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来风丨“再造一个镇海”背后的发展逻辑之变
在区县比拼的江湖中,镇海,是“扫地僧”般的存在。
比人口,镇海只有28万户籍人口,却甩开了众多百万级人口的对手,频频现身中国百强区榜单;
看面积,镇海只有246平方公里,但是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74.3 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16位;
拼贡献,放在宁波这样的经济强市,镇海也能以占比全市2.5%的土地,创造全市8.75%的生产总值。
但是在江湖名声上,镇海多以低调务实示人,以至于外界对它的印象,大多停留于“石化”这张产业名片——事实上,镇海早已变了“拳路”,悄然锻造第二增长极。
日新月异的镇海新城 唐斌权 摄
这些年来,随着镇海祭出“科创镇海”这杆大旗,“新四大工程”这个名词频频出现在当地的经济图谱中。
由绿色石化基地、甬江实验室、新型研究型大学、集成电路产业园构成的新“四大工程”,呼应50年前宁波港镇海港区、浙江炼油厂、镇海发电厂、宁波海洋渔业基地老“四大工程”。
这“一老一新”间的迭代嬗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穿越历史烟尘,观察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嬗变、逻辑演变的独特视角。
号角声声起高楼
认识今天的镇海,我们首先要“穿越”到50年前。
相比今天已然是宁波主城区的北部中心,甬江上下桥梁飞架、地铁穿梭,上世纪70年代的镇海,还是宁波城一个典型的远郊县。
1978年宁镇公路铺设沥青路面 据今日镇海
虽然地域面积涵盖了如今的镇海区和北仑区,比今天大出数倍,但走出城关镇,就是广袤的农村,产业结构也以自给自足的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变化,来自于“四大工程”建设。
“四项工程”萌发于上世纪70年代,依托区位优势,在宁波集中兴建宁波港、浙江炼油厂、镇海发电厂和镇海清水浦渔业基地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及浙江省首次在宁波投入巨资,实施大规模建设的开端。巧合的是,这些项目无一例外都落在了镇海。
1973年,全国港口建设会议确定在镇海港区建设14个万吨级以上泊位,镇海港区开始打造宁波首个“河口港”。
20世纪80年代的宁波镇海港区 据浙江日报
镇海炼化的前身——浙江炼油厂,于1975年5月打下了第一根混凝土预桩。
清水浦渔业基地和镇海电厂,也于1976年动工建设。
在声声劳动号角中,“四大工程”在手拉肩挑、全民会战中崛起。
镇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每月每人只有一两糖、二两油、三两肉”,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工人住工棚,喝咸水,不到3年就在海涂上建设一座大规模的现代化炼油厂;到1978年12月,镇海港区第一座万吨级煤码头和3000吨级专用码头建成投产;1978年12月,镇海发电厂首期两台12.5万千瓦燃油机组投产,此后又陆续投产6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05万千瓦,是当时浙江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作为“四大工程”的配套,许多省部属企业也陆续迁到镇海,深刻改变了镇海的产业结构。
受“四大工程”带动,镇海地方工业也蓬勃发展,一批乡镇工业、社办企业如雨后春笋冒出来,如镇海棉纺织厂、丝织厂、机械厂、农机厂、服装厂、玩具厂、造船厂等。
这也让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受到强烈冲击。当时,镇海一度出现“人在田当中,心向大烟囱,每天盼招工”景象。
“农民洗脚上田,镇海人劳动就业有了新门路。”镇海区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乾卿曾回忆说,这一时期开始,老百姓从“农民+商人+渔民”的模式中转变为热衷做工人。
20世纪80年代的苗圃路 据今日镇海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私营企业接过了“接力棒”。
1983年10月,一位名叫王亚飞的经营者,注册成立了镇海第一家私营企业——庄市亚飞五金弹簧加工铺。从那时起,民营经济在千年古城“起碇”。
镇海的工业家底,越攒越厚实。逐步形成了绿色石化、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传统优势产业,紧固件、轴承和液压马达等块状经济特色明显,紧固件产量约占全国的1/16。
数据最有说服力。1978年,镇海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34亿元,2022年达到1374.3 亿元;1978年,镇海的工业增加值只有0.81亿元。2022年,镇海已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943.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三。
可以说,正是“四大工程”带动下,镇海完成了“原始积累”。
创新之火渐燎原
拆解如今镇海的产业拼图,不难发现,肇始于“四大工程”的产业体系,依然是镇海经济的支柱。
这也造成了镇海的产业结构,依然较“重”。
相比于我省各地普遍三产占比过50%的产业格局,镇海的三产占比只有32%左右,二产占比则达到67%左右。
在工业经济中,石化产业是绝对支柱。
作为国内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镇海区域内有着国家级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镇海炼化为龙头的石化产业链关联100多家化工企业,石化产值占区域经济比重70%。
这种橄榄形产业结构,背后是高度的要素依赖。
而随着镇海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全面铺开,要素倒逼,已经让镇海不得不思考给产业减“重”的问题。
以最核心的土地要素为例,镇海土地开发强度接近50%,是宁波市平均值的3倍,工业用地已经呈现“一亩难求”的局面。
“天花板”迫近,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哪里?显然,镇海要的不是一时之功,而是百年大计。
其实,镇海手里一直捧着一座待开发的“宝山”。
宁波大学校园风光 图据宁大官网
镇海周边科教资源集中,拥有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宁波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等院校。2004年,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落地镇海,成为浙江省内中科院系统研究所“零”的突破。
近水楼台,如何先得月?镇海多方争取,最终与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共建了创业创新平台——宁波市大学科技园,并于2010年1月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镇海还授牌建立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颇具雄心地喊出了“北有中关村,南有中官路”的口号。并以碳材料、磁性材料、电子信息材料为主攻方向,建设镇海新材料小镇。
