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资讯获悉,据媒体报道,记者从接近供应链的人士处获悉,锂电池创新材料复合集流体或将应用于本季度上市的赛力斯问界M9车型。这是继今年4月,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全球量产首发车型极氪009使用了复合集流体后,复合集流体在国内“上车”的又一案例。
一、技术不断突破,2023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
复合集流体是锂电池集流体的新型材料,相比传统纯金属箔材性能更优。复合集流体采用“金属-PET/PP高分子材料-金属”的“三明治结构,具备高安全、长寿命、高能量密度、低原料成本的应用优势,有望替代传统集流体成为未来锂电集流体的主流材料。
电动汽车自燃热失控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正负极内部短路带来的热失控,锂电池通过短路点进行大电流放电,产生较高温度,从而导致热失控。而复合集流体复合集流体采用了金属层与高分子层机械-电-热性能的多重耦合结构关系,可以从基本原理上杜绝内短路的发生。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复合集流体兼具安全性与经济性,是锂电池中的重大创新。2023年,产业趋势由逐步明朗到显著加速,设备商、新型铜箔厂、电池厂及终端用户纷纷加快布局;同时技术不断突破,推动复合集流体向量产迈进,2023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
二、或迎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化应用高成长机遇
复合集流体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形成,上游包括基材、靶材、辅材以及相关设备厂商;中游复合铜箔制造主要玩家包括由技术同源迁移或通过自主研发方式入局的薄膜材料商及电解铜箔厂商;下游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制造商。
太平洋证券预测,2023、2024、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以及动力电池需求共为1379/1868/2388GWh;假设复合铜箔渗透率2023-2025年从1%提升至10%,复合铝箔渗透率从0%提升至5%;预计复合集流体的市场空间将从2023年的10亿元逐步增长至2025年的230亿元,发展前景广阔。
长城国瑞证券表示,复合集流体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产业链各环节不断推动自主创新与市场推广,随着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行业将有望享受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化应用的高成长机遇。
三、相关上市公司:双星新材、英联股份、光莆股份
双星新材于2022年12月完成首条PET复合铜箔设备安装,随之产品送样下游客户,经客户反复测试验证,获得客户的首张产品订单。
英联股份复合集流体产品已批量向下游电池客户送样,客户正在进行测试和反馈的过程中。
光莆股份首期复合集流体材料生产线具备量产条件,后续将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进行产能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