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学者李成:中国各地经济复苏的繁荣景象全球罕见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
“现在美国人谈论的中国跟真实的中国完全不同。出于多种原因,美国人对中国存在很多认知上的障碍。我们总是认为美国的中国研究做得很好,实际情况比你们想象的要差得多。”近日在广州举办的“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上,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误解加深,既有疫情造成阻隔的原因,也有意识形态问题导致的无知、傲慢、恐惧等因素。中国各地近来经济复苏的繁荣景象全球罕见。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难度极大,但仍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推动相关举措。
美国学界的中国研究亟待加强
李成成长于上海,1985年赴美。今年以来,他已三次回到中国,到访多地,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2月份我去了上海,3月份我去了北京,也去了浙江、天津。从疫情中走出来后,中国的经济正在复苏。这两天广州半夜还在堵车,北京早晨6点半的时候也堵车。这是世界其他地方很难看到的状况,与中国人的勤奋、务实和企业家精神是分不开的。”
正如李成所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中国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呈现出蓬勃生机。全国两会提出了5%左右的增长目标,国际机构则不断上调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普遍高于5%,部分甚至达到6%。跨国公司高管和各国政要也纷纷到访中国,释放出看好中国经济、加强对华合作的强烈信号。
不过,与经济指针多少有些背道而驰的,是近年来西方舆论特别是美国舆论面对中国时持续的消极态度。202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美国民众对中国持负面看法。对西方国家的一些政界人士来说,批评中国似乎也是他们吸引眼球、捞取选票的“规定动作”。
“美国学界曾经非常关注中国,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现在这种巨大的热情已经逐渐失去。”李成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三年的疫情使中美人员往来基本中断,是美国对华认知恶化的一个直接原因。近年来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化加剧,来华留学人数减少,美国政府甚至一度不雇用有中国留学经历的人。美国中产阶级出现萎缩,反观中国,几次赴美留学潮是伴随中产阶级的壮大而产生,许多家庭都能负担子女出国留学的费用。
李成坦言,西方舆论常常妖魔化中国,对中国的认知与实际情况反差很大,有多方面因素。当前美国学界的中国研究亟待加强,由此才能认识到中国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与此同时,美国的情况也在不断变化,五年前的美国跟现在就很不一样,中国人也要注意到这方面问题。
中国迅速发展,美国中产阶级却在萎缩,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也加剧了美国人对中国的不满。李成指出,美国中产阶级和劳工阶级误认为是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对华贸易使华尔街的大公司获利,但他们自己却得不到任何好处。拜登上台后曾想削减对华关税,但因为中产阶级、劳工阶级的反对而作罢。这是美国自身结构性的问题给舆论针对中国的批评带来了市场。
“脱钩”难度极大,但美国仍会推动
法国总统马克龙不久前访华后多次强调“欧洲战略自主”。在李成看来,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对中国的看法与美国不同。欧洲没有美国自居“世界老大”、维护霸主地位的情结,即便俄乌冲突后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加深,欧洲在传统上仍认同多极世界,而非两极世界、单极世界。欧洲在对华关系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美国自然感到不快。
2022年以来,俄乌冲突叠加疫情冲击,欧洲经济状况十分糟糕。2022年欧盟对华投资额同比增长92.2%,其中德国对华投资额达115亿欧元,增长52.9%。马克龙访华期间,多家法国企业与中国合作伙伴签下大单。
“欧洲想要应对挑战离不开中国的市场,而美国的经济形势以就业来说还非常好。美国不断地给欧洲国家施加压力,希望他们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欧洲一些国家认为中国不可替代。中欧合作空间很大,印度、越南等国现阶段还无法取代中国。”李成说,中国不但有庞大的市场,还有庞大的技术人才队伍,“中国工程师的数量是美国的8倍;每年培养180万名工程师,美国的数量是中国的1/3,其中半数是外国人,很多是中国人。”
李成指出,“脱钩”问题在西方和美国存在争议。整个产业链转移的难度极高、代价极大,与全球化的原则格格不入。美国国内产业中服务业占比高达80%,也缺乏足够的技术工人。但目前来看,虽然“脱钩”能否实现以及对美国的利弊都难以把握,拜登政府还会继续在这一方向上进行“试验”。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是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旨在增进中外相互了解、推动中外交流对话,推动国际社会共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