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滨州是黄河流域的工业大市,聚焦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等突出问题,积极拥抱新能源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打造黄河流域新能源产业发展示范城市为目标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发挥资源优势,坚定改革思维,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向光而生、御风而行”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改革新路。
滨州市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和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乘势疾进,2021年、2022年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及发电量连续两年均居山东前列,每年可生产各种风电铸件30万吨、结构件3000套,占据国内同类产品市场较大份额。
系统思维改布局,让产业视野“宽”起来
滨州深入贯彻黄河国家战略,坚持以大保护带动大生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向新能源要动力、要效益,努力让“生态颜值”转换为“发展增值”。
滨州依河傍海,土地资源富集,可用于风电、光伏集中连片开发面积达到129万亩,鲁北(滨州)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总规划装机容量2118万千瓦左右,其中风电、光伏开发容量分别为318万千瓦、1800万千瓦,分别占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的44.1%、79.5%和40.9%。
滨州抢抓重大战略机遇,以打造黄河流域新能源产业发展示范城市为目标定位,跳出滨州看滨州,站在未来看现在,以大视野、多维度进行顶层设计,编制了《鲁北(滨州)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方案》《整县制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规划》《滨州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确保新能源产业发展一张蓝图、一个航标、一套体系。
集成思维改机制,让产业发展“统”起来
为走好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滨州更加注重新能源产业改革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以集成思维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引领全市上下“一条心”“一盘棋”统筹发展。
成立“一个领导小组”,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制定“一个实施意见”,印发《滨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滨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成立一个“能源发展服务中心”,在市发改委设立市能源发展服务中心,与领导小组工作推进办公室一体化办公。
成立一个“新能源集团”,统筹全市新能源项目建设用地、用海等,为项目建设提供用地、用海保障,积极参与新能源开发项目建设。
设立一个“新能源产业基金”,基金规模达100亿元以上,重点支持源网荷储、储能电站、风电光伏开发和装备制造等项目建设,对全市新能源重点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成立一个“新能源研究院”,为新能源开发、产业招商、项目评审等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同时,滨州正积极筹备全国性高层次新能源产业发展论坛,向专家“借智”、向企业“借力”、向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顶层领域“借势”发声,努力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有解思维改结构,让产业转调“优”起来
聚焦落实“双碳”战略目标,近两年,滨州电解铝、地炼、粗钢、焦化等产能陆续转移,倒逼滨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一手抓存量替代,用再生铝替代电解铝,用特种钢替代粗钢,用精细化工替代传统化工,把传统低效产能就地改造成高端绿色产能;一手抓增量招引,以新能源项目的大招引带动能源结构的大调整。
盐碱滩涂地新能源发电项目方面,滨州共规划了18个项目,包含12个风光同场项目和6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占地面积约55.92万亩。华能滨州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等正在加快推进。
整县制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方面,5个县市区获批试点,装机规模320万千瓦左右,目前累计建成并网容量111万千瓦,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开发的滨州样板。
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项目方面,已于2022年7月20日正式开工,总投资150.5亿元,投产后不仅为滨州乃至山东提供安全、清洁、低碳的油气资源,还将为京津冀及雄安新区提供稳定且充足的能源保障,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平台思维改载体,让产业集聚“实”起来
滨州聚焦打造千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滨州港,构建起“一港四园”产业发展布局。其中,惠民县陆上风电产业园依托国创精密机械、国创风能等公司铸造产能优势,打造全产业链陆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北海经济开发区海上风电产业园打造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基地、海上风电并网检测基地和风电产品出海出口基地,滨州北海海上风电并网适应性检测中心项目已完成核准手续,即将开工建设;沾化区光伏产业园区和无棣县光伏产业园打造光伏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园区,鲁北万润、山东巨电等优势企业已落户园区,产业项目正在加速落地建设。
“向光而生、御风而行”,“一港四园”将构建起以绿色低碳、节能高效、多能互补为主要特征的能源供给体系。到2030年,滨州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规模将达到2000万千瓦左右,年发电量达300亿千瓦时以上,打造形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