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东北证券 王凤华 王璐)
1. 国睿科技:国内雷达装备龙头,智能制造发展可期
1.1. 历经两次重大资产重组,注入中电科十四所优质资产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睿科技”,600562),主要从事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智慧轨交等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相关服务。
公司坚持“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聚焦电子装备和网信体系,着力发展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智慧轨交三大业务板块,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的发展历程可拆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 1994 年至 2005 年,公司前身为江苏省高淳陶瓷厂,1994 年改组设立为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陶瓷业务。2003 年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2)第二阶段为 2006 年至 2019 年,高淳国资将其持有的高淳陶瓷国有股权转让给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十四所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电科。在此期间,公司启动第一次重大资产重组。公司主营业务由日用陶瓷、工业陶瓷的生产销售变更为微波与信息技术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3)第三阶段为 2018 年至今,公司持续优化业务布局,经历第二次重大资产重组,将主营业务拓展至国际化经营为导向的雷达产品研制、生产和销售,以及工业软件的研发、销售及服务。
公司经历过两次重大资产重组,逐渐形成现有的股权结构。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其持股比例 52.60%。
公司通过两次重大资产重组注入中电十四所的优质资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十四所是国家国防电子信息行业的骨干研究所,也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主要从事高端雷达装备和信息化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目前十四所已发展成为集先进技术研究、核心能力开发、高端装备制造于一体的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综合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拥有先进的研发制造装备、测试试验设施、国防重点实验室等覆盖电子信息工程全产业链的高精尖平台,形成了从事电子信息工程研究的雄厚实力。
2009 年高淳国资将其持有的公司 27.33%的国有股权转让给十四所,十四所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 27.33%,中电科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通过第一次资产重组摆脱陶瓷产品经营困境,高起点进入微波与信息技术相关产业。
公司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及其全资公司国睿集团有限公司达成资产置换交易,自 2009 年正式启动,2013 年完成,置出高淳陶瓷全部经营性资产及负债,注入恩瑞特 100%股权、国睿兆伏 100%股权、十四所微波电路部、信息系统部相关优质资产。
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电科,控股股东中电科十四所持有公司 47%的股份。公司主营业务由日用陶瓷、工业陶瓷的生产销售变更为微波与信息技术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立足于微波与信息技术领域,重点发展民品和军民结合产品,纵深拓展微波电子产品、交通电子系统、信息系统集成三大业务板块。
形成三家全资子公司,纵深拓展军民两用微波与信息技术业务领域。
重组完成后,公司形成恩瑞特、国睿兆伏、国睿微波器件三家全资子公司。恩瑞特所生产的中高端气象雷达及相关产品在国内气象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在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领域也承担了多项建设任务。
国睿兆伏的主导产品为大功率脉冲电源,包括的具体产品应用于多个民用领域。国睿微波器件主要业务涉及雷达,卫星通讯、电子战、安检安防等领域,客户涉及国内 20 多个省市主流雷达生产厂商。
其中,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为民品,部分雷达整机系统与子系统、大功率脉冲电源、微波组件、变动磁场微波铁氧体器件和二次雷达集成产品属于军民两用产品。
通过第二次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持续增强盈利能力。
第二次重大资产重组是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自 2018 年启动,2020 年完成,公司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国睿防务 100% 股权,向国睿集团等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国睿信维 9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向公司注入优质资产。
中国电科仍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十四所的持股比例从 26.48%增加到 56.61%。重组完成后,公司增加以国际化经营为导向的雷达产品研制生产及销售与服务业务、工业软件业务和电子信息产品测试保障设备业务,围绕电子领域和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方向形成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整合十四所优质资产扩展业务链条,公司业务范围增加。
交易完成后,国睿防务、国睿信维成为上市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内部组织架构复杂性提高。国睿防务承接十四所以国际化经营为导向的雷达业务经营性资产,聚焦国家战略和国防军工创新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生产为支撑的外向型军工企业。
主要从事军用 雷达业务,其系列产品销售至 20 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防务领域获得了最终用 户的充分认可。
国睿信维工业软件在军工电子、船舶、航空、航天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满足了公司在雷达研制过程中的信息化需求。国睿信维长期服务军工央企集团客户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过程信息化,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军工央企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及企业,部分特定用户以及部分轨道交通、汽车、电子高科技行业的客户等。
拥有从事涉军涉密业务相关的保密资格证书、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等资质,产品在军工科研生产领域形成了特色和广泛应用,军工央企客户收入占比超过 70%。
