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赵国坚
坦洲镇隶属于广东省中山市,位于珠江口西岸、珠江磨刀门出海口东岸,坐拥生态富矿,水系发达,40条河涌相互交织。依托丰富的渔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坦洲镇将科技、绿色与特色水产养殖业发展有机结合,蹚出了一条独具坦洲特色的渔业发展之路。2022年,坦洲镇渔业产量超过了3.7万吨,同比增长5.07%,实现产值9.3亿元;已建成全市面积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及近万亩连片高标准水产养殖园区,基本形成了育苗、养殖、流通、加工的淡水养殖产业链,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态势良好,现代渔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人无我有,多重优势让渔业发展蹄疾步稳
坦洲镇是渔业大镇,在渔业产业发展上具备多重人无我有的优势和条件。一是养殖面积大,水产养殖面积3.2万亩,位居全市第一;二是养殖品种多,涵盖四大家鱼、巴鱼、海鲈鱼、鳗鱼、黄立鱼、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澳洲淡水龙虾等优势品种,此外,拥有农业农村部养殖河鲀鱼源备案基地2家,为全市仅有;三是集群效应强。截至目前,坦洲镇已创建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镇各1个;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7家,占全市水产类菜篮子基地60%,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四是地理位置优,靠近西江,水网密布,养殖条件好;毗邻珠澳,交通便利,市场前景好。
中山市坦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国坚(中)在走访调研。
人有我优,绿色与科技协同发展让渔业厚积薄发
生态养殖是水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赋能是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坦洲镇始终秉持低碳创新理念,一手抓生态养殖,一手抓科技发展。
一方面,坚定不移走生态渔业发展之路。依托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积极推广“种茜养虾”和“鱼-虾”混养等生态养殖新模式,增加虾的立体攀附空间,减少饲料、药物和净水剂等投入物,控制内源污染,保护池塘生产能力,提高了产量和品质。2022年罗氏沼虾、澳洲淡水龙虾产量达360吨,年产值超3800万元。
另一方面,坚定不移走技术渔业发展之路。推动多家水产养殖公司将5G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如强晟水产实现了“手机养鱼”,坐在办公室看着手机就能了解水产生长趋势、鱼塘水质指标、病虫害等情况,实现了对智能渔业无人智能控制、投饲系统自动化管理、病害预警、养殖成本核算,一年节省成本近30万元。
此外,积极建立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与科研院所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推进坦洲水产养殖相关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
人优我精,三产融合让渔业新业态层出不穷
坦洲镇锚定发展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目标,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依托现有资源充分激发水产养殖潜能,释放渔业发展活力,助推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充分利用淡水养殖产业优势,将群联村规划为水产养殖农业科技园,以生态健康养殖和养殖信息化为重点,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淡水养殖产业,促进坦洲淡水养殖产业链转型升级。
二是着力加强水产品牌建设,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指导服务,持续擦亮农业品牌。截至目前,坦洲镇已拥有中山市农业农头企业7家,坦洲镇“YC裕盛隆达”海鲈鱼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并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金斗脆非”“海鲈鱼”“坦洲巴鱼”“顺鳗兄弟”“游龙斑”等坦洲特色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三是依托群联村、裕洲村水产品养殖资源丰富优势,结合食品加工制造、冷链物流等综合优势,联动大湾区水产、畜禽、蔬菜等农产品优势,在新前进村规划103.8亩工业用地,打造集“商贸物流、生产加工、研发创新、综合服务”于一体的预制菜核心产业园,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
四是凭借入选2022年度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等优势,将“农业科技园”“水产养殖产业园”与坦洲镇特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相融合,大力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旅游休闲、科普教育、农事体验等生活服务推动农村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业发展。接下来,坦洲镇将紧紧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本土优势资源作为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深入挖掘渔业发展新模式,积极打造优质的水产品牌,全力做好坦洲“土特产”,进一步推动优势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奋力实现农业产业强镇的发展目标,交出中国式现代化坦洲实践优异答卷。(作者为中山市坦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4月中旬刊
作者:赵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