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边境即将开放?中国22亿独资建中朝鸭绿江大桥,然而8年未通车
文/观文史说
编辑/观文史说
难道,真的是我们的造桥技术不行,“基建狂魔”翻车了?
我国全资投入建设了这样一座大桥,在全体工程人员的日夜努力之下,耗时四年,花费22亿人民币的中朝“新鸭绿江大桥”正式建成了,人们都在欢呼通车指日可待。
确实,一旦这样一座现代化大桥通车之后,会为两国经济发展带去非常大的好处,可是事与愿违,谁也不会想到,过去了八年时间,新鸭绿江大桥还是没能顺利通车。
耗资22亿,建了一座废桥?
“新鸭绿江大桥”是由我们国家出全资筹备修建的一条全新的跨江大桥,肩负着联通辽宁丹东与朝鲜的新义州的巨大使命。
而且此次的建桥任务也不仅仅是为了经济需求,更是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曾经的鸭绿江大桥历经风霜,显然不再适合承担如此重量级的任务了。
现在的鸭绿江大桥,更像是一种回忆,一种印记,让人们感受中朝两国之间的深厚情谊的同时不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苦痛。
逐渐地,鸭绿江大桥从实用变成了精神寄托,那么为了发展经济,自然需要另外一位后辈接下它手里的接力棒,继续为人民带去便利。
在这种情况下,“新鸭绿江大桥”应运而生,负责联通两国的经济,丹东作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往来的一大关口,承担了七成以上对朝鲜贸易的经济总量。
所以,为了保证丹东对外出口贸易的稳定,修筑一座新的桥梁成为了工程师们新的选择。
当做好一切准备,顺利与朝鲜方面进行沟通之后,我们决定这笔钱自己出了,朝鲜方面只需要出工程师一起帮助建设就可以,但是设也没想到这桥是建成了,但是却一直没办法投入使用。
目前,距离新桥建成已经过去了八年多了,2014年我们的工程师就已经完成了桥梁的主体结构建设,并且开始着手建设相关的设施。
这都2023年了,还通不了车,花了钱,出了力,到头来还用不了,难怪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的这次工程建造了一座废桥。
这到底是为啥呢,难道是中国的基建实力达不到?还是因为有其他的原因?
“姊妹桥”命运多舛
在了解新鸭绿江大桥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在她身边的姐姐们,原来,早在1937年鸭绿江大桥就已经建设完成,成为了我国沟通外部的一条渠道。
但是桥梁在战争之中的命运很少有能够善终的,尤其是像这种连通大都市之间的道路,下场只可能有两种,一种就是保持完好,一种就是被炸毁。
当时的桥梁不论是结构还是运载量都无法和现在相媲美,但是对于战争时期却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鸭绿江大桥在修建之前,其实还有一座桥,不过已经在战争当中被炸毁了,现在她的名字叫做“鸭绿江断桥”。
而为了能够支援战斗,人们才不得已又建立起一座大桥,用来保障前线和后方的补给。
当时的人民群众发动起强大的力量,为了让前线的战士们有能力抗击美国侵略者,才使用建成的鸭绿江大桥来运送物资。
每天白天的时候,人们都非常默契地不接近鸭绿江大桥,这样就能适当减少成为美国轰炸机的目标的概率。
一旦进入夜间,我国的百姓开始用各种方式过桥,粮食、弹药、棉衣和医疗物资等等都被送进战区。
后来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的统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80%以上的物资都是通过鸭绿江大桥运送进朝鲜境内,再交由士兵们。
桥是被美国人炸断了,但是我们的人民团结一心,木板桥、浮桥都派上了用场,正是这种团结的精神,帮助我们打退了美国侵略者。
一座断桥,一座老旧的桥,都在诉说着历史的记忆,她们命运多舛,而此时新鸭绿江大桥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可是这是为什么呢,现在又没有战乱,桥梁建造技术也已经日益成熟,这好好的桥不让用,看着可真急人。
剃头挑子一头热
当人们看到新鸭绿江大桥明明已经建造完成之后,却迟迟没有投入使用,久而久之不少异样的声音出现了。
而我们真正审视这个项目,毕竟和普通的国内建设不同,国内的工程涉及到交接和合作往往都是比较方便的。
但是新鸭绿江大桥毕竟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其中涉及到了中外合作,这是一个难题。
大家都知道,比起我们国家,邻居朝鲜的经济水平、基建能力完全和我们不在一个数量级,因此在协调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方便。
在国内的工程段,凭借着我们的工业基础以及合理的规划,我们在给出规划之后很快进行了建设,此外还给朝鲜方面派出了工程师帮助其建设,但是依旧遇见了不少的困难。
主体桥梁在完成建设之后,并不意味着整座桥就能够投入使用,在主体两侧,需要有引桥来进行连接和引导,可以说如果引桥完成不了,那是不可能使用的。
现在朝鲜方面就有这样的麻烦,朝鲜境内的引桥现在还看不见踪影,原本该规划的地区现在还是田垄,这样的地质条件是完全不能够满足引桥的建造条件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桥迟迟无法通行的原因,当然也只是原因之一......
