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从开餐馆的故事说起——
【笔者按: 本文作者管清友,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节选自他最近发表在财新网上题为“今年还是未来最好的一年吗”的文章。文中讲述了三个故事,即打麻将的故事,开餐馆的故事,过日子的故事,以“帮助大家理解我们面临的中长期趋势”。这里转发的是第二个故事。现题为笔者所加。】
假设一家小镇上有三家餐馆,日料店、汉堡包店、法式大餐。3家餐馆相安无事,生活也很悠闲自在。但有一天,中国人到了这家小镇上。三家餐馆是上午10点钟开门,五点钟就打烊了。中国人24小时连轴转,不光做中餐,还会做汉堡、做日料,而且挣了钱之后又扩张店面。
中国人这种勤奋经营,从个体上来讲没有任何问题,但给小镇上餐饮界的生态,带来很多变化:那三家店坐不住了,开始找中国人说怎么可以24小时上班?这不符合当地的劳动法……等等矛盾就越积越多。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在很多行业、很多领域的发展基本都是如此。家电行业,80年代电视机里的广告是什么?是东芝、松下。但今天美的、海尔、格力都是世界级的企业了。手机我们以前用三星、诺基亚、爱立信。现在大家用什么手机?华为、荣耀、VIVO、OPPO、小米。
在燃油车时代,我们没有拿到核心技术。但我们利用大概10年的窗口期,在新能源汽车上异军突起,换道超车。如今,总结中国电动车行业发展路径的时候,我会觉得,无论是产业政策、政府引导,还是企业家的努力,资本市场的支撑似乎都恰到好处,尽管有很多企业成了“先烈”,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不可阻止了。
随着电动车渗透率提高,燃油车的市场一定逐渐会让渡给电动车。中国的汽车出口在最近几年也是大幅提升,2021年200万辆出口、2022年310万辆出口,这个规模未来还会继续扩大。
中国过去是靠着大进大出、欧美消费、中国生产的循环发展起来的。我们当然感谢那些对我们开放的市场,给我们订单的客户;当然也要看到产业的竞争其实是很残酷的,产业工人、产业界的境遇势必又会逐渐地影响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过去20年里,由于全球产业的转移,很多发达国家的工人阶层失业了。以北美五大湖地区为例,这个地方的制造业基地先是遭到日本产业的猛烈冲击,随后是遇到来自中国、越南的制造业的冲击。五大湖区彻底变成了一个铁锈地带,底特律更是变成了一个由于产业外移导致城市衰落的典型。
产业发展带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关系、贸易关系,甚至是政治关系的改变。所以,逆全球化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产生的。逆全球化意味着我们的外需增长空间没有那么大了,启动内需至关重要。中央适时提出了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际国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逐渐要从大进大出、国际大循环的状态逐渐转向内需启动、同时企业走出去增加海外投资的双轮驱动。
我们今天面临的局面从原来的中国生产、欧美消费变成了中国过剩、欧美通胀,今天恰恰就处在转换的过程当中。所以我丝毫不奇怪汽车行业、家电行业、手机行业出现所谓内卷化的状态,价格战、内卷化,只是宏观局面的一个微观、具象化的表现。可能未来还会在很多行业、很多领域出现,这是我们从心理上要清楚的。
就像欧美现在很难逃开通胀,中国的过剩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消化。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家就能够充分理解为什么中国很早就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趋势,甚至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都会持续发生,除非有重大的、类似于移动互联网这样的革命。
回顾历史你会发现,当美国面临日本的产业竞争时,它其实做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发动对日本的贸易战持续打压;第二件事情是搞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在技术上一下子换道超车,领先于日本。
所以为什么说从现在开始,对于中国而言是特别关键的几年?就是我们看到了日本当年的经验和教训。今天美国对中国打压的方式,主要也就是两条,一条是以贸易战为主线的技术上脱钩、贸易上脱钩。另外一条就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这是美国这次真正重塑自己竞争力的领头羊。
未来三五年,中国要实现惊险的逾越、要解决卡脖子的问题、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产业升级、要处理好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可以说很不容易。
当然,我们主要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很多东西也不是我们可控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它不是一句空话。有一件事让我感触特别深,我到楼下吃饭,面对疫情,餐饮店老板说“我们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只能努力把菜做得好吃一点。等到恢复来的客人就能多一点”,这是很朴素的道理。
中国经济经历疫情三年的冲击依然有韧性,中国人依然有创造力,只要环境足够好,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还是非常扎实的。
(资料来源:财新网。未名日记4月30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