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手机增强现实(AR) 打造智慧生活
5月27日,2023数博会“位置服务人工智能”高端对话在贵阳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测绘遥感技术赋能智能驾驶、6G通感算融合发展、实景三维数据要素作用、手机增强现实(AR)与智慧生活等话题进行演讲。
在高端对话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说,“智慧城市发展十年了,老百姓却不怎么关注,怎么办?”演讲中,刘先林院士从数字化与每个人的关系展开分析。刘先林认为,手机AR将是新型地理信息产品面向大众和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最重要手段,如手机AR能将地理信息三维模型的矢量叠加在摄像头视场上,形成虚实结合的典型应用,这样的场景也可以应用在实体导航、网格员、一机办事通、一机游览通等方面。手机增强现实(AR)就是数字孪生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
要实现这一场景应用,需要构建精准的数据化“三维地理模型”,为此,刘先林现场介绍了一种名为YOLO的测绘软件,该软件能够执行物体检测、实例分割、图像分类,从而实现精准测绘。以交通标志牌为例,从车载数据获取的全景影像中标注包含交通标志牌的图像,YOLO经过设置模型,可以自动学习目标特征,从而得到目标探测效果。通过从样本数据中自动学习目标特征,YOLO将有可能对标志牌和标志线的形状进行预测,就能解决手机实体导航高程误差大的问题。
接着,刘先林介绍了国外在公共场所中进行的手机AR应用,如谷歌地图曾公布了一种室内AR导航功能,通过手机摄像头和计算机视觉算法来识别和定位,能在美国芝加哥、洛杉矶、纽瓦克、旧金山、圣何塞和西雅图等地的一些商场、机场提供各类服务,如导航、导购、设施使用方法引导、信息推送等。刘先林说,国内也有类似思路,如用图片后方交会等技术,使得举起手机后,手机屏幕几乎变为“透明”,即手机上的物体与背后实景中的物体完全重合。
演讲最后,刘先林介绍了地理信息发展动向,即超低空卫星。他表示,现存卫星高度过高,无法看清地表细节,而39公里至100公里的高度,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可以通过发射小、微卫星等方式,展开这一高度的开发利用。
记者 李雯文 王丹丹/文 覃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