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老百姓三分之一的存款拿出来购房,我们的经济问题迎刃而解”这句话还犹在耳边。当外部需求持续萎缩的时候,我们很多专家提出了内循环,到底是出于什么样原因能提出去除有“建设”性的意见呢?
为什么我说内循环是个“伪命题”?分析一下:
第一、促消费、加基建
我们有14亿人口,基数如此之大,本身我们对汽车、住房、家电、生活用品等都是必须消费品,而且逐年呈上升趋势。但这个基本消费本来就是维持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无论经济好坏日子总是要过的。若非要提升消费,除非收入大度对增加。在教育、医疗、养老都不健全的今天,让大家放心消费就如同痴人说梦。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加大投资,工人就业、钢材、水泥等都随着工程规模变大而一片欣欣向荣。然而数以万亿的资金投进去,固定在钢筋水泥里面,长时间为了基建而基建的项目越来越多。高耗能、低回报让地方和城投企业举步维艰,债务违约风险越来越高。
城投公司化解债务的方法无非就两种:展期和转移。债务转移最终都是由消费者买单,以至于全民都在承受了几乎无法承受的债务。
第二、稳房价、保税收
为了维持银行体系和地方土地财政的正常运转,严格调控房地产价格。如果一旦出现降价、抛售潮,最先资不抵债的就是商业银行,然后再蔓延到金融的各个领域。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各项支出均需要持续的税收来维持。尤其是教育和医疗一刻不得迟疑。当房地产交易数据低迷、企业利润下滑出现的时候,政府收入必须要通过新的突破口来弥补支出缺口。罚没以及非税收收入就成了“替罪羔羊”。
企业利润减少,失业率上升,消费低迷。内循环到此就中断了。
第三、失业高、工资低
对外出口贸易持续低迷,国内生产已到了“过剩”阶段,不得不降低利润去维持企业运转。然而企业家毕竟不是慈善家。裁员、降薪不断被爆出以后、统计失业率20%以上以后。内循环将成为一个巨大的“伪概念”。
总结:想和做中间有很多东西需要不断的论证。在没有论证、或者仅仅是理论论证的基础上的事情,尽量不要轻易喊出来。以免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