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林
中国证券报全媒体要闻采访部(上海)
1993年,我加入刚刚创办不久的中国证券报社。中证报的上海记者站刚刚筹建完成,陆明丽是上海站的创站元老,也是站长,也是记者,也是发行人员,也是广告经营人员,也是后勤总负责。我加入上海站后,她是领导,我是员工。她学的是新闻专业,我学的是文学专业,于财经、证券都是外行。在草创伊始的中国证券市场占据半壁江山的上海滩上,两个外行干得装模作样,也似乎有模有样。反正那个时候,大部分所谓业内人士,都是外行。那之前,我刚在德国(当时的西德)经历了一段假留学之名、行游历之实,终至于以流浪结束的“留学生生活”之后,回到国内,在上海市文联重操文学老本行。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摆荡波动、日新月异的剧烈变革时期。我在国外的时间并不长,但回国后却发现,在得风气之先的上海,社会气氛已大变,人们的心理关注点、兴奋点已迥异。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也最具扰动人心力量的新事物,就是开市未久的沪深证券交易所,是那个极具魔力又虚幻不可把捉、人人津津乐道却又都不明所以的股票市场。一些老朋友,原来都热衷于谈文学谈思想的,忽然也三句话不离股票。那时,证券市场上信息传播渠道极其有限。除了证券报,大概就是马路沙龙了。几家证券报对发行量的竞争相当激烈。如何扩大发行量和影响面,是当时中国证券报面临的一个难题。不仅是在上海,在其他城市局面也类似。有一个背景情况是,早期的中国证券报在站位较高的同时,确实庄重有余,活泼不足,文风较为“官样”,版面显得重滞。尤其是在那些城市化、商业化更为发达的地区、城市,中国证券报受股民的欢迎程度和受众面,不免要打折扣。杨百万彼时在上海已经家喻户晓。其他一些或真或假的财富故事也在民间流传,无非贪婪与恐惧、暴富与破产、情感与金钱的纠葛,人性与财富的冲突。横空出世的股市,在为国民经济提供血液、为经济改革提供平台和制度工具的同时,也为普通人提供了既真实又渺茫的机遇。泡泡可以吹到很大,但泡泡也是易碎的。在和两位以前的文学同好、如今的热血股民老同学聊天时,我们都意识到,在变幻莫测的股市上,人性时时受到极限考验。股市,无疑是人性表演的极佳舞台。而演绎和呈现人性表演,自然是文学应有之义。而我的考虑则更加上了一层功利的内容:如果在中国证券报上,以长篇小说连载的形式,呈现股市众生相,一定会受到股民的欢迎。由于连载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只要小说具备足够的吸引力,阅读者欲罢不能,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中证报,接受中证报,依赖中证报。这对扩大中国证券报的市场影响力、读者接受度,将会有直接的作用,并进而反映在报纸的发行量上。于是我们讨论了故事梗概,设计了人物角色,最后由我执笔成稿。所以严格说起来,这部连载的作者是三个人。连载署名“山曼”,谐音三个“Man”。小说在中证报开启连载后,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小说中,普通人物借助股市这一平台,改变人生,追求梦想,跌宕起伏,悲欢离合的人生际遇,引起了众多同样怀揣梦想的股民的共鸣。连载刚开始时,由于我工作紧张,且工作条件比较简陋,或者由于版面原因,偶有脱期现象。但一段时间后,不少读者已经深深关注着小说人物的命运,一旦脱期,便开始有读者来信抗议。这也引起了报社的重视。连载开启一个多月后,便始终保持着每天(出报日)一篇,从无间断。整个连载周期持续了一年多。举一个细节,来说明一下当时我们的工作状况,也是中国证券报初创时期整体工作状况的一个缩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报纸的生命线。当时没有现在这样的信息传输工具,只有传真,而且是老式的卷筒纸热敏传真机,使用相当不便。沪市公司的公告,包括招股书、年报等等,需要在交易所审核确认后,传真到我们手上。我们再传真到报社。热敏传真,清晰度本来就不够高,再加上经两道传输,已难免出现模糊之处。上市公司公告数目大、字多,本来就是容易错却又容不得错。因此,我们必须和报社值班人员反复核对。一个经常出现的场面是:深更半夜,我把几十页传真纸铺在地上,设法把传真纸弄服帖不卷曲,然后手持电话,在地上爬来爬去,和值班人员一页一页核对。为了保证连载不中断,我住在了办公室里。早晨起来后,不刷牙不洗脸不吃早饭,先写完当日的连载稿,一般在1500至2000字。那时,很多省市都还未设记者站,因此我们必须频繁地出差。每逢这种时候,我尽量提前准备好连载几天的存量,以免到时仓促抓瞎。但总会有难以安排把控的时候。这种时候,编辑往往比我还要紧张,反复催稿。有好几次,在一番旅途劳顿、下了飞机、住进宾馆、同行者已经入睡的深夜,我铺开稿纸,构想情节,然后埋首纸上,蟹行蚁走,龙飞凤舞。记得有一次在甘肃一家公司采访,上午去公司,我见到公司董事长的第一句话,就是请他帮忙,让秘书把我几个小时前刚刚写完的两千字,传真到北京报社去。终于把故事情节收束停当,写下最后一个字时,我松了一口气,心想以后再也不要碰连载这种劳什子了。想到从前有许多老报人老作家,写连载是常事,甚而同时开笔几处连载,惭愧弗如。回头看,说实话,《金漩涡》并不是一本出色的小说,在财经专业水平和对资本市场的准确理解上,也大有欠缺。只是在当时,这小说所描写的普通人的股市众生,带着一股热乎劲儿。这大概就是它当时还能受到读者欢迎的原因吧。《金漩涡》应该也是国内证券专业报纸上的第一部长篇连载小说。至于是不是唯一的一部,不好说。连载完成后,有出版社拿去出了单行本。然后,又有一电视剧制作公司看上了这个题材,来找我签合约买版权。合约已经拟就,就差签字的时候,报社有人提出,中证报要成立自己的电视公司,来拍这个电视剧。既然是报社的事业,我当然绝无二话。于是向那家电视剧制作公司毁约,把版权交给了报社。后来报社成立电视剧制作公司、拍电视剧的热情,似乎渐渐冷却,终至不了了之。我也再没问起。本文选自《信史流光:中国证券报三十年》一书编辑: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