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讲好石油和化工企业品牌故事,营造行业品牌建设浓厚氛围,展现行业品牌发展新形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举办了第八届石油和化工企业品牌故事征文比赛活动,鼓励广大石油和化工企业及员工讲述身边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积极奉献,为企业增光添彩的先进事迹和动人故事;讲述企业在品牌建设、培育品牌文化和推动品牌“走出去”的经验与心得。本版特选取一等奖作品进行展示。
“这张是我驻村时在基层工作的照片,你看这张是为科普教育组织学生们参观太阳能热电厂,这张是我在给贫困户发放煤,这张是慰问88岁老党员时留下的,这张……”海力力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分享着他手机相册里的故事,一张又一张看似简单的照片在他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留下了无法抹除的回忆。这些照片里有不同面孔、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场景,唯一不变的是海力力胸前熠熠生辉的党徽。
海力力全名叫阿卜杜海力力·阿卜杜坎代,他是新疆中泰化学阜康能源有限公司的一名化验员,但他还是一位驻村干部,是一名双语老师,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真情的付出让他成为了村民心中的好“巴郎”,南疆少数民族同胞的好老师。这是怎样的一个人,让大家赞不绝口?
爱岗敬业 新婚返岗去驻村
记得阜康能源氯碱厂刚刚开车的那段时间,海力力的母亲因重病住进了医院,当得知母亲时刻存在生命危险时,纠结于看望母亲还是留在单位工作的他,迷茫了。在经过领导的批准可以回家看望母亲后,他心里无比感激。可站在母亲的病床前的他心里依旧放心不下单位的事,窝在病床上的母亲看出了儿子的心思,拉起海力力的手轻声的说:“孩子你放心,我没事,好好上班,你好好工作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于是他在安顿好一切后,便又立即回到公司投入到忙乱的开车工作中去。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年轻人,却在未来的日子里做出了一个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抉择。新疆大学化学系毕业的他,在单位表现出色,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认可。在国资委系统组建第二批住于田县“三民”工作组时,他被公司领导一致推荐参加工作组。即将要去参加驻村工作的他,婚期早已确定在2015年2月举行,酒店定金也已预付,他陷入了两难,但他的家人在得知他要去于田县住村工作后,毅然给予他最坚定的支持。2月14日,他在家乡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还未来得及好好享受成家的喜悦,他就与新婚妻子和父母匆匆告别,于3月1日抵达住村工作点开始为期一年的住村工作生活。这个插曲让工作队的同志们十分感动,对他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贴心巴郎 驻村路上洒真情
驻村后的海力力什么活都抢着干,什么工作都不甘落后,不会他就认真学。从小家庭条件优越的他,从洗碗、打扫卫生到翻译、编信息,样样都学得仔细,干得认真,一学就会,一干就能得到同志们肯定。50多岁的村支书胡加布拉·买提库尔班,一开始就喜欢上了我们的这个“好巴郎”,更是对他的驻村工作连连称赞。驻村期间海力力负责着大量基础性工作,需要不断和村干部交流沟通,摸清况,核信息,帮助指导村委会完善相关工作,认真负责,有条不紊,村干部们都十分的佩服。除此之外,他还兼任村里面的的群众活动主持人和宣讲员,形式灵活,贴近村民,带动了村里更多的年轻人和妇女参与村里的工作,以自己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和好评。工作组组长赵卫国根据他的特点,在工作中不断给他压担子,他每次都态度认真的说:“保证坚决完成任务!”。那表情分明告诉大家,作为在城市长大的年轻人,农村工作生活照样没问题。这不,为落实好工作组5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的具体实施,已是凌晨1点多了,他还在和村委会的干部们在他的房间认真核对名单,翻译相关材料,确保这项惠民生工程取得最大收益。半年多的驻村工作生活,让他意外获得了村里“第一书记”的称号更是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
主动担当 助力同胞共发展
2017年6月集团公司接受南疆少数民族富余劳动力来中泰化学就业,他们大部分是中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民孩子,集团公司迫切需要二十多位双语老师为他们培训。借着双语优势的海力力成为这些少数民族同胞的老师,从国家统一语言的学习到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他引导大家转变思想,提高技能。通过公司的精心培养和他的不懈努力,这些来自南疆的少数民族成功转型为合格的产业工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开启了自己崭新的人生旅程。
这就是我们一名普通的中泰员工,一名不普通的少数民族党员。“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海力力说。身为少数民族党员的他为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关键少数”力量,在平凡中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壮美篇章。(贾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