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家好,我是掌柜,专注【信托】和【城投债】。分享一些最近说城投和城投债券要爆雷的声音!
一、说城投债券要爆雷的依据有哪些?
1、个别城投股权变更后,出现爆雷;于是就有人喊,城投股权变更后,就要爆雷了;掌柜什么都不说,分享两个新闻!
(1)、3月份财联社报道,2022年以来,全国城投整合达427起;城投的整合一般都伴随着股权的变更!整合目的主要是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提升评级,降低融资成本!
(2)、根据安信证券系列研报《城投整合跟踪》:
2023年1月:城投整合共涉及 16 个省 份(直辖市),相对 2022 年 12 月(18 个省份(直辖市)),城投整合 范围有所缩小。其中江苏发生 9 起整合事件,占比 18%;山东及浙江 发生 5 起整合事件,占比 10%;湖北、重庆、江西发生 4 起整合事件, 占比 8%。其余省份整合事件均不超过 3 起。
2023年2月,城投整合共涉及10个省份(直辖市),相比1月(16省市),城投整合范围缩小。其中浙江发生15起整合事件,占比39.5%;山东发生6起整合事件,占比15.8%;湖南发生4起整合事件,占比10.5%。其余省份整合事件均不高于3起。
2023年3月,城投整合共涉及16个省份(直辖市),相对2023年2月(10个省份(直辖市)),城投整合范围有所扩大。其中浙江和江苏均发生10起整合事件,各占21.7%;安徽、江西、四川发生4起整合事件,占8.7%;其余省份整合事件均不超过2起。
结合公开资料,稍微理智点的都知道,城投整合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化债,而不是为了逃债!如果说股权变更就要爆雷了的话,数据显示,江浙将会率先爆雷;但理智告诉我们眼下江浙政信才是比较稳健的。所以,我们要理性看待城投整合!
2、基金业协会最新监管要求,将会限制投资城投债券产品的私募基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城投债券要爆雷了;而且,前面的地产等行业都爆雷结束,不管如何排序都该轮到城投债了。
为此,我们先来看看其他机构的看法,并附带文章出处,感兴趣的可以去看全文!
二、这些机构对城投债券的短期看法!
1、天风证券:《如何从2022年信用债违约看2023年走向?》
展望2023年,我们(天风固收)认为城投债券违约的风险仍然不高。
一方面,从历史来看,城投债尽管经历了诸多波折,但始终没有出现实质性违约,虽然过去不代表未来,但是背后的历史因素其实仍然具备持续的可能;
其次,近年来,城投融资在不断规范,考虑到目前政策更为依赖专项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其风险低、成本低,相对更好监督管理,确实没有必要通过发行高成本、高风险的城投债来解决当前问题,这也符合坚定化解隐性债务的底线。
因此,只要我们看到政府有关的融资总盘子在扩张,城投在广义上也就具备了安全边界;此外,永煤事件起到了极强历史警示作用,虽然不同区域分化可能将延续甚至扩大,尾部主体的信用风险可能还是时刻牵动市场。但城投债作为一个总体,违约风险确实较低。
2、中债资信:《2023年城投行业怎么看?——城投热点十问十答》
2023年城投公开债打破刚兑的可能性很低。
(1)2023年经济增长仍面临压力,需要城投企业在稳基建中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增长”,并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2023年经济发展依然围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从2022年经济数据来看,消费端与出口端增速均呈现跌幅状态,投资端基建投资增速亮眼,考虑到出口端和消费端受各种内外部因素影响,为实现经济增长的合理预期目标,基建投资仍是稳增长的重要方面,而城投企业作为基建投资的重要载体,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2)通过专项债及协调金融机构减轻城投融资压力:近年来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地方债务管理与城投融资亦在不断规范,“控增量、开前门、堵后门”的债务管理思路始终不变,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专项债支持以及在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城投的合理融资需求予以保障。此外,政府针对重点区域明确化债思路:2022年以来国发〔2022〕2号文、财预〔2022〕114号文以及财预〔2022〕137号文,分别提出允许贵州融资平台与金融机构协商采取适当展期、债务重组,指导贵州、山东等地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全流程管理,逐步降低高风险地区债务风险水平。上述政策均有很强的针对性,一方面显示出中央对于部分地区债务问题的关注和指导,另一方面也为债务化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一定程度上利好公开债。
