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企业开启‘忙碌’模式,抢订单、赶进度、拓市场、抓生产,大干快上的关键时期。”近日,渠县县委书记王飞虎在企地共建工作座谈会上表示,渠县资源富集,人口众多,工厂应加足马力生产,企业家全力搞经济,合力共建一方热土,实现经济建设“开门红”。
作为传统农业县、百万人口大县,渠县如何挺起工业脊梁?
近两年,轻纺服饰、数字经济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一首两重”主导产业企业快速集聚成势,为产业生态“建圈”,为重点产业“强链”,致大企业强势破圈,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盛况现于宕渠大地。
据统计,全县32家轻纺服饰规上企业,35家数字经济规上企业,49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集群发力,2022年的产值占渠县生产总值较大部分。今年一季度,三大主导产业产值69.6亿元,成为全县经济指数增长最快板块,千亿制造业产业集聚效应正一步步放大。
一个首位产业——轻纺服饰企业集群,争夺“中国户外服装制造基地”金字招牌
按一年成“势”、两年成“型”、三年成“城”、四年成“名”、五年成“都”的轨迹发展渠县首位产业——轻纺服饰产业,撑起县域经济快速增长,也担起渠县从传统农业县向“制造强县”转变的时代责任。
恒硕迪杰制衣总经理田顺杰感受到这份责任感。从一间不起眼的小作坊起步,踩准时代发展大势和脉络,如今成长为户外服装生产和出口的领军企业。
看着一辆辆满载各式成衣、鞋袜的大卡车驶出厂区,将在沪深等港口等待出海,田顺杰心里百感交集。因为,几个月前,10万件外贸订单被取消,直接经济损失达800万元。他说:“多亏了市场监管部门和民营办伸出援手,帮助我们使出口订单转为内销,才让企业转危为安。”
帮扶是全方位的,包括市场融资、市场拓展、产品研发、企业发展等多环节,而这类优惠措施始于2019年。这一年,渠县大力实施“制造强县”战略,确立轻纺服饰为首位产业,打造千亿级轻纺服饰产业集群。
依托10余万名服装产业工人基础,渠县纺织服装产业从零起步规划,用及时有效的措施,真金白银的扶持,有前瞻性的布局,引领整个产业和园区向前。三年来,轻纺服饰类规上企业数量增长至32户,产值增长至54亿元,工业占比提升到13.2%。恒硕迪杰、恒辉制衣等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5家,服装类小微企业产业园42个,解决了4万多人就业问题。
各类服装生产和加工企业遍地开花。
渠县经信局轻纺中心主任魏杰灵介绍,为打通产业上下游链条,突破缺乏印染、水洗等瓶颈,14.6万平方米的晋江轻纺产业园快速成型,福建泉州的鑫富纺织、铭圳纺织等7家纺织企业入驻。
闽商施少均这两天就忙着到青岛采购浆纱机、织布机等设备,为工厂9月投产做准备。
一个又一个企业家行动起来,组建“西部渠县轻纺服饰产业联盟”,为渠县轻纺服饰产业争取更多行业话语权,“中国西部服装服饰产业承接基地”“省国际品牌服装加工‘智’造基地”等花落渠县。今年,他们又要全力争夺“中国户外服装制造基地”金字招牌。
两个重点产业——让规上工业企业“上云”,为制造业延伸、扩链、强链
数字经济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是渠县的产业布局地图里“一首两重”主导产业的两大重点,也代表着渠县未来工业发展方向。
“1至3月份,公司产值4.2亿元,靠的是智能制造产品迭代。”专注生产电子互动教学显示系统等电子产品的四川盛浩智能装备副总经理凡海军指着公司最新的报表说道。
这份报表的部分数据会出现在渠县经开区“工业大脑”数字厅内的大屏上。屏幕上,80多家已入驻“天府云”平台的工业企业,140家制造企业的能耗、生产、数字孪生等数据,以及智慧消防、安全生产等信息,经大数据计算和可视化测试后,都能够一目了然。
渠县聚焦“智能”引擎,用数字化为各类制造业企业延伸、扩链、强链。最先响应的企业是四川弘亨电机,他们运用丰富的国内外专业平台、专业技术、专业人才,专家资源助力提高园区内各工厂生产力,为当地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当前,为企业做“碳画像”和技术改造、升级智能制造工程、“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动企业上云赋智成为该县工业发展的大事。目前,有34家规上“智造”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93.4亿元,同比增长21.69%,数字经济类企业已成群成势,力争今年完成110亿元产值目标。
在渠县经开区园区外的乡村,也刮起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工厂“科技风潮”。比如,年加工5万吨的柠檬鲜果生产线项目即将投产,“渠县造”柠檬制品将畅销欧盟、俄罗斯、新加坡等31个国家和地区。
让“渠字号”农产品从田间走向餐桌、走向世界。为写好由“农业原材料资源县”向“深加工工业县”转变的大文章,渠县要在巴渠粮仓厨房预制菜新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已招引了一批预制菜企业落地,引导宕府王、红盘冷链等企业向预制菜方向发展,打造“巴渠厨房·预制菜”高地。
三套发展“连环拳”——招引重大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园区不断扩职赋能
招商引资激励办法、轻纺十条、用工十条……渠县出台了系列政策,利用轻纺服饰峰会、融入“双城圈”峰会、产业联盟等合作平台,以商招商、自主招商等方式,招引企业入渠。
招引效果看得见。中顺洁柔、嘉源安踏、森马服饰等一大批龙头企业落子渠县,5G智能设备产业链、阿里巴巴犀牛制造等33个亿元项目也已落地开建。
为了把企业招进来,让企业较好地活下去,渠县成立了技术进步与外经股产业发展专班,推进产业技改、工业投资、技术创新、招商引资等项目建设,设立营商环境“观察员”“体验员”“护航员”,对项目提供“签约-落地-投产-达效”全生命周期服务。
“我们强化园区承载力,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增加用地指标,提高水电气和融资等要素保障。”渠县经济开发区经济合作部部长侯勇说,园区不断扩职赋能,还实行专人承包制,每个项目从签约、厂房建设到投产全过程,都会派人跟踪服务。
为吸引企业入驻,园区创新政府代建、企业自建、合作共建标准化厂房建设模式,整合招商、要素、项目、统计专班资源,构建物流基地,打造渠县智慧公路物流港,全力提高企业运力。同时,渠县还强化了金融、土地、能耗、人才等要素支持。
被招引的企业大部分都入驻了渠县经开区,这里是渠县工业发展“主战场”。
在这片面积5.6平方公里区域内,聚集着384家企业、7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职工限价房等建筑,去年园区内主导产业实现产值241.27亿元,同比增长20.62%。
预计到2025年,渠县经开区将打造成为千亿级特色产业园区,包括轻纺服饰产业5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300亿元,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200亿元。
稿件来源:四川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