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方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始創人關志敏:家族辦公室未來商機無限
作為中國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香港在處理內地富豪資產方面,可謂享有絕對優勢。萬方家族辦公室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始創人關志敏接受本報專訪時稱,香港享有吸引資金的先天優勢,加上未來10至30年,大中華地區將會出現前所未有的家族傳承浪潮,「若香港可從中吸納資金,金額必將相當可觀」。
香港正享「天時」之利
今天香港推廣家族辦公室業務,正享有「天時」之利。關志敏引述數據稱:「根據《2021胡潤財富報告》預計,未來10年之內,將有1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資產要傳承予下一代;若以未來20年計,將有49萬億元將傳承予下一代;若以未來30年計,則有92萬億元財富必須傳承予下一代。」他續稱,如今,內地富豪每年都會進行資產傳承,而香港如可從中吸納富豪資產的話,數目可謂相當可觀。
事實上,根據內地《新財富》統計,2023年,內地前十大富豪財富淨值均超過或接近1500億元(見表)。其中,排名榜單首位、現年69歲的農夫山泉(9633)董事長鍾睒睒所擁有的財富已超過4500億元;排在名單第五位、現年55歲的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粗略估算亦擁有逾2200億元的資產。
新一代富豪注重社會責任感
如果內地富豪來港設立家族辦公室進行家族資產傳承的話,新一代的富豪將為香港社會及經濟創造什麼額外價值呢?
關志敏稱,與上一代富豪相比,新一代富豪的投資取向,除了要求投資有較高透明度外,更為着重於投資項目要在社會有正面回報。他說:「今天的80後、90後富豪,尤其是早年出國留學的富豪,他們更為注重社會責任感;而對於所謂的『回報』,與上一代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關志敏續解釋:「以物業投資為例,上一代的富豪往往要求至少有3厘回報;相反,新一代的富豪則看重項目的社會影響力,他們從事物業投資時,會考慮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因素,包括如何將唐樓活化等,且會更注重於物業的環保等問題。」
萬方家族辦公室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始創人關志敏
香港坐擁四大先天優勢
除了未來將會有巨額財富交予一大批年青富豪手上外,香港當下推廣家族辦公室業務,有哪些優勢?
關志敏稱,香港在吸納資金方面享有一系列的先天優勢,包括:
(一)有非常透明的法律制度。
(二)監管架構非常清晰及成熟。
(三)擁有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四)人才高度集中。
「在香港這個超過700萬人口的城市,有逾1萬名超級富豪,已足夠證明香港在富豪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是毋庸置疑。」關志敏認為,香港非常適合作為家族辦公室的落戶處,除了因為有「非常自由」的經濟體系外,亦有不同資金進出,更重要的是香港是不少公司從事財富管理的基地,「基本上,亞洲的富豪們不會在香港沒有投資!」他還認為,即使富豪們的投資項目不在香港,或在環球各處設立投資公司,但他們在進行資產管理時仍是以香港為中心。
激活家族辦公室 不一定要靠稅務優惠
香港致力吸引內地乃至全球家族辦公室落戶之際,坊間一直期望特區政府可盡量給予稅務優惠,尤其是為物業投資提供稅務寬減。不過,萬方家族辦公室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始創人關志敏卻認為,促進家族辦公室來港,不一定要提供稅務寬免才可。
「(要促進)一個城市的競爭力,並不在於有否提供稅務寬免。」關志敏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更看重家庭觀念,「大家都喜歡『磚頭』」,故此,亞洲家族辦公室的物業投資組合平均高達30%。不過,由於亞洲家族辦公室在物業投資方面,往往聚焦於商廈及寫字樓,而香港上述資產的稅率並不太高,故相信港府為上述投資提供稅務寬減的空間其實相當有限。
無論新一代富豪的思想如何前衛,對亞洲家族辦公室而言,從事物業投資始終是他們的首選。關志敏坦言,未來3至5年,公司仍將聚焦於內地和東南亞的物業。他說:「若我們以香港為中心,再以印度孟買為界畫一個圈的話,你會發現圈內的人口數目遠較圈外為多,故此相信圈內財富將會取得可觀增長,且未來物業投資的回報率,亦會較歐美來得樂觀。」
數字貨幣 或改變家族辦公室管理模式
香港為了激活虛擬資產投資,在監管上較為寬鬆;而新加坡則採取「先緊後鬆」的方式,對虛擬資產進行規管。對此,關志敏認為,香港和新加坡同為成熟市場,兩者「叮噹馬頭」;從事虛擬資產交易,是在香港還是在新加坡,確實難以選擇。
「未來3至5年,數碼資產不會只有穩定幣。」關志敏認為,在一眾數碼資產中,他最為看重的是區塊鏈(Blockchain),原因是它會為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他續稱,新一代富豪十分看好數字貨幣,相信5年之後,他們投資組合的20%至30%將會來自數字貨幣。他說,「我相信這將為家族辦公室的管理模式帶來改變!」
關志敏又認為,數碼資產與其他資產的風險程度其實一樣,故不同意當前的狀況正處於「泡沫狀態」。因應市場對數碼及虛擬資產的期待,他表示,為了在香港營運虛擬資產業務,萬方家族辦公室已向證監會申請將「9號牌」升級。至於新加坡方面,關志敏稱,有信心可於半年之內,向當地監管機構取得營運虛擬資產的相關牌照。(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