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广州长洲坪岗建起了一座长约160米、宽约24米的花岗石船坞,坞口设有浮阀门,用蒸汽动力水泵抽水,人们称之为“柯拜船坞”。据《广州市志》记载,这是外国资本在广州经营的第一家近代船舶修造厂,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最早出现的工厂之一,推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大门。
“因商而工”“因工而兴”的南粤大地,成为中国近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距此二十多年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图“自强”“求富”,到19世纪末黄埔船局已有能力制造出可以驶向大洋的战船,成为当时的中国四大船局之一。
现在的广州黄埔港码头
2022年,广东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全部制造业增加值4.4万亿元,占全国八分之一。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广东累计推动2.75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一百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数量及示范效应均居全国第一;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6.9万家,占全国1/6,连续7年排名第一,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在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连续32年居全国第一、家电制造业营收规模占全国比重超40%、汽车工业销售产值破万亿元……
经历百年变迁、无数浮沉往事,制造业这张历史名片,被广东擦得愈发闪亮。而如今,这张名片既是广东深厚制造积淀的象征,更是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利器”。
十年树木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呈持续爆发式增长趋势。在广东广州、深圳、惠州等地,集聚了多家新能源汽车及上下游的核心企业。
从2001年成立至今,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纬锂能”)已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锂电池平台公司,同时拥有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核心技术和全面解决方案,并与多家国际主流车企签订长期供货合同。
作为建行惠州市分行的客户经理,林丹凤与亿纬锂能打交道近10年,她还记得刚接触时,这家公司主要业务是锂原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直到2015年,亿纬锂能开始正式布局动力储能市场,推出圆柱三元电池、动力储能电池。
自2009年上市以来,亿纬锂能营业收入从2.06亿元到2020年的81.62亿元,实现40倍增长。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其中动力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0.07亿元,同比增长146.25%。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63.04亿元,同比上升114.82%。
林丹凤看着亿纬锂能成功,也更懂它的来之不易。设备自动化升级、产能扩充、质量管理、技术研发等,每一项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成长考验内功,也需要外力。
据她回忆,2016年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开始量产时,项目投资很大,“购买原材料、要升级生产线等都是数目不小的投资,特别是月底,有时需要一天之内把资金准备好。”林丹凤所在的建设银行,便是亿纬锂能金融服务的最大主力合作银行之一。
“企业的成长需要多方支持,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就帮了我们大忙。”亿纬锂能有关负责人曾提到,公司在2015年转攻动力电池领域后,对于融资的需求增强,尤其是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明显提升,“供应链融资”是建行惠州市分行送来的一场“及时雨”。
“我们不只是针对亿纬锂能提供融资服务,而且一并为它的上下游产业链提供服务,以更好地支持亿纬锂能的发展。”林丹凤介绍,建行会依据亿纬锂能的优质资信,通过配套金融产品,为其上游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帮助供应商度过较长的账期,进而降低上下游供应链的资金风险,让新能源产业链得以稳健发展。
亿纬锂能产业基地(图源自公开信息)
不仅如此,作为首批加入建行“FIT粤”科技金融联盟理事单位的亿纬锂能,享受到了企业从育成到转型过程中资金融通和人才培养等全流程金融服务,以及从融资到融智的“一站式”服务。以“绿色通道”服务为例,建行为亿纬锂能提供了专人受理、跟踪、审批等服务,仅“科技信用贷”的审批时间就要比普通信用贷的放款时间缩短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
近年来,乘着新能源的东风,亿纬锂能有计划地进行产能扩张,建行也为其在惠州、荆门、成都等地的新建项目提供了固贷支持。2022年以来,建行重点支持了以亿纬锂能为代表的节能减排绿色产能项目,提供各类融资约50亿元。
在金融活水的支持下,亿纬锂能这棵大树不断成长,影响着一方水土,让众鸟得以栖息,带来生机勃发之景。
不畏风浪
在亿纬锂能奋力抢占新能源风口之时,近200公里外的广东珠海,有一家名为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纳思达”)的激光打印机厂商,同样在奔向行业之巅,并努力实现扬帆出海。
这些年里,纳思达从墨盒、芯片、硒鼓转战到打印机、自主知识产权激光打印机,一切并非偶然而是志在必得。纳思达董事兼副总裁张剑洲曾提到,“做零配件耗材市场,往往需要匹配别人家的打印机,久而久之只能成为市场的跟随者。只有做自己的打印机和原装耗材,我们才能成为市场的引领者。”
纳思达产业基地(图源自公开信息)
如今,纳思达的打印机相关业务已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第四大激光打印机厂商,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完整打印机产业链和打印机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大型民营制造业集团,是打印机、打印耗材、打印耗材芯片等三大打印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上下游聚集着近百家高新技术制造企业。
基于今天的规模和地位,纳思达的发展不仅关乎其自身的未来,还影响着上下游的若干企业,可谓“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为了更好地助力纳思达这艘“头部巨轮”平稳前行,2015年起,建行珠海市分行与纳思达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双方的业务交流由传统的负债、资产、结算类业务逐步拓展至新金融、民工惠、住房租赁、扶贫、党建等各个方面。考虑到纳思达涉足产业链众多,且上游供应商多为小微企业,建行为这些小微企业推出供应链贷款,并为纳思达办理1亿元的“e信通”贷款。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许多企业直面白浪滔天。为支持纳思达复产复工,建行珠海市分行主动了解情况后,在第一时间为其发放了3亿元国际商业转贷款,且为纳思达存量3亿元并购贷款申请了利率调整,节降利息超过1200万元。
历经风浪后,纳思达变得更为强大。
2022年,纳思达位于金湾区的打印机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投产,年产规模高达400万台。在此项目立项筹备之初,建行也作为牵头行组建外部银团,为纳思达提供总金额高达23亿元的基本建设贷款,成为珠海市历史上首笔由四大行组建的银团项目。
回忆起纳思达的成长之路,张剑洲感叹道:“所有苦难、挫折、打击,都是企业成长的‘肥料’。你需要做的是给技术‘施肥’,让企业快速生长。”而在其中,建行作为金融活水,给制造业企业的“施肥”则是提供了资金,让企业充分吸收养分,并转化出无穷的能量。
活水长流
制造业是广东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要一环,发展有赖于自身硬实力,也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
近年来,在各项政策推动下,广东制造业获得的金融供给总量创历史新高。截至2022年11月末,广东银保监局辖内制造业贷款余额2.19万亿元,同比增长30.16%,增速为各项贷款增速的2.44倍。
有业内专家认为,制造业企业主要长期依赖信贷等间接融资渠道获取资金,这已经无法适配制造业的发展需求。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组织领航企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梳理,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战略合作等方式整合产业资源。
作为地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建行广东省分行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助力湾区制造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示范。制造业多年来一直是建行广东省分行占比第一的贷款行业,截至2023年9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已突破3100亿元。此外,建行广东省分行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链长制”,创新推动供应链金融“脱核化”,供应链贷款余额超330亿元。
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曾提到,“工者,农商之枢纽也。内兴农利,外增商业,皆非工不为功。”一百多年前,社会已逐步意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百余年后的今天,制造业依旧是我国工业经济的命脉。
从广东省的建设规划来看,制造业的核心地位更不会动摇。2023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提出实施“大产业”立柱架梁行动,巩固提升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南粤大地上,制造业不仅正做大做强,还将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而金融如同遍布周身的毛细血管,将养分源源不断地注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