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泽
近日,济南、青岛的地铁公司分别披露了2022年公司债券年度报告。两家地铁公司表现也不错,净利润、营收都实现增长,尤其济南的地铁公司,归属净利润相比上一年增幅比较大。
济南轨交集团公司债券年度报告(2022年)显示,济南轨交集团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4亿元,2021年则为9104.66万元,盈利增幅较大。在营收方面,去年,济南轨交集团营业总收入为87.99亿元,2021年的营业收入则为26.38亿元。
与此同时,青岛地铁集团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61亿元,2021年为3.72亿元,均实现上涨。截至2022年底,青岛地铁集团资产总计2682.75亿元,其2022年初的总资产则为2328.88亿元。
和一线城市相比,山东的地铁规划建设起步较晚。2015年12月开通运营的青岛地铁3号线北段,是青岛市首条地铁线路,也是山东省第一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济南第一条线路是通往长清的轨道交通1号线,于2019年4月正式商业运营。
目前,山东城市轨道运营集中于济南和青岛。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信息,截至2022年12月31日,青岛以运营里程323.8公里,排名全国第10;济南以84.1公里排名全国第28名。2022年,青岛城市轨道客运量为28403.3万人次,其中2022年12月客运量1502.1万人次;济南城市轨道客运量5455.4万人次,其中2022年12月客运量 204.4万人。本次数据发布,济南和青岛地铁盈利,给山东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2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
首先,济南和青岛地铁盈利,说明地铁运营管理水平较高。城市地铁方便了乘客,但目前国内城市地铁运营实现盈利的并不是很多。
(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发布的2021年地铁公司营收数据)
地铁和高铁一样,建设成本高,运营成本高,很多城市的地铁大多亏损,需要财政补贴维系。2022年5月,界面新闻曾统计中国内地开通轨道交通的24个城市。从表面上的财报来看,只有西安、杭州两个城市的净利润是负的,也即只有西安、杭州在亏损,但是如果将补贴刨开,那24个城市中,真正利润为正的城市只有5个,其余19个都是亏损。在5个利润为正的城市中就有济南,扣除补贴后,净利润达到0.66亿元。
其次,济南和青岛地铁盈利,是在郊区线占相当比例的情况下实现了盈利,说明经营城市水平较高。
济南的地铁建设从郊区长清区起步。2019年4月,济南第一条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连接长清大学城和西客站大致呈南北走向。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2019年12月开通运营,线路起于龙洞站,途经历下区、历城区,止于滩头站,大致呈南北走向。2021年3月,济南地铁2号线正式通车运营。2号线和3号线所经区域谈不上郊区,但不属于城市传统中心区域,2号线的东向终点和3号线的北向终点,都指向城市新拓展区域。
青岛开通里程在国内城市中暂时排在第十位,但在建成的2、3、11、13等地铁当中,通往鳌山湾的11号线,和通往西海岸的首条地铁线路13号,都是典型的郊区线,两条郊区线的总里程为128公里,占到目前开通里程的39.5%。
济南地铁和青岛地铁建设,从郊区起步,但通过修建郊区线抬升了沿线土地价值。像青岛,通过地铁沿线地块的开发建设,较早成为我国地铁盈利的城市之一。
其三,济南和青岛地铁盈利,为山东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好的条件和经验。
观察国内地铁建设可以发现,基本上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围绕城市中心区域集中建设地铁;一种是单线条呈放射状将地铁线路延伸到郊区。两种模式各有优劣,第一种模式,前期城市客流量比较充足,但土地资源利用受到限制;第二种模式,前期客流量可能并不充足,但比较有后劲,既疏解了城市中心区域过于密集的人口,又为城市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济南因为“保泉”和考虑长清大学城的通勤,先建设1号地铁线,有一定合理性,同时也延伸了城市西南向的空间;青岛11号线沿线串联起了蓝谷、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学术中心,通过便捷的轨道交通,实现了崂山、即墨与主城区的便捷联通,青岛13号地铁线则打开了青岛西海岸的大门,整个城市发展迎来从东向西、环湾发展的新局面。
根据《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省城市轨道交通营运及在建里程达到700公里,其中济南到2025年运营及在建城市轨道达到279公里,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1-2026年)批复后,里程达503公里。
数据对比可以发现,目前济南84.1公里的运营里程,占到2025年运营及在建城市轨道达到279公里的30%,仍处在初期阶段;目前青岛运营里程323.8公里,占到三期批复里程的64%,进展较快。
济南和青岛地铁盈利提示我们,地铁规划建设不但为人们通行带来便利,也为城市壮大发展创造了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