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问策,广州探索村镇工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村镇工业集聚区占广州市工业用地的三分之一,在“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发展要求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近日,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卓粤·自然”广州行动——村镇工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广州市村镇工业集聚区规划实施促进示范点授牌仪式在南沙区举行。
本次大会向2022年9个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规划实施促进示范点授牌,并举办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实践者开门问策,共谋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创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未来。
增城上境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范围图
重要载体,集聚半数以上的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空间载体。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屈家树表示,广东省十分重视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2021年出台的“全省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以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为产业发展腾出充足的空间”的目标和要求。广州在试点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要牢记初心,大胆创新,以点带面为全省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探路子、树标杆,起典范。
村镇工业集聚区占广州市工业用地的三分之一,5000平方米以上的村镇工业集聚区大概有2700个,总面积约132平方公里;村镇工业集聚区作为广州市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集聚了半数以上的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是最具活力的产业空间。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这些集聚区目前多数面临“在园企业规模小、规划空间布局乱、生产质量效能差、土地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对待村镇工业集聚区,既不能‘一刀切’推倒重建,也不能因循守旧,放之任之。要坚持制造业立市,优先保障产业发展,盘活低效存量用地,提升产业用地利用效率。”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副局长邓堪强表示,要坚持规划引领,落实城市发展战略,促进蓝图型规划向实施型规划转变,实现城市空间高质量治理;坚持多条腿走路,通过政府收储、村集体自改、企业合作改造等多种模式盘活存量用地,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工作往前走。
番禺草岗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概念设计图
以点带面,打造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的广州样板
广州村镇工业集聚区正在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模式。为切实指导试点项目高质量推进,广州特向2022年9个试点项目授予“规划实施促进示范点”。通过试点项目授牌,提供全流程的规划支撑服务。保障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项目有序推进,以点带面,打造一批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的广州样板。
上境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是增城92个村级工业集聚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总面积接近800亩,位置紧邻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穗莞深产业带的重要节点上,区位优势很明显。“但各项产出指标却少得可怜,整个园区村集体物业面积不到20万平方米,容积率仅0.34,在园企业16家,主要以一些物流仓储、建筑材料制造等低端产业为主”,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副局长谭朱安表示:“上境村村镇工业集聚区的改造需求十分迫切。”
2022年,广州谋划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在全市筛选确定了包括增城上境村村镇工业集聚区在内的9个项目作为全市首批试点,以点带面推进低效用地的盘活利用,助力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试点立项以后,增城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靠前指导下,锚定村镇工业集聚区试点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储改结合、连片开发”的工作思路, 6个月完成了项目方案审批、清租补偿以及首期用地报批。今年1月,项目首期用地公开挂牌引入了开发运营主体,目前正在开发建设,是试点项目中进度最快的,跑出了全市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的加速度。
规划引领,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全面提速
村镇工业集聚区高质量改造同样离不开规划引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副局长黄小芬表示,在番禺桥山村草岗村镇工业集聚区的改造中,做了大胆的规划创新探索,把片区详细更新规划以及后面的实施规划进行了整合,“这个综合规划方案由区里出资统一编制,相当于把传统的三个规划内容合成了一个规划,目前这个规划已经征集了工作意见,接下来准备按照综合规划方案去推进。”
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区域所长所吴军看来,过去传统规划就是讲空间,但做村镇工业集聚区的改造规划要有产业、时间+空间三位一体的规划思维才能真正推动园区高质量呈现发展,而不是传统的“一拆了之”房地产建设思路。黄小芬也表示,在草岗村镇工业集聚区的改造规划中,“空间布局上,我们打破了只做村镇工业集聚区范畴的规划,按照村域做城市设计,就是要统一考虑产业和生活空间,也梳理了这个片区的自然禀赋,对生态绿地进行保护,挖掘环湖公园等。”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已经进入全面提速、重点突破的阶段,在多个试点项目的模式探索经验下,各级政策环境亦不断优化,低效工业片区正在进入提质增效、产业转型的好时机。通过试点项目的挂牌指导、专家把脉,相信将对打造宜业宜居的产业集聚区,全面提升整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等,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规划实施促进经验做法。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宇、杜娟 通讯员:穗规资宣、陈纯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
上一篇:荔枝销售战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