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隐形富豪黄楚龙:坐拥9300万平方米土地,5个月狂赚150亿
优质内容将每日持续更新,诚邀您点一下“关注”,方便您第一时间查看优质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文案:胖胖
编辑:胖胖
前言
深圳不大,创造神话,富豪如云,个顶个飒。
他曾仅仅只用五个月的时间就狂赚150亿,他曾从一个小小的水泥装卸工,翻身成为顶级富豪。
他出身普通家庭,没有文化早早辍学,生活贫困。
但他又建立了一个坐拥千亿财富的顶级商业帝国。
他的名字叫黄楚龙,是一个名声不大,却拥有巨额财富的隐形富豪。
他究竟是如何翻身,如何成长的?他又是凭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内赚取150亿天价利润呢?
水泥工小子
1959年黄有龙出生在一个广州普宁,一个名叫东浦的小村子里。
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祖祖辈辈都是种地为生。
而黄楚龙有六个兄弟姐妹。家里孩子多负担大,自然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读上书。
年龄不大不小的黄楚龙,在兄弟姐妹中也得不到父母的宠爱。
他唯有早早辍学出来打工,为家庭减轻压力。刚开始他在普宁当地的一些小工地做做零工,
虽然当时他才十几岁,但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是这个年龄出来打工,
工地上同龄人很多,他倒也不孤独。
到了1979年,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开展,深圳地区被划为经济特区,
全国各地的有识之士都前往深圳地区淘金。
当时尚且年幼的黄楚龙在工地上听自己的一些小哥们说,打算一起去深圳找活,
工资是普宁的好几倍。更关键的是,深圳离普宁本身也不是很远,这非常吸引年轻人。
黄楚龙和几个小伙伴一拍即合,打算去深圳的工地找工作。
当时的深圳,各行各业都处于如火如荼的状态,尤其是一切根基的房地产事业。
没有房子,没有店铺,怎么做生意怎么生活?
当时的深圳几乎是三步一个小工地,五步一个大工地。
工地越多,工作机会自然也就越多。黄楚龙和他的小伙伴到了深圳,很快就找到了工作。
但由于黄楚龙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工地当一名普通的水泥装卸工。
立足深圳
当上了水泥装卸工,也算是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当时的深圳,工地众多,每个工地都需要大量的工人,
所以工人们的流动性非常大。工人的工资基本都是日结。
黄楚龙拿着逼自己在普宁打零工时高数倍的工资,心想这个深圳真是来对了。
工地是一个多劳多得的地方 ,只要干活卖力,老板不会吝啬,
这也是当年老板们激励工人努力干活的常用手段。
但工地各个岗位的工资却不尽相同。
有些工作,既轻松工资又高,有些工作虽然工资高但很辛苦。
所有人都想做轻松又有钱的工作,但这样的岗位毕竟有限 。
这个时候就要凭本事了。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个人的能力大能大到什么程度?还得是靠小团体。
于是一些人便根据籍贯在一起抱团取暖,争夺那些工资高又轻松的岗位。
这些所谓的老乡会,成了那个年代出门在外的打工人为数不多的依靠。
而领导这个老乡会的人,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包工头。
要成为包工头一要有极高的声望,二要会做人会分配,三要有本事,会替老乡们出头。
成为包工头可以多赚很多钱,自然有无数人想要争夺这个地位
但权利越多,责任越大
如果对手下的工人不好,大家不跟你干,这个包工头也就名存实亡了。
而黄楚龙所在的工程队,在短短几年间,包工头已经换了好几个,
都是因为当上包工头后财迷心窍,惹得大家都不满意,所以底下的工人把他们给换了。
这时的黄楚龙,也已经从当年那个初来深圳的水泥装卸工小子成了工地的老手。
并且他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人缘很好很会做人,而且多次帮大家调停矛盾,在工人中声望很高。
在上一任包工头,被大家轰下台后,黄楚龙受到推举,成为了这个工地的包工头。
而黄有龙也不负众望,虽然年纪轻轻而且没什么文化,但黄楚龙非常有经商天赋,
对于人情世故,有自己的理解。
当时的包工队大多只是一个小地方出来的人组成的,非常排外。
这就导致工程队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因没人加入停滞不前了。
但黄楚龙却将老乡这个概念发展壮大。他把同一个市同一个省的人都称作老乡。
这就让黄楚龙的工程队规模越来越大。成为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工程队,
而黄楚龙也成为了深圳地区小有名气的包工头。
做了多年的包工头,黄楚龙非常渴望进入房地产市场发展。
因为他知道深圳的房地产是一片广阔的海洋,现在还远远没有被挖掘。
在1988年,黄楚龙掏出自己十年的积蓄成立了“怡和公司”。
这家公司是黄楚龙日后商业帝国“星河地产”的前身。
而黄楚龙在成立颐和公司之后,才算真真正正的在深圳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事业。
从水泥工小子变成房地产大佬的第一步,黄楚龙走了整整十年。
稳步发展
当时的深圳房地产市场还是热火朝天。说是遍地黄金都不为过。
市场火热之下,能人如过江之鲫。不断有全国各地的人来深圳掘金。
尽管黄楚龙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包工头成为了一个地产公司的老板。
