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钢铁第一大省:年产量2.1亿吨,跑在江苏、山东、辽宁的前面
过去一年,全球64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同比下降4.2%,至18.785亿吨。中国是唯一一个产量超过10亿大关的国家,达到10.13亿吨,占比高达53.93%。
印度紧随其后,粗钢产量同比上涨5.5%至1.247亿吨;排名3-6位分别是日本(0.892亿吨)、美国(0.807亿吨)、俄罗斯(0.715亿吨)、韩国(0.659亿吨);德国、土耳其、巴西、伊朗分列7-10位,产量超过0.3亿吨。
中国粗钢月产量同比变化呈现出“前高中低后抬头”态势,全年减产2224.3万吨,降幅为2.1%,圆满完成粗钢产量压减工作。过去两年间,全国粗钢产量已从年10.65亿吨下降至10.13亿吨,累计降幅5176万吨。
从分地区来看,北京、海南、西藏没有粗钢产量。与2021年相比,有20个省份出现减产,6个省份实现增产。前十名产量均在3000万吨以上,排在6-10位的依次是广西、安徽、湖北、广东、河南。
其中,广东粗钢增产12.38%,增速仅次于福建排名全国第二。早年间,除了发展较好的韶钢,当地大部分是中小钢厂,数量有100多家,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近年来经过整治,拥有全流程炼钢能力的钢厂23家左右,中南钢铁(原韶钢)、湛江钢铁是其中的佼佼者。
湛江钢铁是宝钢制造基地之一,地处东海岛,建设有炼铁、炼钢、热轧、厚板、冷轧及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现代化全流程钢铁生产工艺设备,连续三年荣获钢铁行业烧结工序能效“领跑者”称号。
山西以6423.2万吨的产量排在第五位。全国粗钢产量压减是近年钢铁产业政策的重要部分,过去的一刀切模式转变为以产能较为集中的地区为主。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去年压减粗钢产能307万吨以上,全省炼铁、炼钢先进产能分别达到60.5%、54.98%,同比分别提升1.8、7.98个百分点。
山东、辽宁分列第三、四位,产量分别为7600.3万吨、7451.63万吨。前者拥有山东钢铁集团、日照钢铁、石横特钢等,拥有“沿海+内陆”四大基地的山钢集团,粗钢产能超过3000万吨,位居中国第7、世界第10。
后者则诞生出粗钢产能国内第二、世界第三的鞍钢集团。2021年10月,拥有上百年历史的鞍钢、本钢正式挂牌重组,粗钢年产能达到6300万吨,全国排名前十的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此提高到42%,形成了“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产业新格局。
江苏是前五名里唯一一个南方省份,粗钢产量11611.02万吨。当地涌现出沙钢、南钢、中天钢铁、永钢、苏钢等企业。沙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为特钢,包括卷材、线材、螺纹钢;拥有5大生产基地,分布在江苏、辽宁、河南等地。截至2022年6月底,总资产超过2300亿元。
备受关注的“沙钢收购南钢”有了新进展,如果江苏省前两大钢企顺利完成合并,其生产规模将超过5000万吨(去年沙钢、南钢的钢产量分别为4145万吨和1100万吨),将进一步巩固国内第三大钢铁企业的地位,仅次于中国宝武和鞍钢集团。
虽然同比减少5.79%,河北粗钢产量已经连续22年位居第一,达到21194.54万吨,约占全国的1/5,差不多是江苏的2倍。放眼全球,这个成绩也是远超第二名印度。而河北的粗钢产量又主要集中在唐山,粗钢产量达到1.24亿吨,占比接近六成。“全球粗钢产量第一是中国,第二是中国河北省,第三是中国河北省唐山市”,虽然是段子,却也符合事实。
除了全球排名第七的河钢集团,当地还诞生出许多实力强劲的民营钢企。根据“2022河北省民营企业100强”显示,敬业集团、德龙钢铁、新华冶金集团、津西集团包揽前四名,普阳钢铁、裕华钢铁、金鼎钢铁、迁安市九江线材跻身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