1.2. 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提升,业绩持续高增长可期
公司业绩稳定增长,近几年归母净利润迅速提升。
公司坚持“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2020 年重组完成后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体量大增。
2021 年营收下降,主要是防务雷达交付收入减少所致,2022 年营收下降主要是智慧轨交收入同比下降所致。
2019-2022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1.60/36.06/34.32/32.25 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 40.61%;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0.42/4.66/5.26/5.49 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 135.56%,远高于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表明公司增大业务规模的同时,注重盈利能力提升。
2023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72 亿元,同比减少 2.6%,实现归母净利润 1.12 亿元,同比增长 30.48%,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近几年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稳步上升,盈利能力明显提高。
2019 年以来,公司持续加强各业务板块成本精益管理,整体毛利水平稳步提升。2019-2022 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17.86%/24.83%/26.97%/30.24%,净利率分别为 3.59%/12.92%/15.42%/17.15%,2023 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 35.21%与 19.6%,利润率进一步提升主要得益于高毛利产品销售增加。
管理费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降本增效成效显著。公司近几年业务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销售费率稳定在 1%-3%之间,财务费用稳定在 1%以下,管理费率明显下降,由 2017 年的 11.29%下降至 2022 年的 3.72%。
整体来看,公司费用管控良好,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
销售净利率迅速提升带动公司 ROE 及 EPS 明显提高。2019 年以来,公司 ROE 增长明显。2019-2022 年公司 ROE 由 2.30%提升至 11.19%,其中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相对保持稳定,净资产收益率上升主要来源于销售净利率迅速攀升。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 40%以上。
公司于 2020 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并入了控股股东十四所的优质资产和优秀技术团队,有效提升了公司高端雷达产品研发能力。
由于公司持续进行技术革新和新品研制,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且费用化研发支出增加,研发投入逐年上升,2022 年的研发投入金额达 1.9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5.4%,占营业收入的 6.04%,全年获得专利授权 48 项。公司研发人员规模较大,截至 2022 年末,公司研发人员共计 686 人,占员工总数的 46%。
公司重视人才团队建设和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截至 2022 年末,公司在职员工共 1477 人,其中本科学历和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人数占比分别达到 49.7%和 32.23%。
面对行业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公司持续引进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丰富员工培训方式,持续提升各类人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改进绩效管理体系,建立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薪酬和考核体系,激发员工积极性,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1.3. 立足三大业务板块,经营业绩稳定增长
公司主要包括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智慧轨交三大业务板块。
在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板块,公司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民生重点领域开展生产经营,雷达及系统产品覆盖军工电子、空中交通、公共气象等多个领域,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全谱系预警探测装备,为气象、空管、应急管理等部门以及新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行业,提供从气象探测装备到大数据处理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板块,公司提供定制化产品。根据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主线打造丰富的工业软件产品组合,为用户提供智慧企业整体解决方案。
产品及解决方案应用于工业产品设计、制造、保障过程中全要素数字化和流程化管理,服务于工业企业项目执行、质量及供应链管控、经营决策支持等需求。
公司通过核心产品和多层次解决方案的并行推进和融合发展,全面满足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是公司工业软件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重要行业应用领域。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沿着数字化、智慧化方向加快发展,面向智慧城轨在智慧运输组织、智能列车运行、智能运维安全、智慧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建设需求,公司推出基于自主可控安全计算机平台的互联互通列车控制系统、基于自主可控安全计算机平台的全自动运行的列车控制系统、基于智能时刻表的线网智能调度系统、基于统一数据中心的智能运维安全平台系统,利用 5G、云平台、大数据、探测感知等技术,实现列车运行更智能、运维管理更智慧。
公司雷达整机和子系统业务收入增长迅速,占营收比重快速提高。从营业收入构成来看,雷达整机和子系统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且营业收入规模迅速增长,占公司整体营收的比例从 2018 年的 25.12%攀升至 2022 年的 65.83%。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 18.6%,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占比 14.08%。
雷达整机和子系统业务利润同样保持迅速增长,占公司整体利润的比重高于营业收入比重。从毛利润来看,雷达整机和子系统业务利润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占公司整体利润的比例保持较高水平,其 2022 年贡献毛利润占比为 75.03%。