这一招“合纵连横”,极大激发了创新活力,一系列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孵化,实验室的科技成果也得以就地转化。升格为国家级园区时,科技园已有在孵企业数62家,其中39家企业与依托高校在人才、成果、技术方面有紧密关联。
宁波昌扬车间正生产受到市场青睐的新能源电池托盘 汤越 摄
然而,瓶颈很快到来。
从“0到1”,可能只需要几个人才;从“1到100”,却需要一系列的要素支撑。孵化项目要投产时,镇海土地不足的问题很快暴露出来。
不能孵出小鸡,母鸡却跑了!一场决心坚定的腾笼换鸟计划,在镇海展开。
2012年,镇海区《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以亩产论英雄”的导向。2014年,镇海在全省率先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持续推进低效用地出清。自2019年起,镇海区“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连续三年获省市政府督查激励。
同时,镇海直面征地拆迁这一“天下第一难”,全域推进“拔钉清零”攻坚,腾挪出了发展必须的“一亩三分地”。
正是这样强有力的要素保障,让镇海的创新链条逐步成型。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宁波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等一批创新平台的相继落地,进一步提升了镇海的科创能级。
去年,镇海更提出要“实施人才和创新首位战略,加快打造长三角重要科创策源地”。
同时镇海启动实施“科创镇海·人才金港”工程,推动从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技术进步、高素质人才迈进,加快建成高水平创新强区。
创新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再造一个镇海
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实现“再造一个镇海”。镇海还需要一次“凤凰涅槃”。
新“四大工程”,就寄寓了镇海的这一期盼。
50年前的老“四大工程”,镇海因为区位优势,机缘巧合走到了宁波开发建设的舞台中央;
而如今由绿色石化基地、甬江实验室、新型研究型大学、集成电路产业园构成的新“四大工程”,则是镇海凭借多年栽树育苗,结出的创新果实,是跳起来才能摘到的“桃子”。
2021年5月19日,宁波举行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甬江实验室正式揭牌。
建设中的甬江实验室新址 汤越 摄
作为浙江第五家挂牌的省实验室,位于镇海新材料小镇的甬江实验室将瞄准新材料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边建设、边科研、边服务,一年多来,甬江实验室建成材料分析与检测中心、3D数字制造创新中心等2个创新中心,累计引进海内外科研骨干超过200名。
2022年12月29日,在甬江之畔,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正式开工。
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 镇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所由虞仁荣教育基金会举办、浙江省和宁波市政府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定位于“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 计划202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
不仅要换“芯”,镇海更要造“芯”。集成电路,是镇海除了新材料产业之外,又一大手笔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镇海将建设约7平方公里面积的集成电路制造产业园。目前,作为集成电路产业园启动项目的镇海区光掩膜版电子厂房项目一期已经启动建设。
甬江芯谷揭牌 镇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产业链重要一环,去年9月,“甬江芯谷”也正式揭牌,将打造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重要地标。
作为宁波万亿级支柱产业打造的绿色石化产业,在创新加持下,压舱石效应也将更加明显。
科研创新,是实现石化绿色转型的“催化剂”。镇海区与镇海炼化合作共建的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对标国际先进、面向国家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开展技术创新。去年,研究院参与攻关的千吨级高等规聚丁烯-1工业示范装置投产,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镇海炼化 镇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新“四大工程”,体系化构建起“再造一个镇海”的四梁八柱。在宁波高规格启动甬江科创区建设的当下,更成为镇海对接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的支撑,无形中提升了镇海在区域发展中的首位度。
2022年,镇海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74.3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位居宁波第一,总量跃居全省第16位,比上年上升2位。
当年,镇海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52.6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居宁波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389.2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居宁波市第一。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更是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围绕打造“长三角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目标,当前,镇海正加快建设新材料、智能制造两大科创高地。到2025年,镇海将力争实现科技创新原始策源能力、资源集聚水平、引领辐射效应全市领跑、国内知名。
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的“康波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以50年到60年为一个周期循环。镇海“四大工程”牵引的发展周期至今正好50年。
而今手握创新“密钥”的镇海,能否顺利“解锁”新一轮增长周期?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