但他的学历始终是制约他发展的最大掣肘。
但好在工人有工人的老乡会,老板们也有老板们的老乡会。
更何况,深圳地区本身就有许多潮汕地区的工人与老板。
这些人组成的老乡会和外地资本进行着抗衡,不断争夺着深圳房地产的果实。
而黄楚龙凭借自己十年包工头经验积攒下来的人脉和处理人情世故的能力,
很快,便在这些老板们的老乡会中混得风生水起。
在老乡会成员的帮助下,1994年黄楚龙拿下了60万平方米土地的建造权。
并且开发了怡和山庄,祥和花园等地产项目。
就这两个项目,赚的钱比黄楚龙之前当了十年包工头赚的还多。他一下子就迷上了房地产行业。
但当时的黄楚龙并没有继续扩大规模,而是专心致志的做着手里的其他项目。
尽管已经有了商业上的成功,但黄楚龙在当时的深圳仍然只算得上是一个小地产商。
和当年的万科,恒大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而真正改变黄楚龙商业地位的时间,还是那个众星云集的1998年。
1998年随着房屋制度的改变,商品房的时代来临。整个房地产行业又进入一场狂欢期。
对所有房地产的从业者来说,1998年的红利都让他们原地起飞。
黄楚龙也是乘着这股东风扶摇直上,成为了地产界不容忽视的大佬。
在当时深圳房地产市场最流行的商业模式就是“圈地跑马”。
先用大量资金,不由分说的收购一块地,然后再将这块地抵押给银行,
置换出更多的现金,然后再用这些贷款买更多的地。用更多的力抵押给银行,换更多的现金。
这种“杠杆加杠杆加杠杆”的玩法是来钱最快的路子。
可以快速将摊子铺开,占领巨额的市场。
但农民出身的黄楚龙始终认为,这样的方式实属玩火自焚。
一旦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导致资金链断裂,那么整个商业帝国都将万劫不复。
不如买一块地开一块地卖一块地,这样来的实在。
虽然发展缓慢,但胜在基础牢固又稳定。
正是出于对风险的考虑,黄楚龙的公司始终不向银行贷款,
但这么做带来的后果就是黄楚龙旗下地产公司的发展速度始终比不过其他公司。
这可愁坏了黄楚龙,但黄楚龙毕竟是一个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人,
他竟想出了打造精品房地产的发展路线。奠定了之后黄楚龙旗下星河地产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路径。
由于黄楚龙资金有限,无法大量收购土地,所以他只能尽量去收购精品土地。
不得不说,黄楚龙的眼光非常独到,总是能买下核心地段的大片土地,
并且由于黄楚龙包工头出身,星河地产制造的房子用料非常实在,质量比其他地产公司要好不少。
尽管没有做刻意宣传,但星河地产的房子质量很好这种流言便慢慢传开了。
而且因为星河地产的房子总是建在核心区域,于是他们的房产和高端这个词便联系起来。
竟形成了品牌效应 。
当时无论是圈内还是圈外,都称赞星河地产的房子,“星河所到,必定中心”。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黄楚龙在房地产市场的成功。
高速发展
不久后,东亚金融风暴袭来,尽管国家出手很快调控了这场危机,
但那些杠杆加杠杆的企业深受影响,有不少都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
而黄楚龙的星河地产因为脚踏实地的发展并没有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
反而逆势而上,在同行面临资金链困境的时候,星河地产仍然能卖出近100套别墅。
在同行纷纷为,产品发愁的时候,黄楚龙仍然能赚得九亿元。
一时间,黄楚龙名声大噪,成为圈内受人尊敬的大佬。
黄楚龙的星河地产也趁着同行没有缓过劲的时机快速扩张。
低价接盘的许多同行无力继续开发的项目。
但时代在变化。深圳的房价也一路水涨船高。
一度高到让人接受不了的地步。尽管黄楚龙是做房地产生意的,也是如此。
他发现,购买商品房的人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深圳的房价太高了。
而黄楚龙也敏锐的察觉到这个商机。开始发展租房业务。
当时的深圳,不仅有许多早已扎根的商业大佬,还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涌入深圳寻求发展。
黄楚龙要做的就是为这些人提供创业服务。
2006年,黄楚龙精心打造了福田星河商业大厦。
为那些初来深圳的创业团队提供场地与支持。
黄楚龙正是整个深圳第一个开发这种商业模式的人。
这种模式适合时代,适应市场,立马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黄楚龙也凭借这个项目大赚特赚。
深圳的发展程度越来越高,黄楚龙的星河地产也陷入了发展瓶颈。
所有的中心地段都已经开发完毕,一时间星河地产的业务竟陷入停滞。
而黄楚龙却大胆的提出了一个全新概念。“造中心化”。
既然中心地段已经被开发完毕,那我们就开发中心。
黄楚龙凭借多年的口碑与雄厚的财力,在购买大片土地后,先修建住宅区,
再在住宅区周边修建配套的医院,商业街,商场,公园。
让一片荒地变成人们趋之若鹜的中心地段。
事实证明,黄楚龙非常大胆,也非常有先见之明。
这种商业模式直接打破了星河地产的发展瓶颈,也形成了星河地产发展的特色。
短短一年就赚了150亿的天价利润。
结语
现在的黄楚龙早已坐拥590亿财富,旗下的星河地产也收购了9300万平方米的土地。
而且星河地产没有上市,这些财产都是黄楚龙的个人财产。
在黄楚龙发达之后,还曾热衷于慈善事业。并且帮助自己的家乡普宁发展。
时代的风口将黄楚龙吹了起来,而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登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