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今天是第七个“5.30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协正式公布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洪程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眼下正是水稻育秧阶段。近日,在江苏省机插水稻智能化育栽秧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上,张洪程院士团队正在推广示范智能化育秧、栽插作业等“无人化”技术。
“目前,中国的稻麦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已经超过1.12亿公顷,但由于劳动力紧缺生产成本高以及作业质量差等问题的存在,粮食生产一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张洪程表示,“稻麦生产‘无人化’,是一个新的农业重大科技课题,可以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种植成本,也是解决未来粮食到底‘怎么种、靠谁种’的关键钥匙。”
早在2017年,张洪程团队就已经确立稻麦栽培“无人化”思路,紧扣绿色优质丰产高效生产目标,系统开展稻麦耕种管收关键环节田间“无人化”作业技术研究与集成,研发出了稻麦绿色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
“目前团队研发的‘无人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了智能化育秧、栽插技术、无人机飞防高效植保技术、智能远程控制灌溉技术和智能精准‘无人化’收获技术等,在江苏多地得到了示范推广,增产、节本、增收效果良好。”团队骨干、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魏海燕介绍。该技术已被列为2021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在江苏省内成功推广1500万亩,为粮食生产简单化、低成本化、丰产化、高效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只有做好原始创新‘最先一公里’,努力解决农业发展‘卡脖子’问题,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最后一公里’,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以科技力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尽早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张洪程表示。
作为一名在三农一线“问稻”四十八载的专家教授,张洪程院士始终瞄准国家及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长期聚焦稻麦等粮食作物栽培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5+2”“白+黑”地奋战在科技创新一线,承担完成国家和部省级重大重点课题30多项,在轻简化、机械化、精确化栽培与超级稻栽培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为了让成果走出实验室,他常年累月奔走乡间田头。每年一到育秧、移栽等水稻生长关键时节,张洪程总会第一时间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户进行“零距离”农业技术指导。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他的足迹遍布了苏、浙、皖、赣等十多个省份,被百姓们亲切地称为“泥腿子”教授。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虽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仍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挑战。一直瞄准“绿色高效生产”为研究目标的张洪程联合多单位撰写了《关于将“稻田综合种养”建成稳粮兴渔的绿色高效产业的建议》,提出“切实推进稻田绿色高效综合种养,实现‘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双赢。”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及农业农村部等领导批示。
作为“三农”一线的专家教授,这已经不是张洪程第一次针对“三农”发展问题建言献策。为了“产好江苏粮、做强优质米”,2020年5月,张洪程撰写了《开展比学赶超 奋力推进“苏米”产业走在全国最前列》的建议,为建设新时代江苏“鱼米之乡”提供了重大决策支持。
如何能够快速、准确的在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上建言发声,为地方发展、乡村振兴贡献“智库”力量?这源于张洪程院士师生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前赴后继的“自找苦吃”。多年来,依托“院士工作站”“院士基地”“科技小院”等平台,张洪程带领一届届学生们走进农村乡间,附身搞科研、积极做服务,师生协同把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间。由他先后培养的100多位硕士和博士生分布在国家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等,不少已成为行业骨干,继续用青春和汗水服务着国家“三农”事业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