华兴源创创始人、董事长陈文源这样回忆公司创立之初。2005年,36岁的陈文源辞去收入颇丰的工作来到苏州创业。创业初始,资金不足等问题频发,最困难的时候需要抵押房产维持运营。然而,园区在土地、经费、资源、服务上的一系列培育举措给华兴源创的腾飞创造了机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厂房落成伊始,园区帮忙建设的宽敞马路同步投入使用,解决了华兴源创重型设备进出的运输问题。
“一家企业从创立到上市需要经历重重考验,有许多关键节点需要政府的支持。”苏州工业园区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局局长朱晓焱认为。
“金融顾问组团”是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探索的创新服务之一。此前,园区的一家新药研发企业产品管线进入临床一期,然而股权融资进展未能如期推进,公司急需短期过渡性债权融资。企服中心运营团队迅速组建“金融顾问组团”给予融资建议。最终,银行通过政策性风险补偿产品增信,给予企业500万元过渡资金。“针对重点招商项目、融资困难项目,顾问组团邀请3至5位股权或债权机构专业人员把脉问诊,出具组团服务报告,后续还跟踪服务进程直至解决企业需求。”苏州工业园区企服中心相关负责人张梦茜介绍。
苗圃育出“摇钱树”。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新增的上市企业均来自“苗圃工程”。9月14日,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企业——盛科通信登陆科创板,至此,苏州工业园区上市企业总数已达60多家。
“育林计划”则聚焦于挖掘“金种子”、培育“好苗子”。为当好种子期、培育期、冲刺期企业的“参谋长”“辅导员”“护航者”,苏州集结券商、股权投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专家力量组建“导师团”,为企业提供全面的资本市场培训。杨伟作为“导师团”的一员,他常应市里的要求,驱车百余公里为企业讲授规范经营的要点,“哪怕是其他券商的项目也尽可能支持,规范性对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
“参天计划”支持上市企业做优做强,从“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参天计划借助资本市场打造产业创新集群龙头企业,力争每年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近千亿。”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典型的例子是华兴源创。上市后,华兴源创完成科创板第一单并购重组,以10.4亿元收购欧立通。通过并购,华兴源创顺利切入当时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的可穿戴检测设备业务,获得气密性、声学等一系列可穿戴测试核心技术。据介绍,自科创板开市以来,苏州科创板上市公司共有16家发布过再融资预案,其中10家已实施完毕。共有7家苏州科创板上市公司已筹划或正在筹划购买资产,34家开展过股权激励。
“育林计划”推动优质企业早日上市,让苏州上市公司之林更加繁茂;“参天计划”引导企业以上市为起点,成长为昂首挺立的参天大树;“森林生态”培育专业化、品牌化的本地资本市场服务团队,提升头部服务机构的综合参与度……系统的培育让苏州的上市后劲十足,在显山露水的“苏州板块”之外,苏州申报和辅导企业动态保持百家以上,位列全国第一梯队。
生态竞合
资本带动产业创新集群“融”起来
在长光华芯的研发大楼里,三层落户了金橙子激光,楼上是超快激光器领军企业华日激光。一条由多家光子企业组成的“微型”产业链正在紧密运作。
如同大运河穿城而过,串联起苏州的璀璨繁华。苏州全力推进产业创新集群融合,股权投资则是串联创新要素的纽带。
曾创下苏州制造业企业最高IPO融资纪录的长光华芯,如今正以产业资本反哺本地创新生态。过去一年,长光华芯董事长兼总经理闵大勇忙于布局研究院、实验室和工厂,构建起一条“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的竞争护城河。
江必旺的纳微科技在上市后也未曾停歇,不断向产业上下游“进击”——上市后9个月,收购赛谱仪器;今年6月,纳微科技计划收购福立仪器44.8%股权,期间,还联合苏州市天使母基金、园丰资本等公司发起天汇微球基金,投资于纳米微球的上下游关键技术和项目。在“上市等同增量”之外,苏州特别重视上市后做优做强,通过“参天计划”鼓励已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市场再发展,提出到2025年千亿市值上市公司累计达到5家以上的目标,培育产业创新集群“高原”上的“高峰”。
构筑资本围绕产业深度融合的资本生态体系,苏州上下已有明确共识。苏州联合上市公司发起设立并购基金、CVC基金、S基金等,助力上市公司围绕主业锻长板、补短板。其中,东吴证券牵头成立规模13亿的并购引导基金。“针对上市公司的上下游延伸,寻找并购重组的机会。”杨伟说。
当前,苏州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已经成型,除了规模百亿的苏州基金和规模60亿元的苏州天使母基金,各县市(区)则聚焦重点产业设立产业基金。
政府带动,社会响应。如今,130多家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机构落户苏州,成为企业成长期的强力推动。
