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二手房量价齐跌?房市谁是盼涨派,谁是盼跌派?
一早起来,中介机构工作的朋友就给我发了条内部消息:
本月截止22号,北京西城区二手房量价齐跌。德胜成交均价已经到了14.11万,上个月是15.11万,月坛已经到了13.95万。所有片区成交均价相较4月份都有下降。
很多人可以不知道北京西城区意味着什么。西城这个片区,是北京学区房最集中、房价历来最坚挺、且数次领涨北京房价的区域。
西城区量价齐跌,也就意味着北京整体的房价,真的有点HOLD不住了。
5月26日,米宅北京发布了一个数据:
5月截止至24日,北京二手房共网签9599套,日均400套,环比上月同期减少1285套;月底几天网签会相对集中,预计5月的网签总量会达到13000套。
米宅的结论是:
环比4月的13928套,5月13000套的成交量并没有大幅减少;如果拉长时间周期,5月份的成交量仍然能超过去三年50%以上的月份......市场仍然保持在合理稳定的可控范围。
进入4月下旬以来,楼市的负面消息一波接着一波;关于房地产未来的走向,已经被讨论得非常充分。
所以这篇文章不讲观点,只说说我看到的一些现象。
01
最近我关注房地产比较多,也去看了一些房,当然也就是看看而已,反正也不碍着什么。
我也曾近距离围观过业主拉群“挥泪甩卖”。
比如后现代城的那套“比市场便宜五六十万”(戳此可看)的房子,做经纪的朋友说,虽然那么多中介在推,但是看房量并非见明显见涨。
5月19日挂出来的,刚才问说,这套房子仍然还在。
10天时间,没卖掉也正常;再说你以为已经便宜了几十万,但是买主未必以你的参照为标准。
你降了,市场也跟着降;下行趋势里,挂的时间越长,卖方的优势就越小。
至于这种趋势是否可逆,目前仍然是悲观的情绪占主导,至于会否发生奇迹——既然是奇迹,就不是常人可以预料的。
02
纵观这些年的地产市场,一直存在着看涨派,看跌派;下行差不多成定势的情况下,就变成了盼涨派,盼跌派。
盼涨的是谁?很明显,这里面有地产商、地产相关行业及从业者、ZF和银行,以及手上有房产者。
另外还有一批人,就是一些“大局观”的经济学家和行业大佬,你非要说成是“既得利益”或“利益相关者”,也未尝不可。
比如前几天吴晓波就写了篇《只有救楼市才能救内需》,拐弯抹角地为楼市做背书,就可以算得上是“盼涨派”代表。
那么“盼跌”的又是谁?这就有点面目模糊了。
按理说“嫌货的才是买货的”,这十几年里,大家一直在说房价太高房价太高,那是因为说房价高的,都想着跌下来好上车,可是这一回,事情却变得有些蹊跷。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此前住建部曾公布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全国城乡房屋建筑总和,已经高达6亿栋。
什么意思?目前中国有14亿人,平均3个人不到就能拥有一栋房屋建筑,对,这里用的是“栋”。
按这个逻辑,中国人大部分都已经实现了“有房可住”。
另外,我看见好几个反驳吴晓波、各种冷嘲热讽的写手,也都是才华横溢、不像是没房或买不起房的人。
也就是说,似乎有相当一批已经拥有房产的人,也在盼着房价跌,是这样吗?是我看错了吗?
或者仅仅因为ZF盼涨并且各种手段促涨,大家就一窝蜂地就唱反调?看一些人把这公信力闹成怎样了。
在这两股力量之外,其实还有一股被忽视的神秘力量,那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沉默的大多数”。
03
盼涨也好,盼跌也罢,最终都拗不过市场规律的大手。
但房价下行,也许还真不是房子太多的缘故,至少这不是主要原因。
前面我们说的6亿栋房屋,并不单指商品房,还包括城乡各类建筑、例如写字楼、商业地产、工厂等等。
再加上人口流动越来越集中的现实,于是你想买的城市、想买的地段和房子,还真的只有那么几套。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虽然父母或老家都有房,但仍然算是无房一族,所以盼跌也就理所当然。
房市支棱不起来,关键还是没有钱了。
一是政府没钱,内忧外患之下,到处都在缺钱。上个月贵州被爆欠债一万多亿,就在前天的5月26日,武汉发了个“债务催收联合公告”,将2018年,也就是5年前的老债主公告天下,催讨债务。
二是企业没钱,教培行业整体没了,房地产行业风雨飘摇,外贸企业订单锐减,连宇宙中心的大厂都在纷传裁员...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于是大批员工遭遇降薪、下岗乃至失业;收入降低或钱路被断,都集中反应到楼市和房价上来。
如果有钱,谁在乎多一两套房子?如果没钱了,还有什么比房产变现更实际的?
房价涨跌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的风险是系统性的。
至于这个风险如何破解,就看上面还有多少牌,牌打出来下边能否接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