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 徐阳
内燃机龙头企业潍柴动力(000338.SZ、02338.HK)夯筑强大“朋友圈”。
据潍柴动力官微消息,近日,潍柴动力与比亚迪(002594.SZ)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在山东合资生产动力电池,建设动力电池研发制造基地。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潍柴动力顺应行业趋势,前瞻性战略布局新能源,以传统动力与新能源动力“双擎”驱动助推公司发展,今年首季,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增94.14%。
潍柴动力表示,未来,公司将致力于进一步扩大传统能源动力系统全球引领优势,快速提高新能源产品竞争力。2023年,公司预计目标实现销售收入约1927亿元。
视觉中国图
“双擎”发力持续扩大朋友圈
汽车业两大巨头强强联手了。5月12日,潍柴动力与比亚迪在深圳达成战略合作。据悉,双方拟利用各自优势在新能源领域建立更加全面的、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在山东合资生产动力电池,建设动力电池研发制造基地,持续强化新能源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推动中国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化发展。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我国最大的柴油发动机生产制造商,潍柴动力早在2010年起就开始布局新能源业务,制定了2030年新能源业务要引领全球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达目标公司斥资40多亿元战略投资了巴拉德、希锂斯、欧德思等全球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企业,还与瑞士飞速战略合作,加码燃料电池空压机领域。
比亚迪是全球首家停产燃油车的车企,公司近年在新能源车领域先后推出了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等多项技术,已经是当下新能源车领域的龙头车企,去年以186万辆的电动车销量超过特斯拉而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十年稳居第一。
截至目前,潍柴动力和比亚迪双方合作框架协议下的具体合作内容暂未公布。不过,双方均在山东布局了新能源业务,或将为实现战略合作的产业基础。其中,潍柴动力已在山东潍坊建有新能源发动机基地;比亚迪于2021年在济南布局了动力电池、芯片以及整车工厂。
6年投逾450亿研发筑牢护城河
资料显示,潍柴动力成立于2002年,2004年登陆港股上市,2006年战略吸收合并湘火炬,并于2007年在A股市场完成上市。近年来,公司通过并购扩张,实现了以动力系统为主轴的多元化发展,拥有“潍柴动力发动机”“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陕汽重卡”“林德液压”等品牌,主要产品动力发动机远销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受宏观经济和行业下行影响,近年来潍柴动力业绩承压。2020年至202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72.88亿元、2202.15亿元、1751.58亿元,同比变动13.15%、11.62%、-20.46%;同期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28亿元、94.93亿元、49.05亿元,同比变动1.35%、2.86%、-48.33%。
2023年,潍柴动力销量回暖,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4.34亿元,同比增长18.25%;归母净利润18.56亿元,同比增长68.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42亿元,同比增长94.14%。
具体来看,2023年一季度,潍柴动力销售各类发动机19.4万台,同比增长7.6%。其中,重卡发动机一季度累计销售7.1万台,同比增长46%,装机率由去年同期的27.8%提升至36.2%;重卡整车一季度销售3万辆,同比增长83%,市占率由去年同期的7.1%提升至12.5%。
出口业务也日渐成为支撑潍柴动力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出口市场方面,2023年一季度发动机出口1.8万台,同比增长59%;重卡整车出口同比增长164%至1.3万辆,再创新高。公司积极“出海”,日前两赴日本走访企业并研讨未来发展方向。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潍柴动力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夯实技术领先优势,来打开国内外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其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56.47亿元、64.94亿元、73.47亿元、82.94亿元、85.69亿元、88.51亿元,6年累计投入452亿元。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也由2017年的6107人增加至2022年的13950人,整体增幅为128.43%。
据潍柴动力预测,公司发动机产品力强,受益排放标准升级,景气回升后份额有望继续提升。展望2023年,公司将致力于进一步扩大传统能源动力系统全球引领优势,快速提高新能源产品竞争力。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927亿元,比2022年整体增幅约10%。
值得一提的是,潍柴动力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一直有着高分红的传统。据2022年分红预案,公司拟每10股派发红利1.58元(含税);2022年现金分红比例达45%,创近五年来新高,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已超240亿元。
长江商报新闻APP
长江驱动力 经济风向标
独家深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