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资源分配不均,继而金融发展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地区差距。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基尼系数整体变化呈下降趋势,但统计局公布的中国收入基尼系数 0.47 仍明显高于了国际社会的贫富差距“警戒线” 0.4,故从绝对值来说依旧处于高位,这表明我国收入分配问题依旧是当前的关注点。同时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城乡收入不公是造成我国整体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主要来源。
“马太效应”更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该差距反过来制约了我国的经济进步,影响金融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引起社会经济动荡。当前,我国正积极探索如何发展经济新常态,不断追求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和宽广度延伸,解决经济平衡问题势在必行。近年来,因普惠金融的不断深化,主张给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农民、小微企业等提供金融服务,使得弱势群体享有同等的金融服务机会,消除金融排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乡收入失衡状况,促进我国城乡均衡发展。
故为了更充分利用普惠金融的优势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进步探讨其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刻不容缓。2019 年,普惠金融发展进入了攻坚关键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强调要重点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被视为重点支撑性战略。但长江经济带虽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其目前的城乡收入依旧表现出较大差距,下游的上海、浙江等省市的水平远超过上游的云南、贵州等地区,这阻碍了东中西部的均衡发展进程,不利于中国经济的稳步前进。
从理论层面看,普惠金融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为偏远地区 或者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群以及低端收入群体,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完善基础设施的构建,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可持续性,打造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 从现实意义看,为响应推动金融市场体系改革的号召,适应“经济新常态” 发展需求,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是当务之急。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拓宽金融服务的广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中的收入分配问题,保障并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极其重要。
普惠金融的发展应立足于商业可持续和机会平等要求,以可负担的成本向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各社会阶层、 群体提供合理、有效的金融服务。即通过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升金融服 务的可得性,来满足各阶层多样化需求,尤其是向小微企业、农村居民、低收入 贫困人群以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及时、价格合理、方便和安全的金融服务。
具体来看普惠金融的内涵:一是大家获取金融服务的机会平等。对于无抵押、无详细征信数据的中小微企业而言,不再被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排斥在外;对于 涉农个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一方面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降低,另一方面还能 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更热心的帮助。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群体能享受到金融发展成果,极大拓宽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二是金融机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付出的成本在自身承受范围内。即并非仅靠政府、银行等的补贴,而是通过科学设计信贷的机制结构,通过市场机制的合理配置实现真正的“普惠金融”,实现双方的互惠共赢。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在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努力下呈现直线上升趋势,这有力地推动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不断降低, 但城乡收入因种种原因仍存在较大差距。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 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更是迫在眉睫。
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层面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现出有 目共睹的显著上升趋势,同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实现了质的飞跃,这证 明了改革开放极大的拉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
早期国外学者对普惠金融的研究重点主要为金融排斥,他们认为金融服务体系因弱势群体存在自身缺陷、制度等相关因素而将这部分经济主体排斥在外,由 于未被纳进金融服务体系最后使得他们缺少获得必要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正规渠道。
最初是由Leyshon 和 Thrift通过分析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的具体分布情况,以从地理学角度去研究金融体系存在的排斥现象,最终表明金融服务的可及性的确存在地理差异 。Conroy认为就金融服务而言贫困及弱势群 体两大经济主体几乎享受不到与其他人同等的权利。Chant Link认为金融排斥是指存款账户、个人贷款等金融服务或产品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很难以 低成本安全获得,并且金融排斥论除了适用个人,还适用于企业以及社区组织, 故其对区域经济会带来极大影响。
随着普惠金融理念的提出,Hannig 和 Jansen提出把那些未被银行等金融机构列入服务对象范围内的群体放进正规的金融市场体系中,即该群体也 能享有信贷、储蓄以及保险等金融服务,这不但能提升市场的工作效率还可以维 持市场经济的稳定。Demirguc-Kunt 和 Klapper表示最初普惠金融即为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满足贷款等需求的资金获取渠道,但如今其不仅包含正规账户的存贷款,还包括了农业、医疗保险等,内涵得到极大丰富。
联合国于 2005 年的小额信贷年提出了普惠金融这个概念,即为保障社会各 阶层特别是贫困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满足,为其提供合法合规的、实惠 的金融产品,使得所有人即无论社会哪个阶层和群体均可以公平享有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的目标得以实现。杜晓山首次在我国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理念, 普惠性金融体系作为一种包容性金融体系它向过去被排斥在金融体系外的客户 开放金融市场,它能有效拓宽金融服务宽度。
同时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实际现状, 普惠金融体系的理念、实际更应有机融合农村金融改革实践中,使得更多农村偏 远地区的贫困人群享受到金融服务。焦瑾璞从弱势金融产生的根本原因出发,通过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解释社会一部分群体被传统金融排除在外的原因。他表明普惠金融是小额信贷和微金融的延伸和进一步发展,是在政策以及 法律等制度的支持上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能为不同层次的社会阶层及企业提供适当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体系。
何德旭和苗文龙认为普惠金融主要是通过消除金融排斥,优化金融资源,使得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享有到高效率、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促进他们的收入提高,保障经济稳定发展。王曙光,王东宾表明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能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有效消除部分乡镇金融服务空白问题。
首先国内外学者对普惠金融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从金融排斥的角度切入的。普惠金融能解决被排斥在外的弱势群体无法享有同等金融服务机会的难题,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群体包括传统金融覆盖面之外的低收入阶层提供金融服务,拓宽金融广度。
其次,金融发展影响收入分配。国外学者主要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主要呈“倒 U”型关系或者负相关关系,但无论是两者之间的哪一种都一致认同金融发展程度会影响收入分配差距,并且地方收入分配差距随金融发展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国内学者大多则结合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样也得出了金融业的发展进步对城乡收入差距起缩小作用。
最后,普惠金融作为金融领域的研究热词,随着它的不断推进,学者们开始更多关注普惠金融发展在改善城乡收入差距方面所做的贡献,以不同的时间序列数据或是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此基础上选用合适的实证分析模型去看清现状、发现规律、挖掘原理。
总的来看,虽说各国学者思路、方法或者研究对象上存在差异,但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结论莫衷一是,即发展普惠金融可以直接降低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且它也可以通过构建更完善的金融体系,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进一步改善城乡收入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