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的戴威和陆正耀,再创业为什么都去卖咖啡?
▲2017年,戴威在ofo公司 图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姜晓明
多年之后的今天,有着相似经历的戴威和陆正耀,在咖啡行业相遇。瑞幸没有成为下一个ofo,而戴威在试图打造下一个瑞幸。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文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刘璐明
编辑 / 陈雅峰 rwzkcyf@163.com
2019年,瑞幸在短时间内估值翻倍,其烧钱换规模的打法被质疑会是“下一个ofo”。当时,ofo资金链断裂,估值从40亿美元一落千丈。
瑞幸联合创始人杨飞曾回应:“不会成为下一个ofo。”其前CEO钱治亚也曾表示:“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之后,瑞幸和ofo的创始人各自走向不同的道路。欠下巨额用户押金后,ofo创始人戴威留下那句“ofo不会破产”便在公开场合销声匿迹。瑞幸董事长陆正耀被逐出瑞幸两年多后,在餐饮和预制菜领域摸索失败,带着新品牌库迪咖啡再度归来。
如今,伴随着咖啡市场的火热,这两条看似不相干的故事线,重新交织在一起。
再创业,戴威和陆正耀都选择卖咖啡
2022年5月,寸土寸金的纽约曼哈顿,一家挂着红色霓虹灯标志的咖啡店开业了,名为About Time Coffee,随后在曼哈顿黄金地段开到了5家连锁店。
这是戴威最新的创业项目。企查查信息显示,About Time Coffee Limited于2021年12月30日成立,戴威是核心人员,2023年5月6日,该项目获得IDG资本、真格基金、唯猎资本超过1000万美元的战略融资,估值4000万美元。
戴威再创业的消息传出,也让ofo的“追债人”感到惊讶和愤怒:“能不能先把押金退了?”2023年2月开始,ofo客户端、小程序均无法登录。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有近1600万用户等待退押金,但此后再无数据更新。若按每人押金99元计算,这笔欠款超过15亿元。此外,2022年12月,天猫还曾向ofo及戴威索要5亿元欠款。
身负40条消费限制令的戴威,并未被限制出境。在此次创业做咖啡之前,他曾在西雅图开过一家充电宝租赁创业公司。
戴威试图把在中国验证过的商业模式带到美国。彭博社认为,About Time Coffee仿效了瑞幸咖啡用技术驱动商业的模式。About Time CEO玛莉安·陈也曾称这是“一个来自中国、被证明可行的商业模式”。
如果要概括瑞幸的打法,可以大致总结为:价格相对低廉、APP互联网运营、融资烧钱快速扩张、口味创新。
再来对比看,About Time的招牌是易拉罐冰镇珍珠咖啡,有冷萃、芋头咖啡等新颖口味的产品,平均售价在2~4美元,而星巴克美国平均售价为5美元。
还是那套熟悉的路数。在About Time店内可以看到,新用户下载APP可获赠5杯免费咖啡,如果用户把打卡的照片或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站上,点赞数最多的发帖人可以获得1000美元的奖金。
“About Time希望通过提供真正有竞争力的价格,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玛莉安·陈对彭博社表示,“虽然戴威是公司的小股东,不参与About Time的日常运营,但他协助建立了About Time团队,并安排与投资者的会面。是戴威将团队凝聚在一起。”
根据她的描述,About Time的名字来源于一部关于时间旅行的浪漫喜剧《时空恋旅人》。在这部电影中,主角一次又一次通过时空旅行,去挽回曾经的遗憾与失败。
瑞幸造假风波之后,被踢出局的陆正耀曾多次创业,但“趣小面”“舌尖英雄”等项目均未成功,门店陆续关闭。陆正耀重新将目光盯向咖啡,带着钱治亚再次创业,成立了库迪咖啡。
陆正耀正在通过复制“瑞幸”与瑞幸展开正面竞争。库迪咖啡的价格约为11~13元,促销期间最低可达到9元以下。开店的速度惊人,从2022年10月开出第一家店后,短短7个月内,库迪的门店已达到2500家。
相似的是,陆正耀亦背着天价债务。天眼查信息显示,2023年3月9日,陆正耀及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恢复执行信息,执行标的约10.85亿元,执行法院为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前,陆正耀共关联3则被执行人信息,累计被执行总金额约22.92亿元。
