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德国国内关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讨论,越来越多的引发关注,除了舆论的推波助澜以外,不少政客也持类似观点,认为德国经济对中国的“巨大依赖”令人“沮丧”,甚至提出需要改变与中国打交道的模式,并致力于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所谓的“对华依赖”是否存在?实际情况是这样吗?最近,由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德国经济研究所(IW)、德国工业联合会(BDI)等机构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给出了如下结论:这种依赖性并没有那么大。
该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至2020年,德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存量从290亿欧元增至近900亿欧元,增长了两倍多,然而,这900亿欧元仅占德国对外直接投资的6.8%,同一时期,流向欧盟(包括英国)的这一比例高达34%,流向美国的也达到27%。
此外,2017年至2021年间,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70亿至110亿欧元的利润回流德国,只占德国公司全球利润回流的12%到16%,这个比例与美国大致相当,从欧盟方向的利润回流达到56%。结合德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来看,很明显,投资中国市场带来的利润比投资美国更大。
实际上,所谓的“对华经济依赖”主要有三个论据。第一,中德贸易往来密切。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中国连续七年蝉联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且自2015年以来一直是德国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地,2022年中德商品贸易额约为2980亿欧元(约合3200亿美元),同比增长21%。德国对华贸易逆差约为840亿欧元。
第二,德国企业过度依赖中国市场。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售额占其销售总额的49%,一直将中国视为其“第二大本土市场”,奥迪是42%,奔驰也有36%,宝马为34%。同时,拜耳、巴斯夫、西门子等大型跨国企业以及德国众多行业隐形冠军公司也存在此类情况。
第三,原材料依赖中国供应。根据德国工业联合会(BDI)的数据显示,中国供应了德国93.5%的稀土,90.4%的石墨、87.1%的铋、79.8%的镁,客观上来说,德国企业对来自中国的原材料依赖程度相当高。
仅凭这三点就断定德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没有一个能站得住脚!首先,贸易往来从来都是你情我愿,各取所需,现在是国际分工协作和贸易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更不可能完全自给自足,各国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合作共进的状态,不存在谁依赖谁的问题。
其次,中国是世界最大工业国和最大的货物贸易,对工业中间品和生产技术改进升级的需求很大,德国是老牌的工业强国,中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先发优势非常明显,中德两国的产品都不可能完全在国内消化,需要借助贸易全球化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中德都是贸易全球化的受益者和支持者,都希望更好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与全球产业链之中。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德系车在中国品牌知名度和认可程度非常高,BBA常年占据中国中高端汽车销售市场的前三名,说明中国消费者对德国产品的认可,这样的“依赖”,可是韩国车企、法国车企做梦都想拥有的。我们掏出真金白银购买德国产品,德国一些政客还要抱怨“对华太依赖”,这样的逻辑真是荒唐可笑。
当前约有5200家德国企业在华设有生产、服务和销售机构,相关联就业岗位超过110万个,部分德国企业还在进一步追加对华投资。2022年德国企业对华投资高达115亿欧元,刷新历史记录,今年一季度,德国对华投资同比增长60.8%。
最后,制造业国家靠的就是低价进口原材料加工成工业制成品,赚取附加利润,德国国土面积小,能源供应和原材料供应大部分依赖进口,全世界的资源国里,有能力满足德国部分需求的是少数,中国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客观条件造成的,换句话说,德国在原材料上不依赖中国也要依赖别的国家。
德国制造业的强大,全世界有目共睹,除了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外,还有很多行业里的隐形冠军,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再者说了,中国的市场规模庞大,消费潜力很足,作为德国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也是在帮助德企消化过剩的工业品。
欧盟和美国仍然是德国重要的传统市场,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逐渐增加,没有一家德国企业愿意放弃中国市场,互惠互利,携手共进才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