各子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国睿防务的防务雷达业务稳健,收入利润稳步增长,成本精益管理取得实效;恩瑞特的智慧轨交业务稳定增长,自主信号产品商用项目顺利推进,收入利润贡献增加;国睿信维近三年自主软件销售收入持续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2. 雷达:应用广泛的视觉传感器,国防信息化建设重要方向
2.1. 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信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雷达在国防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民用领域也有巨大应用潜力。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获得其位置、运动状况等信息的电子设备,具有发现目标距离远、测定目标坐标速度快、能全天候使用等特点,在搜集和分发战场信息中担任重要角色。
雷达在现代战争下担负着目标的精确、实时、全天候侦察监视;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大规模破坏性武器的探测与跟踪;各种隐身目标的探测与识别;战斗杀伤效果判别和目标识别等任务,还担任导弹制导和武器火控等任务,是作战系统的首要视觉传感器。同时,雷达的高精度探测能力使其在空管、气象预测、资源探测、环境监控等民用领域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雷达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声波反射原理。雷达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传送给天线。天线将这些电磁能量辐射至大气中,集中在某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向前传播。电磁波遇到波束内的目标后,将沿着各个方向产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电磁能量反射回雷达的方向,被雷达天线获取。
天线获取的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送到接收机,形成雷达的回波信号。由于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会随着传播距离而衰减,雷达回波信号非常微弱,几乎被噪声所淹没。接收机放大微弱的回波信号,经过信号处理机处理,提取出包含在回波中的信息,送到显示器,显示出目标的距离、方向、速度等。
雷达先后经历二战、新军事革命、冷战军备竞赛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促进与考验,主要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20 世纪前 60 年为第一阶段,为实施国土防空警戒,雷达用于指挥和引导己方作战飞机以及各种地面防空武器(高炮、高射机枪、探照灯等);
20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为第二阶段,防空作战对雷达提出了由粗略定位到精确引导的要求,直升机、超音速作战飞机等目标种类大量出现,使得各种远距离支援和随队干扰手段成为一种基本作战样式;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属于第三阶段,为应对复杂电磁环境,对雷达提出高精度、高分辨力、高抗干扰能力、多目标跟踪能力、高可靠性的需求,同时还要应对隐身目标、高空高速、低空低速目标的威胁。
雷达种类很多,可按多种方法分类。
按定位方法可分为有源雷达、半有源雷达和无源雷达;按装设地点可分为地面雷达、舰载雷达、航空雷达、卫星雷达等;按辐射种类可分为脉冲雷达和连续波雷达;按工作被长波段可分米波雷达、分米波雷达、厘米波雷达和其它波段雷达;按功能可分为目标探测雷达、侦察雷达、武器控制雷达、飞行保障雷达、气象雷达、导航雷达等。
雷达产品按照用途分为军用、民用两类。军用雷达是为特定军事用途设计制造的无线电探测和定位装置,它是获取陆海空天战场全天候、全范围战术情报最主要的手段,是武器系统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首要视觉传感器,是实现远程打击、精确打击的必要手段,广泛应用于警戒、引导、武器控制、侦查和航行保障等。
雷达的高精度探测能力使其在空中管制、气象服务、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也有巨大的应用空间,随着雷达探测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需求的不断提升,雷达及相关系统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在战争信息化的今天,军用雷达的应用已成为现代作战的关键。
军用雷达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雷达是各个级别上的作战指挥系统中能够实时、主动、全天候获取有关目标战场环境信息的探测手段;
2)雷达是各类先进作战平台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现远程打击、精确打击的必要手段,是发挥其作战效能的倍增器;
3)雷达是发展和评估各类先进武器系统和进行军事技术研究的测试手段。因此,雷达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能否掌握制信息权。
军用雷达产品可分为内销业务和外销业务。我国外销雷达型号是在内销型号基础上得到国家许可后进行研制生产,技术相对成熟。
内销业务又分为研制类项目和批产类项目;外销业务分为单批次项目和多批次项目,其中单批次项目主要是根据境外客户需求定制化开发的单一批次产品,多批次项目主要是部分长期境外客户的持续性订单。
外销业务一方面不涉及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销售给境外客户,采取市场化定价方式,特别是单批次项目,因其定制化开发的特点,产品溢价能力较强,毛利率较高。
2.2. 雷达技术不断更替,有源相控阵成为市场主流
多基、宽频、多体制为雷达技术三大发展趋势。雷达技术正在不断更替,就载体而言,雷达的应用已不局限于地基、机载、舰载,并越来越多应用于无人机、卫星上;就波段而言,随着新波段的开辟,雷达工作波长不断扩展;在体制上,传统的机械扫描方式多普勒脉冲雷达逐渐被淘汰,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成为市场主流,雷达系统最终将走向多功能一体化、数字化、分布式和网络化。
传统雷达技术逐渐被相控阵技术取代。
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采用凹面镜样式的抛物面来收缩视角,若想提高雷达精度,只能增大雷达天线面积,这必然导致雷达重量的增加,会进一步降低雷达电机的旋转速度、扫描速度和扫描精度。
而相控阵技术的出现,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相控阵雷达将向外发射信号的天线按照一定的方法调整,就可以把射出的信号向指定的方向强化,其反应速度、更新速率、多目标追踪能力、分辨率都有极大的提升。
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相控阵技术就已经出现;60 年代,美国和前苏联相继研制和装备了多部相控阵雷达;70 年代,相控阵雷达迅速发展,又有很多国家研制和装备了相控阵雷达,如英、法、日、意、德、瑞典等。
这一时期的相控阵达具有机动性高天线小型化、天线扫描体制多样化、应用范围广等特点;80 年代,在已装备和正在研制的新一代中、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中多采用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相控阵,是由许多辐射单元排成阵列形式构成的走向天线,各单元之间的辐射能量和相位关是可以控制的。典型的相控阵是利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