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一个家有丰富石油却依然穷困潦倒的国家,出卖石油是其最重要的致富通道。
一般的石油出口国都希望自己的客户越多越好,他们也有机会“坐地起价”。可贫穷的安哥拉却舍弃部分的客户,将50%的石油都卖给中国。
是什么让安哥拉心甘情愿成为中国的石油宝障呢?
一、以石油换投资
安哥拉位于非洲大陆西南部,1956年开始生产石油。之后,安哥拉的石油产量逐年增长。
但是一直到21世纪,安哥拉依然是一个十分贫穷的国家。因为从1975年到2002年间,安哥拉的国内一直战争不断。27年的战争让安哥拉根本无暇发展经济,民众生活也困苦不堪。
因此,重获和平之后,安哥拉政府将国内重建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
安哥拉政府明白,只有以最快速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才能稳定现有政局,能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但是,恢复经济谈何容易。
此时安哥拉国内的基础设施几乎毁坏殆尽,不仅大多数工厂被破坏,就连很多交通都处于中断的状态,安哥拉各项事业都百废待兴。
尽管安哥拉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可国内并没有能力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资金短缺的安哥拉无论做什么都举步维艰。
除了资金以外,安哥拉也十分缺少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技术。
独立以前,安哥拉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因此安哥拉的很多技术工作都是由葡萄牙人完成的。
而且葡萄牙在殖民之时,并没有注重发展安哥拉的教育制度和民众的专业技术。
安哥拉独立以后,大量的葡萄牙人也纷纷离开,安哥拉国内就很难找到能够接替葡萄牙人工作岗位的技术人才。
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如果靠卖石油,确实能挣钱,但是收益太慢了,安哥拉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等地上的石油一点点变成口袋里的金币。
安哥拉政府十分忧愁,思来想去,只能去借了。
为了筹集战后重建资金,安哥拉选择向巴黎俱乐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去筹款,但是都未能成功。
无奈之下,安哥拉政府只能选择用石油吸引外资,也就是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抵押来获取资金。
但是这对安哥拉来说,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多年来,外国对安哥拉内政的干涉,不仅导致了安哥拉的内战,更让其陷入了长期混战之中。
所以,安哥拉希望,在对外合作中,既能获得发展,又能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不受外国的干涉和控制,否则安哥拉得来不易的和平还有化为泡影的可能。
安哥拉寻求了许多的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但是这些组织不是合作项目单一,只希望给安哥拉提供贷款,就是附带一系列政治条件。
就在这时,安哥拉找到了中国。
二、“安哥拉模式”的诞生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石油使用大国。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供不应求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石油缺乏已经开始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因而中国急需找到足够且稳定的石油供应渠道。
本来指望着和俄罗斯合作,建立“安大线”石油管道,但是日本非要从中作梗,和中国竞争。
中东也有石油,但是中东混乱的局势让石油的出口形势异常复杂。
中亚的石油也被许多大国紧紧盯着,想要获得稳定供给并不容易。拉美虽说也有石油,可毕竟远水不解近渴,且成本太高。
因此,非洲就成为了中国在全球石油战略布局中的重点。
中国和安哥拉在90年代就进行了能源合作,1992年,安哥拉向中国出口的石油总量只有20多万吨,1993年增加到了120多万吨。
在安哥拉政府出台靠石油吸引外资的政策之后,中国政府和企业就适时地把握机会,提出和安哥拉进行合作。
中安自从80年代建交以来,中国多次对安哥拉进行了粮食、药品、军用物资等方面的援助。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和别国的合作中,从来不附加任何政治理念,而且中国能够为安哥拉提供技术、人力资源等各个领域的合作,这都对安哥拉有极大的吸引力。