尽管我国的相关人员和工程师们多次与朝鲜方面协调,但是朝鲜方面面临的困境却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
首先就是在筹建新鸭绿江大桥时,虽说我国时全款承担了资金,但是对于在朝鲜本国境内的花费可就不是我们的负责范围了。
再来一点就是朝鲜方面是否真的愿意花费巨额资金来建造自己国境内阶段的工程,关于这个问题,对方给出的态度一直非常暧昧。
那么综合一下,就不难看出不论是朝鲜方面不愿意花费大价钱来修桥,还是受制于本国薄弱的工业基础,总之他们的效率和我们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但是这项工程又不只是我们单独的责任,如果对方的配合不积极,同样无法高效高质量完成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
况且之前经过了几年的疫情,导致朝鲜根本无暇顾及这项看起来可有可无的工程,比起拼命赚钱,还是保护好自己更为重要。
建设大桥还需要考虑到复杂且多样的后续工程,各方面的因素都不能忽视,稳定、安全、通航情况都不是现阶段的朝鲜能够考虑到的,因此整个工程不得不放缓下来。
不过,难道费了人力物力修建的新鸭绿江大桥现在就只能搁置了吗,那岂不是成为了一座废桥,完全无法为人们带去任何价值,真的是这样吗?
重获新生,拉动旅游发展
虽然在现在看来,由于新鸭绿江大桥无法通航,导致中国和朝鲜之间的联系依然没有非常有效的改善。
要进出口还是需要依靠鸭绿江上来回航行的运输船只,但是人们似乎发现了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新鸭绿江大桥逐渐从沟通中朝经济的纽带变成了一个“网红打卡地”。
首先我国东北地区有些地方的自然景观是在内地城市非常难见到的,此外鸭绿江作为中朝两国的边境,曾经的战火为这个地方带去了不一样的光景。
而且随着游客的增多,成功带动了丹东和朝鲜新义州的经济发展,这么一看好像也不是坏事。
新义州作为朝鲜方面划定的经济开发试点地区,也是有很多的特权的,那么这个时候,新鸭绿江大桥存在的意义就变成了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况且随着当初新鸭绿江大桥的筹建,周边地区的经济、贸易、房价等因为旅游业的腾飞都有了很好的发展,为当地带去了很多的就业岗位。
丹东如果能依靠中朝新鸭绿江大桥完成一次华丽的转型与变身,也是为整个东北的经济带去了非常好的消息。
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
所以现在问题就又回到了起点,也就是朝鲜方面,可能经济发展速度不快是一种原因,但是对方高层的意见又是另一种原因——
朝鲜方面还在考虑老旧的通行方式,那就是放弃走水路,从两国接壤的地方接一条公路进来。
不得不说,朝鲜方面的想法还真是颇具上个世纪的风采啊,完全是没有考虑到现代科技为人们的生活能够带去多大的便利。
但若是单独发展本国经济能不能行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于朝鲜方面而言,原本有些能源就无法正常获得,如果再一味地埋头与世界解除联系,不回头审视自己国家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不当之处,经济就不会健康发展。
现在,摆在朝鲜方面前面的就是最优化的办法,虽然算不上是一劳永逸,但是总归是能够快速解决问题。
虽然现在看起来我们的邻居经济发展前景不是非常乐观,但是我们也应该对他们抱有希望,当朝鲜方面发现自己的办法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就会主动来找我们谈论合作的事宜了。
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相信国家。
基建狂魔不惧挑战
既然在世界上我们已经有了基建狂魔的称号,那么就完全可以说明我们国家现在的基础工业实力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不论是亚洲、美洲还是非洲,只要是和我国进行过合作项目的国家,无一不对我国抱以非常高的评价。
工程机械精密,工作态度一丝不苟,永远待人亲和的中国人的良好形象永远印在外国朋友的脑海中。
我们能有这样的发展,当然得益于国家的高速发展,国家稳定才能发展,工业更是支撑起一个国家的脊梁。
我们中国现在也在不断革新自己的工业和建造体系,努力向着更高的台阶迈步,当然,在和朝鲜的合作过程中,我们也非常愿意在对方出现困境之时伸出援手帮他们一把。
毕竟建设这样一条铁路,也是在加强我国和外国之间的联系,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现在最大的阻碍,就只剩下朝鲜方面什么时候能够想明白这是一条更便捷的道路了吧。
不过,具体对方是什么样的想法,我们怎么能琢磨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