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建设,作为着眼国内国际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优化财税支持政策是其相关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考察分析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状况与建设特征,重点对比各贸易港财政与税收支持政策差异,进而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资、增强贸易港内财税制度竞争力、构建有利于高端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体系、推进税收法治等方面,提出海南自由贸易港财税制度建设中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启示。
【关键词】海南自由贸易港;财税制度;国际经验;税收法治
【摘要】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很多国家出台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促使企业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这在给企业带来绿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转型风险,并衍生出碳排放财务风险。如何在碳中和背景下评估碳排放财务风险,是企业必须直面的问题。本文基于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框架,首先分析碳中和背景下企业遭遇的转型风险类型及其潜在财务影响,其次介绍可用于捕捉和计量碳排放财务风险的“碳商”法,最后就如何提升“碳商”法运用效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温室气体排放;财务风险
【摘要】企业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空前加剧,承担风险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风险承担旨在把握不确定性中蕴含的获利机遇,但如何才能实现“险中求胜”,现有研究尚未阐明。本文在阐释风险承担战略属性的基础上,揭示风险承担到绩效实现的过程具有动态复杂性,进而从资源和能力视角构建风险承担与企业绩效的基本理论框架,指出企业承担高风险后获取、培育资源和能力能够提升企业绩效。
【关键词】不确定性;风险承担;企业绩效;资源和能力
【摘要】基于破产成本的最新研究突破,通过概念变换和逻辑推导,建立了破产风险计量模型,即破产概率模型和破产损失模型。这两个模型揭示了破产风险的客观逻辑和内在机理。以三家上市公司为例,进一步探讨了模型的应用,即分别评估了三家公司的流量破产风险和存量破产风险。应用探讨证明,模型既适用于危机公司也适用于健康公司,可以为银行、证券公司等有关金融机构进行债权类和股权类投资提供理论和定量分析工具。
【关键词】破产风险;破产概率;破产成本;流量破产;存量破产
【摘要】政府环保补贴能否提高企业环保补贴绩效不仅是一个有待检验的科学问题,而且探究这一问题对深化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蓝天保卫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鉴于此,基于新《环保法》和《环境保护税法》这两个外生政策冲击事件,选取2011~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环境规制“组合拳”对环保补贴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环保补贴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环保补贴绩效;单一的环境规制工具对环保补贴绩效的提升作用有限,而环境规制“组合拳”能够对环保补贴绩效提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环境规制;环保补贴;环保补贴绩效;环保法;环境保护税法
【摘要】选取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行业协会任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引入高管薪酬激励作为中介变量、市场竞争作为调节变量来揭示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行业协会任职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高管行业协会任职对高管薪酬激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高管薪酬激励在高管行业协会任职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市场竞争正向调节高管行业协会任职通过高管薪酬激励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高管行业协会任职;高管薪酬激励;市场竞争;企业社会责任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绿色信贷政策的推行及我国环境规制的增强,引致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环境问题的关注,但现有研究对企业环境绩效与银行信贷融资能力之间的关系却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鉴于此,以2012~2018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环境绩效对信贷融资能力的影响及具体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环境绩效有助于提升企业信贷融资能力,具体表现为更多的新增贷款、更低的贷款利率、更长的贷款期限,以及更低的抵押担保要求。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环境绩效与信贷融资能力之间的关系存在异质性,主要集中在强环境规制地区,并且相比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信贷融资能力受环境绩效的影响更大。同时,债务违约风险及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在环境绩效影响企业信贷融资能力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企业环境绩效;信贷融资能力;环境规制;债务违约风险;环境信息披露
【摘要】基于2011~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业绩说明会语调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积极的业绩说明会语调能够提高企业的盈余价值相关性。在进行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阶段检验、更换关键变量、剔除高管变更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影响机制检验证实,业绩说明会语调在媒体报道数量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和未被“四大”审计的企业中对提高盈余价值相关性发挥更显著的作用。进一步从公司未来业绩和管理层动机考虑业绩说明会语调的可靠性,发现当公司未来业绩与业绩说明会语调方向一致时,业绩说明会语调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正向关系得到增强;当存在管理层动机时,业绩说明会语调与盈余价值相关性的正向关系被削弱。
【关键词】业绩说明会语调;盈余价值相关性;信息透明度;真实程度
【摘要】智能化时代下中国政府提出的“3060碳减排”目标,对企业低碳清洁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能源工业企业碳足迹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碳足迹管理的管理会计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将管理会计嵌入能源工业企业智能化控制平台,通过扩展管理会计的计量、分析、规划和控制等功能,重构支持能源工业碳足迹管理的智能化管理会计体系。
【关键词】智能化;能源工业;碳排放;碳足迹管理;管理会计
【摘要】以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企业金融化与成本粘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对成本粘性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融资约束弱、套利动机强、国有企业以及盈利能力弱的样本中显著,说明企业倾向套利动机与倾向保值动机的金融化行为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并且企业的套利动机越强,其金融化与成本粘性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该结论从成本粘性的角度验证了套利型金融投资具有“挤出”效应。进一步检验作用机制发现,企业金融化通过降低调整成本、抑制管理层乐观预期、缓解代理问题来降低成本粘性。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组检验表明,该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不存在。“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检验表明,该倡议有利于降低成本粘性,但并不是通过加剧金融化来降低成本粘性。
【关键词】企业金融化;成本粘性;资源配置;“挤出”效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
【摘要】在内部审计资源投入有限的现实条件下,新时期所要求的内部审计全覆盖成为一种矛盾,需要内部审计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现有审计团队的审计效率。本文以数据审计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论述未来智能审计的优势、智能审计相关概念的辨析、智能审计阶段的划分、智能审计系统框架设计、智能审计在审计流程中的应用等问题。
【关键词】内部审计创新;数据审计;智能审计;审计效率
