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升级!厦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重塑用工市场加快工人转型
来源:【厦门日报】
随着先进制造业进程加快,厦企升级产线,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图为玉晶光电注塑车间。(厦门日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现状
“在工厂一线,操作工的需求少了,但会编写代码的人多了。掌握专门技术的知识型工人,更受市场青睐。”
趋势
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深刻认识到了“工人升级”的重要性。不少企业通过内部培养机制,对现有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并鼓励员工提升学历,更有企业建立起内部学历提升通道,工人入厂即入校。
未来
我市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工作体系。力争到2025年,技能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全市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
“实在不行,找个电子厂上班吧?”
一句流传了多年的“梗”,如今看起来仍然“有效”。两周前,在厦举办的闽西南第四届校企合作对接会上,有电子厂的HR(人事经理)在职业院校摊位前排长队,只不过,他们要找的,是能够适应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的机电类技术工。
“只要有知识、有技能,我们都欢迎。”一位HR说:“我还想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最在意什么?怎么才能吸引他们、留住他们?”
求贤若渴,“贤”与“渴”的背后,是企业用工结构的明显变化。当下,产业工人的“画像”是怎样的?如何培育更多符合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产业工人?尽快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我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进程中,既现实、又迫切。
少与多
一线操作工少了 编写代码的人多了
车间里,机器的数量在增加,传统流水线工人的数量正在减少。
在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班长林春夏正指导工人操控自动化设备。近几年,这家电路保护元器件生产企业大力推行自动化改造,目前有一半的工作可通过机器来完成。
林春夏已工作二十年,第一份工作是在我市一家电子厂做产线工人。“那时候基本都是靠手工操作,在产线上埋头组装零配件。”二十年间,昔日人工流水线,与如今人与机器协同工作,形成鲜明对比。
“自动化产线,最直观的效果是提升了生产效率。”赛尔特电子副总经理侯金宝介绍说,原本平均每条生产线配置20人,改为全自动化产线后,只需7至8人,总体效率提升了2.5倍。
自动化的导入,也催生了新的岗位需求。“许多自动化的非标设备都是由我们自主研发,这就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提供支撑。”侯金宝说,公司设备团队成员目前约有110人,包括机械设计师、电控设计师、设备装配和维护人员等,而在2016年,相关员工的数量在50人左右。
赛尔特电子的用工结构变化,是我市制造企业的一个代表性案例。 厦门天晟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少华分析,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大规模应用,正在对用工市场进行重塑。“在工厂一线,操作工的需求少了,但会编写代码的人多了。掌握专门技术的知识型工人,更受市场青睐。会操作设备、有过相关经验,或者有过处理项目突发情况的经历,都是加分项。”
变与通
工人和机器一起迭代 变身创新工匠
“操作设备不只是按几个按钮那么简单。”林春夏坦言,自动化更考验一线工人的脑力和眼力,她仍记得自己被“逼”着转型的那段经历,“跟着师傅泡在车间里,边学边干。每台设备都需要设置不同的参数,每一道参数又都有对应的指导书,这些都必须牢记心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灵活应对。”
产业工人被倒逼转型,机遇随之而来——勤奋好学的产业工人通过技能学习,与机器同步迭代升级,变身为创新工匠、技术骨干,与企业相互成就、共同成长。
2016年,郭锦平从厦门技师学院毕业后,成为腾捷(厦门)电子有限公司的一名储备干部,起初主要负责生产线的管理,进行程序的编辑、调试及相关人员管理工作。
彼时的郭锦平对未来职业发展之路并没有太多设想,但他恰巧踩上了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时间节点,不久后,企业引入MES精益制造执行系统,郭锦平的职业挑战随之到来。
“生产线上的工作其实是比较无聊乏味的,重复性也较高。但引入新系统后,我必须及时跟进学习相关资料,打通产品生产工序,及时跟软件工程设计师沟通、对程序进行调整。”郭锦平告诉记者,他曾两度考虑离职,一次是刚进企业不久,相对乏味的工作流程和倒班工作让他打起退堂鼓;第二次便是在自动化转型倒逼下,要求他不断学习、提升。
最终,郭锦平坚持了下来,如今他已是企业工艺主管。从曾经完全不懂编程的普通工人,到如今的生产技术助理工程师,他的年薪从7万元涨到了15万元至20万元。“一直有新的挑战、新的学习,反而让工厂的工作变得不那么枯燥。”
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深刻认识到了“工人升级”的重要性。不少企业通过内部培养机制,对现有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并鼓励员工提升学历,更有企业建立起内部学历提升通道,工人入厂即入校。“我们对一线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正在不断提高,我们的员工本身足够了解企业、了解产品,如果能积极提升学历、提高技能,对企业和员工而言都是利好。而这类从内部培养晋升上来的技能人才,才是最符合公司实际需求的,留在公司的稳定性也更高。”一位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竞与合
企业出招“抢”人 校企合作育才促共赢
企业求贤若渴,但年轻人也有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年轻人最在意什么?怎么才能吸引、留住他们?