多年之后的今天,有着相似经历的戴威和陆正耀,在咖啡行业相遇。瑞幸没有成为下一个ofo,而戴威在试图打造下一个瑞幸。
▲About Time Coffee首席执行官Marian Chen在纽约的门店服务顾客 图/视觉中国
复制瑞幸:“中国商业史上的一桩奇迹”
瑞幸起死回生的过程非常具有戏剧性,是一个独特且典型的商业案例。
这家公司在成立不到17个月的时间里,创造了全球最快IPO的纪录,紧接着被曝出财报数据造假,退市,跌落谷底,名声扫地。就在市场等待落幕的时刻,瑞幸奇迹般地重获新生,人们惊讶地发现它的门店还活着。在新冠疫情影响、餐饮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瑞幸的业绩反而增长强劲。
财报数据显示,瑞幸2022财年总净收入为132.9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6.9%,门店数量进一步扩张,全年净新开门店2190家,同比增长36.4%。2023年第一季度,瑞幸月均交易客户为2949万,同比增长84.6%,总门店数量达9351家,是目前中国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咖啡品牌,远超星巴克。
更重要的是,曾经亏损高达几十亿的瑞幸实现了扭亏为盈——2022年一季度实现成立5年来首次经营性盈利,过去一年还保持了连续四个季度盈利。2023年一季度,瑞幸营收为44.37亿元,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净利润达5.65亿,同比增长超27倍。
雪湖资本创始人马自铭是曾经做空瑞幸、揭露其数据造假的推手,连他都抛出一份关于瑞幸咖啡的研报并感慨:“瑞幸咖啡的浴火重生是中国商业史上的一桩奇迹。”
这也引来不少人研究瑞幸,它究竟做对了什么?
马自铭认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大钲资本的不离不弃,新管理层的坚持和超强的执行力,在外部环境那么艰难的两年时间里,一起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瑞幸造假风波3个月之后,董事长陆正耀退出,改组董事会后,负责瑞幸供应链的郭谨一被推举为新任董事长兼CEO,大钲资本主导董事会。
▲瑞幸造假风波3个月之后,董事长陆正耀退出,郭谨一被推举为新任董事长兼CEO 图/资料图片
雪湖资本在研报中表示,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消费者堂食的时间大幅度下降,瑞幸咖啡小店自提的外卖模式是适应市场的关键。在公司管理层更换之后,瑞幸管理效率提升,战略调整推动了盈利能力增强。“地利”则是得益于国人对咖啡口味的偏好,快速抢占“饮料咖啡”市场。
相比星巴克,瑞幸小店自提的模式节约了不少成本,通过扫码进福利群的私域运营则降低了营销成本,且能留住用户并提升复购率,在新冠疫情期间这一优势尤其凸显。瑞幸的下单是通过自营APP来完成的,这也是被称作“互联网咖啡”的原因之一。
从下单到喝上热乎的咖啡,每个环节都被标准化,消费者下单后,信息反馈到系统,自动分配给较近的门店。而在订单制作上,瑞幸咖啡的硬性规定是两分钟必须做完一单。门店系统可以根据近期订单自动计算进货量,在保障需求的同时避免浪费,通过大数据分析门店盈利的最低指标,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扩店,避免激进扩张。
自营店之外,瑞幸开放了除一二线城市外的加盟店,缓解了开店压力,快速进军下沉市场,目前在三四线城市的门店超过1700家。
瑞幸还在近几年密集推出奶咖、果咖相关新品,往咖啡奶茶化的方向走,中和咖啡的苦味,紧跟流行趋势,生椰拿铁等产品大受欢迎。
瑞幸咖啡的投资人刘二海曾回忆,“陆正耀表面看着是那种经常喝酒和带一帮兄弟经常打架那种人。其实不是,他特别细心,能算账,像个老地主一样。”
重出江湖,再度瞄准咖啡市场,陆正耀只需按照以往的操作模式再造一个瑞幸。这的确是一条有迹可循的路径。
复制一套成功的模式,要比在一个新的行业里重新摸索容易得多,过去数年的互联网风口争夺历来如此。新的机会出现,创业者和资本便会蜂拥而至,赌一个更有胜算的未来。
投资戴威新项目的资本方,大多之前和戴威有过交情。其中,唯猎资本参与了ofo天使轮、Pre-A轮和B轮融资,戴威直接持有唯猎资本2.12%的股份,真格基金则参与了ofo的A+轮融资。
风吹到了大洋彼岸的时候,国内市场的拼杀已足够激烈。