最终中安两国政府达成了合作协议,中安之间新的合作模式“安哥拉模式”也应运而生。
所谓“安哥拉模式”,就是用当地的石油,换取中国的贷款,最快速地帮助安哥拉实现经济发展。
2004年,中国向安哥拉提供了第一笔贷款资金共20亿。这笔贷款安哥拉全部用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铁路、公路、医院、学校、农业灌溉等等。
安哥拉用产出的石油来偿还贷款即可。
到2007年底,中安合作协议的第一期工程就陆续竣工。2007年9月,中安又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金额同样为20亿美元。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已将向安哥拉提供了100亿美元的贷款。
有了中国的支持,安哥拉发展十分迅速,很快成为了非洲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而中国在满足安哥拉迅速发展需要的同时,也扩大了从安哥拉的石油进口,真正实现了“双赢”。
对安哥拉来说,更重要的是,中国不仅帮助安哥拉实现了经济发展,还帮助安哥拉建立起了完善的石油工业体系。
长期起来,安哥拉虽然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因为资金不足,勘探开采技术短缺,安哥拉不得不常年花费巨资输入成品油。
西方的石油公司往往在安哥拉也是只采油,不炼油。安哥拉没有建设炼油厂的能力,只能长期依附西方的经济体系和欧美的石油公司,根本无法走上独立自主之路。
而中国石化等企业和安哥拉本土的石油公司,通过组建合资企业等方式,进入了安哥拉的石油勘探、开发领域。
2006年,双方协议联合建设安哥拉石油炼油厂,其中中国石化占有30%的股份。
这个炼油厂是安哥拉最大的工业项目,建成以后,每天能够完成24万桶的冶炼,80%都能够出口到其他非洲国家。
这个炼油厂改变了安哥拉石油工业的落后局面,为安哥拉完善石油工业体系,打下了基础。
在和中国的合作中,除了石油工业体系以外,安哥拉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善,农业、渔业、电信业等领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安哥拉模式”的意义,还远远不止于此。
三、中安合作,影响深远
中国和安哥拉的合作,也刺激了国际上的其他知名企业、公司和安哥拉的合作。
除了一些知名的石油公司希望和安哥拉合作开采石油以外,挪威还提出和安哥拉合作兴建铝厂、日本也提出和安哥拉合作兴建化肥厂。
日本还提出,之后还要继续投资安哥拉的钻石、黄金等战略物资的开发和开采。
可以说,中安的合作,真正促进了安哥拉的经济发展,为安哥拉走向独立自主之路带去了希望。
这些年,中安之间一直采用“安哥拉模式”进行合作。在这种模式下,
2004年,安哥拉就超越伊朗成为中国第二大石油供应国,2010年,安哥拉超越沙特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
现在安哥拉每年几乎一半的石油都卖给了中国,已经成为了中国石油的安全屏障。
“安哥拉模式”的成功,不仅对中安两国有巨大意义,也让非洲各国看到了中国的实力。
“安哥拉模式”也作为成功范例,为以后中国和其他非洲国家的合作,提供参考价值。
但是,中安合作的成功,却引来了部分国家的不爽。
美国的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在和美国竞争世界石油资源。
印度也因为在和中东、非洲等其他地区的石油争夺中,败给了中国,心生怨怼。
于是,许多人再次抛出了“中国威胁论”、“掠夺非洲资源”等谣言来污蔑中国。
可是,他们的污蔑并没有蒙蔽非洲国家,许多国家都对中安合作模式表示极大的兴趣,并且主动提出合作。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走出去”战略。
中安两国因为友好合作,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中国一直都把安哥拉排在援助非洲计划的最前面,并且努力帮助安哥拉建设基础设施和培养人才。
新冠疫情期间,石油价格暴跌,导致安哥拉面临严重的债务困境。
为了帮安哥拉减免债务,中国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就积极和安哥拉接触沟通,在保障两国共赢的前提下,解决安哥拉的困境。
未来的数十年,争夺石油依然可能是国际政治的战略主题,而中国将能源问题和经济失衡联系起来的合作框架,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多方共赢,也才能对能源的长期安全供应提供保障。
编辑:浮生
责编: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