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吴治邦
界面新闻编辑 |
一度有望被河南省国资旗下城发环境(000885.SZ)吸收合并,但启迪环境(000826.SZ)被媒体曝光财务造假丑闻后,上述A吃A的重组案最终未能成行。
4月26日晚间公告显示,启迪环境不仅在2020年-2022年连续三年巨亏,公司2023年一季度延续了亏损趋势,亏损金额达7750.08万元。
根据启迪环境的年报披露,公司当前的产业定位为环保能源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公司下辖数字环卫、水务生态、固废处置、环卫车辆及环保设备研发制造等主营业务。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启迪环境的部分业务以BOT、PPP、EPC 等方式开展。以水生态治理业务为例,公司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主管部门签署以城市供排水一体化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业务许可经营;同时公司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领域具备并开展项目咨询评价资质业务;固废处置业务一般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即公司与项目所在地政府或市政管理部门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在特许经营期限内为特定区域提供相应的服务,并收取服务费,具体实施方式同样包括 BOT、TOT、PPP、托管运营等。
不过,从启迪环境4月6日晚间披露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来看,公司涉嫌在2017年-2018年间,通过伪造虛假分包合同及节点结算单确认成本,虛构了相关PPP项目合同完工百分比,提前确认或虛假确认总包合同收入,导致启迪环境2017、2018年年报中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项目存在虚假记载。上述虛假列报主要存在于启迪环境对宜昌、荆州、吉首、南宁四个项目的会计处理中。
面对金额巨大的PPP项目合同,让启迪环境找到了财务造假的空间。启迪环境甚至通过伪造材料的方式,伪造出从未实施的工程设施。以全称荆州市餐厨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 PPP 项目为例,启迪环境通过伪造的成本入账依据的《分包合同》《产值确认表》及《成本工程验收单》,提前确认了2017年成本及收入。导致启迪环境于 2017年虛增该项目主营业务收入3.2亿元;主营业务成本2198.2万元。
启迪环境2023年一季度的营收数据来看,公司尽管选择收缩业务规模,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有所缩减,但亏损金额达7750.08万元。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当前未分配利润为-28.97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73.54亿元,但流动资产中最大的为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43.99亿元。在大环境欠佳的背景下,公司这部分资产的质量自然被打上了较大的疑问。
作为一家营收体量较大,但经营模式较传统的企业来说,启迪环境仍需解决挣钱的问题,不过,2023年一季度的盈利情形显然不支撑这一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