6月底,苏州天使母基金一举为昆山新开园的鑫欣科创综合体招来13个产业项目。“给创新‘幼苗’‘小树’营造一个四季如春的环境。”苏州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王牟雄心勃勃,力争全年投资初创期项目超100家。
苏州科创板公司上市前股权结构显示,前10大股东中平均有6个为股权投资机构,平均持有公司44.6%股权。从产业培育、上市辅导到资本生态,多层次的服务,让苏州这片上市高原之上逐渐峻峰林立,“风景”更好。
看样本
纳微科技创始人江必旺:
“园区让我们在风口中
站稳脚跟”
纳微科技创始人江必旺拖着行李箱来到苏州的时候,“生物纳米园的地下车库,就只有我们公司的两台车”。
如今,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园“一房难求”,园区涌现出包括纳微科技在内的900多家企业,完成从设备、原材料、制备、工艺、集成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我们所从事的行业可能站上了时代的风口上,但更重要的是,园区让我们在风口中站稳脚跟。”作为园区第一批引进的科技领军人才,江必旺说,把公司搬迁到苏州,是因为苏州市工业园区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服务,比如牵线高校,让企业使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设备,大大减轻企业负担。“如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这种高达几百万上千万元的仪器设备要我们自己投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更别提企业的后续发展了。”
2019年,科创板落地,允许未盈利的生物制药企业上市融资,间接地为像纳微科技这样的服务于生物制药供应链的创新企业打开市场需求空间。
江必旺毫不犹豫地认为,科创板是纳微科技最适合的板块。上市后,纳微科技2021年和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实现118%和58%的快速增长。
纳微科技上市后,示范效应之下,相关行业吸引大量人才和资本涌入,原来一些“奄奄一息”的公司也重现生机,行业逐渐培育起四五十家相关企业。与此同时,江必旺以教授身份创业,触动很多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投身于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的发展。
纳微科技是苏州培育创新产业的典型缩影——一个好的领军人才可以汇聚一批人才、创办一个好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带动一个产业发展。
苏州通过大力引进具有原始创新能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有望引领产业转型的科技型领军人才和战略性科学家,以人才为墨绘就产业腾飞的生动画卷。
观广东
构建全周期
上市培育体系
在苏州的创业者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发明了全球首个抗肿瘤病毒类创新药物“安柯瑞”的遗传学博士俞德超,回国到苏州创业时,只背了一个双肩包。
敢于到苏州“背包创业”,是因为苏州已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创业扶持政策。以称赞“苗圃工程”为“指导教练”的天臣医疗为例,苏州工业园区通过财政与金融的双重发力,给公司发展“添油加力”。其先后帮助天臣医疗获得政策性资助超4193.65万元,通过金融产品累计授信金额达5500万元。
日前,广东的深圳、广州、佛山、珠海、东莞、惠州、中山、江门、肇庆、汕头10个城市上榜先进制造业百强。如何抓住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让“背包创业”不再是梦,“苏州现象”给出一个很好的探索。
当好总体方案的“规划师”。走进苏州工业园区,当初的手绘图与当前实景相差无几,验证了科学规划并长期坚持的可贵。当前,广东仍需大力度引育具有引领性、前瞻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项目落户,并重点扶持代表未来产业方向、有发展潜力的公司,为未来产业发展培育更多领头羊。
当好主动服务的“店小二”。资本市场的“苏州现象”与主动作为而不过多干涉的培育理念有关。在苏州工业园,企业只需网上动动鼠标,5天就可以开具“企业无违规证明”、获取园区为重装备车辆进出修建公路等服务。借鉴苏州经验,广东在重视“好苗子”培育的同时,也须更为重视营商环境的“好土壤”,靠前服务、强化保障,营造更好的创业生态。
当好创新生态的“护林员”。在苏州,产业资本与国资基金能够打破企业发展的“一城一池”的局限,通过金融方式为产业集群强链补链,“以生态竞争取胜”的理念在当地深入人心。
与“苏州板块”“有高原无高峰”情况不一样,广东上市企业以“大块头”比较多而著称,产业龙头、上市企业“高峰林立”。为此,广东应更为重视发挥产业龙头、上市企业的带动力,支持已上市公司做优做强,鼓励上市公司再融资、兼并重组,成立产业并购发展基金,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控制力,助力产业链的“链主”打造生态圈从而构筑竞争的护城河。
本文主笔:南方日报记者 黎华联 陈颖 袁佩如 发自苏州 本期调研团队:南方日报记者 黎华联 陈颖 张艳
总指挥:王义军 郎国华 策划:王溪勇 袁佩如 统筹:陈颖 唐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