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3日报道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网站4月25日发表题为《力量何在?全球治理中的中国》的文章,作者是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国际关系教研室副教授安德烈·古宾。全文摘编如下:
至少是最近20年,国际关系领域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一直都在关注中国的“和平崛起”。直至不久前,西方都一直以为北京没有参与全球治理的雄心壮志。不过,中国最近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令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北京在全球政治进程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角色与威望。
在一些中国学者看来,后冷战时代形成的美国单极霸权已经终结,随着中国这个新兴大国的崛起,两极格局正在形成。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具体作为与捍卫领土完整、捍卫国家主权、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并不矛盾。一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如应对气候变化、危险疾病的防治、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放眼全球,远非所有国家都在按西方道路发展,因为它们希望保留自身特色,并借鉴最先进的全球经验。因此,顺理成章的进步方向正是全球化,而非“西方化”。
中国的分析人士更倾向于将全球治理体系理解为国家间的权力而非霸权的分配。美国及西方国家是现今社会秩序的缔造者,它们延续了对世界大部分国家的逍遥法外的剥削。随着综合实力的增长,中国希望改变这一局面。
美国退出了伊朗核协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导致全球治理体系出现大面积真空。华盛顿的自私和偏执令北京别无选择,只能承担起解决全球问题的责任,走向国际体系的中央,将志同道合者团结在自己周围。白宫赤裸裸的孤立主义且近乎民族主义的政策,以及欧洲明显的分裂化进程,都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在国际上必须奉行更坚毅立场的信念。
在俄罗斯,相当一部分学术界人士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倡议表示欣赏。
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科尔图诺夫认为,北京立于国际大趋势的潮头。在新现实中,北京仍是极其亮眼的例外,因为它并未将世界划分成“正确”和“不正确”两类国家,也不急于加入对抗性的话语体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是有需求的,因为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人类不得不就共同的游戏规则达成共识。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欧洲和国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卡申指出,中国致力于加入更多国际机构,力求在制定议事日程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令它能吸引新的支持者。
中国的话语权能否对现今国际关系体系的改革产生决定性影响?目前谈论这一点还为时尚早。但显见的是,中国巨大的经济、科技和文明资源已经在改变这个国家本身及其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