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梁刚)“我们都是竹筒村或者附近村的村民,在这里管吃管住还能学手艺,我觉得挺好的!”4月13日,在汉川市韩集乡竹筒村文虎服饰制衣厂,几名年轻的纺织工人一边手脚勤快地制衣,一边笑谈。
近年来,竹筒村党支部认真分析本村的优势和短板,立足自身资源和特色,以“党建+”为引领,以扶贫产业为纽带,积极推行“党建+就业基地”模式,实现了党建和产业融合发展。
“别看我们厂不算大,但年均生产服装60万件,衣服做好后都通过武汉市场销往全国各地,尤其以北方市场为主。”汉川市文虎服饰制衣厂负责人涂良成介绍。涂良成作为竹筒村村民,早年在村里担任过几年副职干部,后“下海”经商。2006年,在多方支持下,他怀揣着对家乡的感情和一名老党员的信念,将在武汉的制衣厂整体搬迁回竹筒村,以个人注资、乡政府投资、省管党费等形式多方筹措资金,创办了汉川市文虎服饰制衣厂。
村里建起了制衣厂,首先受益的就是村民。“我们这里手艺最好的老师傅,年收入超过7万元,像我们年轻的学徒工人,一年保底也有4万元。”说起收入,工人们打开了话匣子,言语里都是满意。据统计,制衣厂全年用工量达150人,以本地村民为主,村民足不出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从2018年开始,制衣厂以租金形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
在竹筒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在广大党员的带动下,在全村上下通力合作与辛勤工作下,党组织强了、产业壮大了、村民富起来了,形成了“支部建设强、党员作用好、集体增收快、群众实惠多”的共赢局面。
“带你们去看看我们刚刚扩建的新厂房吧!”竹筒村党支部书记张桂林指着不远处一栋崭新的蓝色厂房,分外兴奋。“下半年投产后,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将增长6万元,到那时,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超过10万元了。”谈起未来,张桂林信心满满。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上一篇:中国电力设备市场竞争格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