(3)公开债违约成本大使政府救助意愿强:“永煤事件”的警示作用使得地方政府明白区域内大型国有企业一旦出现公开债务违约后,将大面积引发市场负面情绪,其影响将传导至整个区域债市表现,甚至信贷系统,或将导致区域后续再融资成本提升、融资难度加大。加之城投企业因其业务的特殊性与地方政府关系紧密,企业之间债务同质化程度较高,因此更易引发系统性债务风险。
总结来看,经济稳增长需求强烈,政府对防范地方债务风险仍将高度重视,叠加地方政府为缓解区域债务风险释放的支持意愿和协调能力,2023年城投公开债打破刚兑的可能性很低。
3、国金证券:《【国金固收】城投债与地方债务狂飙下的风险与机会》
张磐(民生证券资管信评主管):聚焦城投债来看,这两年城投债持仓增量最多的机构是银行表外净值化的理财、券商资管和公募基金等,其资金获取以银行财富体系代销为主,竞争相较传统信贷更为激烈,意味着各家机构所面临的负债成本存在刚性约束,金融机构资金成本反向约束城投负债成本,导致城投债收益率始终无法快速压降。
杨志锦 (21世纪经济报道高级记者):今年城投债的整体兑付或可以保障,处在二十大后的平稳开局之年,当前政府首要提振市场信心,鼓励平台做大做强的同时,避免负面事件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防风险,中央和地方或都有政策匹配化解风险。永煤事件后国企债务管控或存在矫枉过正,很多地方表示确保国企公开债券的兑付,包括城投和产业债,在此逻辑下,地方防风险的核心就是防止债券违约。2021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在此机制下,地方政府的兑付意愿被动提高。此外,2023年财政收入可能有恢复性增长,兑付能力或有所改善。
4、东方金诚:《展望系列 | 2023年城投行业信用风险展望》
展望2023年,经济复苏将是政策主基调,基建稳增长的预期仍然存在。预计城投债市场仍以稳控为主线,融资端表现将趋于稳定,以保障城投平台最基本的运营需求。同时在“稳”、“防”并重的政策导向下,城投债发行监管或将延续扶优限劣的思路。
随着疫情冲击全面消退,预计2023年各省主要经济财政指标将逐步回暖,但产业差异及房地产市场复苏的不确定性使得分化依然延续,部分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佳、人口持续净流出、房地产及土地市场难有起色区域,财政收支仍面临较大压力。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外加出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考虑,预计城投公司公募债违约的概率依然较低。但在隐性债务“控增化存”的常态化管控、区域土地市场景气度下降、融资渠道偏紧及到期债务压力的影响下,城投企业信用风险分化预计进一步加剧,尾部城投企业债务滚续压力不减,关注区域财力较弱以及自身债务负担较重、到期压力较大的城投企业。
5、法询金融:《江苏两地要求:城投融资成本压降至6%以下,定融产品不再续发!》
2023年针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出台了大量政策,2023年发生城投债实质性违约的概率正在降低。
城投债,是悬在债券市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城投公开债打破刚性兑付,那可能就是伤筋动骨的事件。
三、结束语!
现在,黑城投债券和光大信托就是流量密码。因此,很多人为了走捷径,不好好研究自己的领域,用黑城投和信托的方式来引流:先把人唬住,然后再推荐其他所谓安全产品。都是为了生活,也能理解!
别人我们管不了,但我们要管好自己,对于哪些跟我们既有的投资策略不一样的声音;不管是从业人员还是投资人,正的声音也要听,反的声音也要看看,但请务必是抱着兼听则明的心态去听去看,不要上来就被人唬得一愣一愣的,也不管对方说的是对是错!
说回我们专注的城投债券,它未来走向,如果是太远的,我们看不到;而短期内的走向掌柜和上述主流的、专业的机构看法一致,那就是城投债券不会爆雷,但我们也会谨慎投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呢。
对于城投债券信仰,有人不愿意去赌城投信仰,有人愿意为信仰买单,只有不同,没有对错。如果我们领域不同,都各自端好自己的饭碗不好嘛,好好研究自己的领域,服务好自己领域的客户不好嘛!
我们投资城投债券,的确需要一些预警信息,那些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指导我们怎么去投,怎么规避风险的,我们很愿意听和学;那些只会卖弄自己有限的专业常识,加上自己所谓的合理YY,来故意吓唬我们的,哪边凉快哪边待着去。
最后,只想问一个问题,如果15万亿的城投债券不能投;那么请问,中国30年资本市场,还有哪一类金融资产能取得这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