【摘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对经济环境、发展阶段和制约条件变化的审慎思考下做出的必然抉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分析我国在国内消费能力、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供应链、高水平“走出去”等方面面临的关键问题,明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政府审计定位;围绕关键问题和审计定位,分析政府审计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预警反馈机制、调控协调机制和评价问责机制。以此为基础,提出政府审计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实施路径及建议。
【关键词】政府审计;双循环;作用机制;实施路径
【摘要】以我国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2005~2018年数据为样本,检验双重股权结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双重股权结构对审计费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影响主要是由于高、低投票权的设定加剧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从而使得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变得更为严重所导致的。研究结果不仅为股权结构、代理冲突和审计费用方面的文献提供了有效补充,也能帮助国内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更深入地了解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在公司治理和管理层行为等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双重股权结构;代理冲突;审计费用;中概股
【摘要】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分析导致不同区域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差异的驱动因素组合,探究区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驱动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的条件组态路径,揭示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组态分析结果构成了三条驱动路径,分别是成熟型发展驱动路径、成长型发展驱动路径和初始型发展驱动路径,不同的区域可以分别适用不同的条件组态路径。该研究结论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理论与实际参考。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条件组态;驱动路径;fsQCA
【摘要】基于制度理论,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DID),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关系,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和世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给予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制度支持,促进了企业研发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和低世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情境之下,“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促进作用更大。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研发国际化;制度理论;双重差分法
【摘要】我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PPP项目落地率偏低,且城市间差异较大,反映了各地营商环境对社会资本投资的不同影响。通过收集河南省17个地级市营商环境相关数据,采用组态视角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整合政府能力层面和市场能力层面共6个前因条件,探究营商环境要素的耦合对于PPP项目落地率的影响;构建高、非高落地组态共4种构型,发现单一要素不能影响PPP项目落地率,但公共服务、金融服务和科技创新为关键要素。该研究结论表明,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来提高PPP项目落地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PPP项目落地率;营商环境;组态分析;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摘要】多元化经营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受到学者与管理者的广泛关注。早期的弃农经营行为折价效应显著,饱受社会与学者的批评,但随着多元化战略的调整和经营环境复杂性的增强,同时出现了折价效应、溢价效应、无关论、非线性相关等研究成果,而关于多元化经营下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的研究也日益丰富。通过梳理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动因和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发现农业企业会基于分散风险、优化资源配置、经济利益最大化等主观动因而开展多元化经营,并在实施过程中受产业环境、公司治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最终作用于企业的绩效和风险。基于文献研究,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从丰富研究视角、拓宽研究范围和完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企业绩效;风险
【摘要】普惠金融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手段。对普惠金融减贫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综述,介绍普惠金融及贫困水平的主流测度方法,阐释普惠金融与贫困减缓的理论机制,探讨普惠金融与贫困减缓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聚焦和解析普惠金融减贫的马太效应及其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普惠金融;贫困减缓;金融扶贫;马太效应
【摘要】影子银行作为目前非正规金融体系的“重量级选手”,引起学界、商界和会计界的极大关注。主流研究从对影子银行起因的探索,逐步深化为对影子银行规模的测算、风险控制以及经济后果分析,致力于挖掘其深层的调控与发展机制。但是少有文献对影子银行经济后果进行系统梳理。由此,首先在查阅近十多年来对影子银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释影子银行的概念内涵及其规模测度方法;然后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影子银行及其后果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现有影子银行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探讨影子银行后续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影子银行;经济后果;货币政策;金融稳定性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城乡协同发展被提到了更高层面。如何科学测度城乡协同发展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构建城乡协同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湖北省城乡协同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实证结果显示:湖北省城乡协同发展水平整体在波动中提升,城乡系统耦合度起点高、发展快,城乡系统协调度得到稳步提升,城乡耦合协调发展经过了拮抗阶段、磨合阶段和高水平耦合阶段。因此,更高水平地推动湖北省城乡协同发展,应当从实质上实行城乡发展平等一体,推动城乡协同发展;从制度上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融合互促;从机制上实行城乡公平分配效益,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关键词】城乡协同;城乡协同指数;城乡系统耦合度;城乡系统协调度;湖北省
【摘要】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近十几年来,财税激励对我国汽车消费总量与汽车产业升级调整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基于车辆购置税减免视角,以2004~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消费端刺激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检验发现: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两轮减征政策对汽车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起到积极提升作用,但第二次减征的效果相对较弱;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免征会小幅提升相关概念板块企业与汽车制造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上述效果在时间序列上并不持续。进一步地,车辆购置税减免对政府补贴依赖程度较低、定价能力较强、处于市场化水平较低省份的汽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水平更高。另外,潜在机制检验发现,车辆购置税减免可显著提高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也促进了企业研发创新。本研究为政府补贴模式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证据,有利于引导监管层审视财税激励对实体企业发展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财税激励;全要素生产率;车辆购置税;政府补贴;消费端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