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生变?“一哥”首发承销收入大增,部分中小券商表现夺目
券商投行业务收入格局正在悄然生变。近日,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Wind数据后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四个月,排名前三券商首发承销收入的市场份额提高,市场集中度上升。
其中,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一枝独秀,作为主承销商,其首发承销收入同比大增逾50%,与其他头部券商的差距亦在拉大。
今年同一时间段,虽然不少中小券商的首发承销收入寥寥无几,但也有中小券商表现夺目,首发承销收入相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实现了逆势增长。
那么,在全面注册制打开了投行业务增量空间的背景下,头部券商与中小券商的承销保荐业务各自将如何演绎?
前十券商市场份额近8成
Wind数据显示,以发行日期计算,今年1月—4月,共有38家券商作为IPO主承销商获得承销收入,合计约80.8亿元。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位居年内首发承销收入前三名,分别为18.38亿元、9.54亿元、8.77亿元,这三大领跑者市场份额合计占四成以上。
同一时间段,首发承销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还有华泰证券。此外,中金公司、国泰君安、民生证券、兴业证券、国金证券、中泰证券亦进入前十。
综合下来,首发承销收入排名前十券商收入共计63.99亿元,占据市场份额近八成。其中,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占据的市场份额均超10%。其中,中信证券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超过22%,将近第二名的2倍。
与头部券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中小券商首发承销保荐收入寥寥无几。数据显示,上述时间段,2家券商的首发承销收入不足千万元。
与去年同期对比,今年首发承销收入榜前三参与者未变,但排名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2022年前三分别为:中信建投,12.21亿元,市场份额占比12.59%;中信证券,12.17亿元,市场份额占比12.55%;海通证券,11.92亿元,市场份额占比12.30%。
而2023年前三分别为:中信证券,18.38亿元,市场份额占比22.75%;海通证券,9.54亿元,市场份额占比11.81%;中信建投,8.77亿元,市场份额占比10.85%。
记者统计下来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四个月,排名前三券商的市场集中度从37.44%提高至45.41%。
不过,在前三内部,市场份额的趋势出现分化:榜首中信证券的首发承销收入同比暴增50%以上,市场份额也增加了10%,但榜二与榜三的首发承销收入以及市场份额均有所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与2022年同期相比,今年1—4月,虽然前三家头部券商的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但部分中小券商的市场份额提升了不少--虽与头部券商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但上升幅度明显。
比如说,民生证券今年前四个月以3.97亿元的首发承销收入从去年同期的第八名上升至第七名,市场份额也提高了一个多百分点。
此外,今年同一时间段,兴业证券以3.5亿元的首发承销收入从去年同期的第20名跃升至第8名,中泰证券也从去年同期的第25名挤进前十。
中小券商投行业务向特色化方向转型
经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国内证券行业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时期已逐渐远去,证券业协会近年发布的券商主要业务排名的头部区域几乎没有变化,行业格局基本形成。
在稳固的市场地位不断累积品牌优势的背景下,头部券商与中小券商在客户眼中的差距不断拉大—IPO承销的马太效应较为明显,头部券商具有很强的人力资源和操作经验,在证券承销方面成功率较高,从而更易获得发行人的信任。
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成为资本市场里程碑式的大事件,也打开了券商投行业务增量发展的空间。
“未来投行是价值挖掘、尽职调查、资产定价、合规审查、项目承销等几方面综合能力、全链条更激烈的竞争。预期头部券商将持续受益,业务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招商证券如是认为。
不仅仅是头部券商受益。具备特色竞争优势的中小型券商也有望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财信证券日前一份研报认为,注册制及战略配售跟投机制下,证券公司的价值发现能力和定价能力重要性凸显,投行资本化发展空间广阔,投行承销业务面临向专业化方向转型,注册制提高了对证券公司行业研究、估值定价、风险控制等专业能力的要求以及资本实力要求。“注册制下投行头部集中趋势或将加强,头部券商更有望取得竞争优势,中小券商投行业务面临向特色化方向转型。”
湾财社记者此前采访中,也有业内人士称,中小券商要突出自身优势,向精品投行的方向发展,要努力在特定行业、特定产业、特定区域、特定类型业务等方面形成独有优势并加以巩固,求精不求大,实现稳定发展。
还有观察人士称,最根本的还是中小券商加强人才储备,积累IPO保荐承销经验,提升成功率,尤其是要有伯乐的眼光,在为企业提供IPO保荐承销服务时能够有独到的眼光和高质量服务。
当然,IPO保荐承销业务并非完全取决于券商规模的大小,是否具备自己的服务特色或者核心竞争力亦至关重要。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王玉凤 实习生郭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