答案很统一:好的待遇和相对宽松的工作空间。“我们机电专业毕业的学生确实供不应求,但很多学生不爱去工厂上班,觉得辛苦,规章制度多,再加上初始薪资和初中毕业生差距不大,于是很多学生倾向选择短平快的工作。”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陈老师告诉记者,自己多年从事教学和招生工作,相对严格的工厂工作环境越来越不受年轻人欢迎。
要怎么留住年轻人的心?在她看来,缩短学生的成长期,建立清晰快速的晋升机制,在薪资上和普工、中专类毕业生拉开距离,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减少学生的焦虑感,进一步定下心来。
留住年轻人,企业也确实在努力。
最直接的是涨薪。如厦门松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员起步工资为3500元左右,并建立起完善的快速晋升渠道,基本上以半年为一个周期,薪酬也会不断上涨。
也有细水长流的办法,比如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多企业青睐校企合作,把产业发展需求提前植入学生心中。
2月20日,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芯苗计划”开班,该计划汇聚43名大专实习生,作为大技师、班组长的人才储备。海辰为他们定制了优于社培生的培养路径,安排6门线下课程学习、37门“海辰学堂”线上微课等,通过综合评估学员的课堂出勤、考核、技能认证,快速发现表现最优异的学员。
此外,海辰公司还与厦门技师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就校企合作项目进行签约。“我们对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需求正逐步提高,需求比例占20%至30%,要求具备机械、电气、能源等理工科背景,所以希望能与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相信这也是未来企业招收优质高校毕业生的必经渠道。”海辰储能校企合作经理郝东旭说。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主要包括企业订单班或冠名班的形式。如院校提供订单班输送人才为企业服务,或设立以企业命名的班级,毕业时根据学生意向安排。企业也会通过参与学校活动赞助、精尖人才奖学金赞助、提供班级活动经费等形式,在学校和学生里刷“存在感”。
对学校来说,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取得实效,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集合优势、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对企业来说,通过与学校开展合作对接,不断加大人力资源协作力度,既能缓解招工难、用工难问题,又能培养适合企业岗位和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达到企业和院校共赢的良性循环。
破与立
出台多项利好政策 稳步提升技能人才比例
伴随着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攀升,我市技工院校也在同步跟进。根据厦门技师学院2023年发布的秋季招生计划,共将招生3490人,专业均对接厦门支柱产业,并首次开办二年制高级工专业,即招收厦门及周边地区职业院校2023年取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实践、培养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才。
厦门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打通了其他职业院校中职、中技毕业生继续升学、提高技能水平的通道,对扩大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为我市企业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方面有积极意义。
提升技能人才待遇的利好政策,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交流、激励机制,是筑巢引凤的关键所在。2021年,市人社局出台《厦门市技工院校管理办法》,在招生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并鼓励技工院校承担更多社会技能培训服务,通过进一步规范技工院校管理工作,保证教育和培训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没有舞台就没有精彩。”从学徒工一步步成长为全国劳模、勇夺我国产业工人的最高奖——中华技能大奖的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冯鸿昌,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表示,职业技能竞赛,是培养产业工人的重要平台之一。2022年,我市出台厦门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最大的突破点是,厦门选手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获得资金奖励,还能根据选手成绩对其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竞赛活动大力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
需要看到的是,目前我市技能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了明显提高,但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厦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市仍需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加大技能型人才引育奖励扶持和政策宣传的力度,更多关注优秀技能型人才,积极营造全社会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根据我市此前发布的《“技能厦门行动”工作方案》,我市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工作体系;建立紧缺技能人才预测机制,持续更新发布我市紧缺型职业(工种)参考目录;以技工院校优势专业为合作主线,打造一批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努力破解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增强技能人才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力争到2025年,技能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全市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为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记者手记】
智能化中的
人文温度
一边是“机器换人”,另一边是新型产业工人供不应求,此次采访中,这种“反差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机器换人”不是替代所有工人,而是对工人提出了新需求。
解决产业工人供需问题需要各方的协同配合。比如,政府牵线,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把课堂建到研发生产一线,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以产教深度融合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错配。
与此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新生代群体求职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更看重“职场体验感”,喜欢投身服务业,或者选择灵活就业,这更需要进一步激励企业拓展产业工人成才通道,同时优化工作环境,提升福利待遇。
采访中,一位企业负责人坦言“未来会逐步用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可见,未来低技能产业工人会被逐步淘汰,这个过程也许并不需要太久。
当人们都在谈论智能化时代,如何稳步推进智能化转型的同时,设计、制定好一般性岗位的兜底措施,也许是智能时代该保留的人文温度。
(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 林露虹)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