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不会做”较劲,两年拿下国内70%市场份额
龚艺。记者胡冬冬 摄
“指标还能提高吗?”4月24日,在武钢日铁(武汉)镀锡板有限公司的电池钢壳生产线上,高级工程师龚艺和技术人员研究关键设备的参数时,习惯性地发问。
18年里,龚艺一直和技术难点较劲,“做不了的产品”是他的主攻点。他和团队一起经年累月开发新钢品,让武钢日铁成为国内电池钢壳最大生产基地,还造出0.15mm极薄材,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上百次试错后造出电池钢壳
龚艺为同事示范如何检查成品材料。记者胡冬冬 摄
如今,武钢日铁已是国内最大的电池钢壳生产基地,销量最高时占据国内后镀镍锂电池70%以上市场份额。
鲜有人知,4年前,武钢日铁并没有掌握生产电池钢壳的技术。
2019年,成立8年的武钢日铁“头顶乌云”,主打产品镀锡板市场低迷,能生产的品种别人都能产,公司处于亏损状态。负责公司技术质量工作的龚艺感到压力空前。
“市场需要什么?”龚艺带领技术团队进行调研,发现普通家电、玩具等电池都需要用到电池钢壳,供应尚不饱满,市场前景巨大。
“不会做,做不了。”这是公司不少人对做电池钢壳的第一反应。龚艺介绍,电池钢壳相当于电池的一层薄外衣,厚度一般在0.3mm左右,材质的纯净度是关键难点,要做到无泄漏、不夹杂,不对电池内芯有影响,技术难度大。
龚艺带领团队开始“较劲式”开发,从调研产线开始,凌晨跟踪产线,清早总结问题,天天“连轴转”。出汗太多,他在办公室里放了4双工作鞋轮换着穿。
百余次技术调试与反复试错后,工艺稳定了,造出了原先不能做的电池钢壳。
两年时间成长为国内最大生产基地
龚艺检查成品材料。记者胡冬冬 摄
电池钢壳造出来了,怎么卖出去?
“市场接受有一个过程。”龚艺决定发挥团队的技术优势,带头前往电池钢壳的上下游企业。上游是生产粗钢的企业,龚艺及团队和他们一起攻关,把钢品变得更纯净;下游是生产电池的企业,龚艺和团队制定详细的服务方案,出现任何问题,二十四小时内及时响应,随时奔往现场。
一次,某下游企业找到龚艺,称收到的电池钢壳存在砂眼,电池可能会出现漏液问题。龚艺和团队立即赶到现场。
电池钢壳上的砂眼难寻,有的比针眼还小。龚艺和团队陆续在上下游企业待了一个月,经排查后发现,并不是公司的电池钢壳有问题,而是下游公司制造电池的模具损坏了。贴心的技术服务赢得了下游厂商的信赖,从此订货只认武钢日铁。
为争取更多厂商采购武钢日铁生产的电池钢壳,龚艺和团队还探索推出“试用制”,争取来了更多订单。
从2019年制造出电池钢壳,到成为国内最大的电池钢壳生产基地,只用了两年时间。
打破进口依赖
造出国内最薄极薄材
龚艺为同事示范如何检查成品材料。记者胡冬冬 摄
极薄材是广泛应用于食品罐、垫片、电池连接片等领域的一种锡镀钢材,国内需求极大,但长期依赖进口。
极薄材对工艺和设备有极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停机,停机一次,损失达上百万元,这令国内大部分钢厂望而生畏。
“再难我们也要上。”龚艺发现,极薄材在退火炉中进行升温加热时,极易形成热瓢曲和褶皱。退火炉涉及张力、温度等众多参数,数值稍有偏差便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想办法一点一点调整。”龚艺与团队将生产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3个月磨出了6个技术研发项目。最终,团队生产出0.15mm极薄连续退火材一次通板,打破国内连退线通板最薄纪录。
从此,国内极薄材接单规格延伸到了传统精密带钢厂的市场领域,国内客户不用再依赖进口材料,订货难、运输成本高、交货期无法保障等问题得到解决。
“只要我们踏踏实实钻技术,研发出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核心竞争力就会一直在。”当下,不少人认为钢铁行业已成为夕阳产业,龚艺却认为,锲而不舍搞创新,老产业也能孕育新生机。
近日,刚从江苏走访客户归来的龚艺又带回了新的市场需求,今后将向镀锡更软和更硬材拓展。
(长江日报记者谭芳 实习生王梦媛 李雨芯 通讯员程琳)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