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等联合举办的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年活动启动。现场观摩交流了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创新团队工作成效、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
济宁市农科院作为我市唯一一家市级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多年来,自主培育新品种101个,授权国家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90余项,获得各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300余项(次),并先后建成国家、省、市科研平台37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13个、市级15个。同时,我市农业技术推广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以来遴选基层农技人员1722名,特聘农技员359名,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10561户,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32处,推介主推技术285项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388人次,建立了“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为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素养,我市重点面向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种养大户,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行动,2013年以来,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2.9万人次,培训涵盖女农民、青年农民、农机手、农村电商、退伍军人、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等专题。
今后,我市将加大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力度,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计划和良种工程,打造国家级育种平台,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联合攻关体系,聚焦优势品种,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成果。继续加强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聚焦农业主推技术推广应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平台展示、大豆科技自强计划、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开展工作。瞄准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此外,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业科普活动,通过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科普进校园等科普惠民活动,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社区农村、中小学校等,使科普更好地体现农业特色、发挥农业优势。
本报记者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