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四五”科普事业发展规划》公布 力争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6%
东南网5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力争2025年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6%,科普创新驱动成效显著,科普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成为创新发展“两翼”的整体格局初步形成……日前,省科学技术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印发《福建省“十四五”科普事业发展规划》,为我省科普事业勾勒发展蓝图。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4项任务,包括深化科普体制改革、夯实创新基础、提高科普创新能力、拓展科普创新空间,同时打造6个重大工程,涉及推动建设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科普评价与奖励体系、科普创新研发平台、科普基地、科普信息化,以及提升科普人才积极性等方面。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走市场化道路是科普事业发展的新趋势。《规划》提到,强化科普创新治理多元化结构,加快发挥企业在科普市场化中的主体作用,重点支持企业在创新性、竞争性的技术、产品、市场、金融、消费、产业等领域发挥主体作用;增强企业在科普创新中主体地位,研究制定科普产业与企业相关激励办法、技术标准和发展规范;在科普领域全产业链、全服务链、全供给链中,选择、培育、支撑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较大规模的头部企业;推动形成一批科普专业技术服务创新服务平台,引导科普创新服务平台为科普中小微企业创新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提供专业化、市场化、集成化、网络化支撑服务。
“十三五”期末,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1.51%。为进一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规划》提出,推动科普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培养一批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强化“中学生英才计划”的评估和跟踪,进一步扩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线上和线下教育网络普遍提高农民科学素养。
我省将打造一支具有较强专业技术水平和研发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科普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广泛动员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媒体、文创机构的科技工作者、媒体从业者和文创人员及公共卫生人员积极投身科普工作;推动建立科普业绩进入科研业绩考核、职称评聘指标等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等工作机制;鼓励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建立科普专项荣誉,提高社会人才从事科普工作积极性,建立科普志愿者网络服务平台。
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规划》提出,推动建设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推动在福建省科技项目中单独增设科普专项,鼓励建立科普产业引导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大力支持科普类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科普产业的发展壮大;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普项目通过基金云平台,对接已入驻的省内有关基金。
《规划》还提出,将科普研发平台建设纳入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范围,加快推进科普类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建立科普产品研发中心。同时,构建科普信息化服务体系,升级改造“福建科普”等微信平台,形成联结多个科普自媒体的矩阵平台。
记者手记
给科普工作者“正名”
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福建省“十四五”科普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建立科普业绩进入科研业绩考核、职称评聘指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等工作机制。长期以来,科普工作者职称评价体系、激励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人才是第一资源。新时代科普作为创新发展的“一翼”,离不开科普人才队伍的壮大。“闽江科学传播学者”组建6年来,包括谢华安在内的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受聘,深入各地开展科普讲座等活动,全省有10多万名科普信息员、科普志愿者活跃在基层一线。
科研人员做科普,有着“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先天优势。在我省,虽然越来越多单位和科研人员意识到科普的重要性,但出于时间、能力、经费、考评、舆论等方面考虑,参与科普工作的人数还不多,科研人员做科普存在“不愿、不屑、不敢、不擅长”的窘境。
要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就必然要解决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此次《规划》提出,完善科普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制度,推动开展科普专业职称评审,畅通科普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并鼓励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建立科普专项荣誉。
给予科普工作更高的定位、在考核中为科普工作设立“加分项”等政策,这是一个既符合科普人员关切又能解决他们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这一制度安排的有力举措,不仅能够为科普工作者“正名”,增加其获得感,也必将有助于从根本上稳定科普人才队伍、提升科普人才队伍的素质、增强科普人才队伍创新活力,激发各行各业对科普工作的认同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