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最美|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控实验室主任黄若愚:持续探寻“铝的真相”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4月28日,2023年贵州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在贵阳举行。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控实验室主任、技术研发中心智能制造研究组组长黄若愚被授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在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黄若愚的主要工作是专注于铝行业智能制造方面的理论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
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突破了困扰铝行业多年的技术瓶颈,提升了铝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为行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数字基础。
他说,从事科研工作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循环往复求证的过程,必须在不断重复的实验中去探寻真相,“做好这件事情必须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半点马虎都容不得。”
2012年之前,黄若愚在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就读硕士研究生,当年毕业后,便来到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
一次在实验室做试验时,黄若愚爬到铝电解槽上方安装试验装置,一个不小心摔下来受了轻伤。现在回忆起,他还心有余悸,“要是掉进铝电解槽,后果不堪设想……”
这让黄若愚不禁思考,铝制品企业在车间生产过程中,工人也面临着这样的风险,如果能提升铝电解过程控制的智能化水平,尽可能地利用智能装备代替人工操作,岂不是能降低这样的风险?
带着这样的思考,黄若愚潜心投入研究工作中,致力于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工艺机理结合,开展智能装备及系统的研发。
过去,铝行业存在这样两大技术瓶颈。其一是在铝电解生产运行过程中,许多物理量受高温、强磁、腐蚀、多粉尘及狭小空间等环境约束,一直未能突破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易使用的瓶颈。黄若愚介绍说:“这使得铝电解过程控制及生产管理水平发展缓慢,影响了铝电解的节能、降耗、减排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其二是氧化铝生产企业流程长、工序多,各工序间管理和控制系统不连通,工序内数据流通不畅,各部分孤岛运行,且受高温、高碱的环境影响,生产运行的关键参数在线采集困难,依靠人工或离线设备采集,工作量大,时效性差,相应的管控模型建立难度大。
针对上述问题,黄若愚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带领团队持续在高温、腐蚀、强磁和多粉尘的工业现场反复试验,终于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成果,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技术难题。
这些科研成果已推广应用到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众和石河子新材料有限公司、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等省内外多家电解铝企业的生产中,实现合同销售额近1000万元。
以上这些,只是黄若愚主持和参与的众多科研课题中的一部分,他还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多个业内重大重点项目,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1篇,申请专利36项。
突出的工作业绩和卓越的科研能力也让他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诸多荣誉和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称号。(罗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