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退去,我省加快发展民用航空产业
作者:卢腾飞
近日,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了《云南省民航强省建设三年行动(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我省民航产业未来三年发展的行动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我省民航业概况
民用机场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两类。
2022年,我省共运营民用运输机场15个。其中,保山、普洱、丽江、临沧4个地级市均拥有双机场,曲靖、楚雄、怒江、红河、玉溪5地无民用运输机场。目前,我省形成了以昆明机场为枢纽,丽江、西双版纳等机场为重要节点,其他支线机场为支撑的机场网络体系。
全省2022年民用运输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起降架次分别为3066.39万人次、34.53万吨和30.01万架次。我省目前拥有东航云南有限公司、川航云南分公司、昆明航空公司、祥鹏航空公司、瑞丽航空公司、南航云南分公司和红土航空公司等多家基地航空公司。
截至2022年末,我省已建成保山长岭岗、丽江、江川、安宁、瑞丽景成等5个直升机场,兰坪、陇川、弥勒3个A1级通用机场,通用机场数量达到8个。
截至2022年8月底,我省共有传统经营性通航企业21家。2022年,我省通航飞行作业8500余小时。我省在电力作业、空中巡查、人工影响天气、航空护林和跳伞等飞行作业量,在全国31个省中排位较前,都进入了前8名。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省昆明空港经济区航空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逐步聚集,产业培育初见成效;西双版纳、丽江等支线机场依托旅游等优势产业,打造各具特色临空经济;我省依托昆明船舶设备集团、席勒恒鹏(红河)飞机组装制造有限公司和弥勒浩翔科技有限公司,在机场行李处理系统设计、制造与集成方面,在通航飞机及零配件的制造及组装领域,均已取得一定成绩。
以建设民航强省为主线
“十三五”期间,我省民航运输业务量快速增长、机场网络体系不断完善、航线网络通达性进一步提升、国际枢纽功能明显增强、通用航空发展实现新突破、航空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但我省民航产业也存在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亟需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亟需加快推进、航线网络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航空货运的优势和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航空业产业链发展有待健全完善、通用航空发展体系有待健全六个方面的问题。
为加快我省民航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明确,以建设民航强省为主线,做精做优航空运输主业,提升国际航空运输市场竞争力,重点实施民航“强基拓线”,进一步发挥临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全产业链,构建完整的临空产业集群。
《三年行动》提出,到2025年,全省在建和运营民用运输机场达到20个,力争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60万吨;全省国内外航线数量达到750条、通航城市达到210个,其中昆明机场航线数量达到500条、国际航线突破120条;全省航空业年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以上。
七方面主要任务
为实现目标,《三年行动》明确了在国际枢纽建设、支线机场建设、空管保障能力提升、运输航空发展、通用航空发展、临空经济发展、创新政策体系七方面的行动任务。
在国际枢纽建设行动方面,《三年行动》提出,推进昆明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推进昆明长水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形成以高铁、城市轨道、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地面交通网络,支撑长水机场1小时地面服务范围覆盖滇中城市群。昆明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年起降架次63.3万架次设计,项目总投资640.7亿元。
在支线机场建设行动方面,《三年行动》提出,建成红河蒙自机场、昭通机场迁建工程,推进新建楚雄、元阳、宣威、玉溪机场,做细做实新建丘北、勐腊、怒江机场和迁建普洱机场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新建永善、景东机场选址论证工作;对丽江、西双版纳、大理、腾冲、保山、文山机场跑道长度进行延长,对丽江、西双版纳、芒市、大理、澜沧、沧源等机场航站楼规模进行扩容。
在空管保障能力提升行动方面,《三年行动》提出,积极争取点融合系统(PMS)方案获批,推进昆明管制范围扇区调整及增设;推动滇南地区航路航线调整,探索滇西、滇西北、滇南机场群片区进近管制模式,增设京昆、沪昆、广昆国内航路复线,新辟密支那等国际航路出境点。
在运输航空发展行动方面,《三年行动》提出,力争主基地航空公司在云南市场占比达到50%;力争新引进2家货运基地航空公司,吸引航空物流集成商、大型物流央企、航空货运代理企业入驻;构建通达完善的国际、国内、省内三级航线网络,积极争取航权资源安排。
在通用航空发展行动方面,《三年行动》提出,有序推进广南、贡山、永德、元江、景谷、东川等一批通用机场建设,积极支持在既有支线机场增加通用航空设施,支持大理、丽江、红河建设无人驾驶航空实验基地(试验区);打造云南“通航+旅游”服务产品,引导促进高空跳伞、飞行培训、航空研学、航模竞赛等航空消费,推动无人机在城市乡村和边远地区推广应用。
在临空经济发展行动方面,《三年行动》提出,丰富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航空中转服务配套产品体系,打造具备“空陆铁”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物流园区;支持云南航产投集团与航空公司和大型飞机维修企业的股权、技术、商业等合作;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按“一企一策”出台扶持优惠政策;推进滇中科学城、航空现代服务业区、临空先进制造业区建设;推动我省在通用航空制造细分领域产生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将弥勒等地打造为航空运动飞机、发动机及专业设备研发制造基地。
在创新政策体系行动方面,《三年行动》提出,对“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运输机场建设项目及设施设备更新项目,省级统筹安 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具体项目的资本金落实、基金贴息等,州(市)政府负责筹措征地拆迁及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多元化融资,研究设立航空产业发展基金;对机场货运物流等经营性项目,探索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等方式保障项目用地;支持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加强航空运输类相关专业建设,鼓励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设立航空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