▲2019年5月17日,纽约,时任董事长陆正耀庆祝瑞幸咖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图/视觉中国
县城:咖啡的新战争
“咖啡市场的问题还是(喝咖啡的)人口不够多,但是每天都在增加。星巴克原来不送外卖,在瑞幸出来之后也开始送外卖,慢半拍的节奏,让本土从业者充满了机会。星巴克从被仰望的天花板,已经开始被精品咖啡、瑞幸为主的性价比咖啡分走市场。”一位咖啡行业内人士告诉《南方人物周刊》。
相比欧美国家普遍饮用咖啡的习惯,以及稳定的竞争格局,中国的咖啡消费市场仍有巨大潜力。
美团发布的《2022中国现制咖啡品类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内地年人均消费现制咖啡1.6杯,一二线城市年人均消费现制咖啡3.8杯。对比日本年人均消费现制咖啡176杯,和美国年人均消费现制咖啡313杯,中国现制咖啡行业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机会,中国的咖啡市场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市场普及教育之后,一场空前激烈的竞争正在打响。
在一二线城市,新晋本土咖啡品牌势头猛烈,Manner在2021年获得三轮融资,3个月内实现扩张门店200家;M Stand在2021年获得二轮融资,宣布扩店超20家;挪瓦咖啡亦获得三轮融资,扩店120家,全国累计超1700家门店……
星巴克也在2022年宣布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步伐,“提速”成为星巴克下个三年计划的关键词。2022年9月底,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完成在美上市,2022年年底,其在中国的门店数量达到520家。
除一线品牌外,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几乎每个新一线或二线城市,都跑出了自己的中小型“咖啡连锁”。
一二线城市竞争激烈,相比之下,下沉市场的机会更多。在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新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
库迪咖啡之所以能够快速扩张,一方面得益于复制瑞幸过去成功的路径,通过营销、大举建店树立品牌认知,世界杯期间曾签约成为阿根廷国家足球队中国区的赞助伙伴,一样的低价战略,通过打折咖啡券快速拥有知名度;另一方面,库迪也吸取了瑞幸重生之后的经验,通过下沉市场、“奶咖”口味等方式,实现与星巴克的错位竞争。
▲北京,顾客购买库迪咖啡。库迪咖啡是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的新创业项目 图/视觉中国
更重要的是,瑞幸后来采取了“联营模式”,也就是加盟的方式,可以缩减成本又能快速扩张,也是其扭亏为盈的关键原因之一。
库迪从创立之初就实行加盟模式,与传统的“加盟”不同的是,前三个月实行门店代管,由公司下派店长,统一完成定价,且承诺“保底”,在此期间如果亏损,将由公司承担。在收费模式上,库迪咖啡不收取加盟费,而是通过毛利抽点的方式收取服务费,收取方式分为阶梯制和固定值两种,整体费率在15%左右。卖得越多,获得的利益越多,因此,吸引了大量加盟商进入。
在县城,甚至可以看到库迪和瑞幸的门店紧挨着。陆正耀曾说,瑞幸咖啡是一场深谋远虑的“闪电战”,库迪的风格更是如此。如今,这两家都出自陆正耀之手的咖啡品牌,开始正面对垒。
▲山西晋中,平遥古城内的瑞幸咖啡店 图/视觉中国
但是,不管是瑞幸还是库迪,新晋本土咖啡品牌与星巴克的影响力和营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星巴克发布的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星巴克综合净收入增长8%,达到创纪录的87亿美元。
而对戴威的About Time来说,目前移动支付渠道的销售额仅占总销售额的15%,因为不少美国人没有下载APP的习惯,且成熟地区基本呈现龙头主导的稳定格局,互联网咖啡的玩法能否在美国实现突破仍有诸多不确定性。
戴威还能靠咖啡翻盘吗?可能对更多人而言,印象深刻的是在2018年的12月,戴威发表那封全员信,他说,将会为欠着的每一分钱负责,为每一个支持过ofo的用户负责。这封全员信,也是戴威在公共视野里的最后一次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