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地处浙江省东部,绍兴南部,地貌特征“八山半水半分田”,是典型的山区县。
这个小县城,曾经面临资源有限、交通不便、发展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但却依靠“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大胆探索实践新时代县域创新发展新路径,走出了一条科技强、产业优、生态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启动浙江省首个县域综合性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到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再到蝉联全省“科技创新鼎”,新昌在新经济浪潮中探索出的科技创新“新昌模式”,正托举起一个“小县大科技”的发展梦想。
科技新昌,缘何拔节生长?在第七个“5·31新昌科技日”到来前夕,潮新闻记者采访了新昌县科技局、研究机构和多家科技企业,近距离触摸新昌科技创新的脉搏,寻找打造“小县大科技”的源头与动力。
新昌县鸟瞰图
一
技术创新是创新的灵魂。
作为山区小县,每一届新昌政府、每一个新昌企业都深知,只有“铁了心抓创新”,立足技术创新、实业振兴,才是唯一的出路。
2000年,新昌县城东,有一家叫捷昌的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租了厂房,购置了设备,开始做医疗电动病床的生产与销售,可是,两位创始人陆小健和胡仁昌却在当时犯了难。
“销售上面遇到很大困难,业绩一直没什么起色,那也是最艰难、最迷茫的时候。”如今已是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陆小健说,“后来发现病床中的驱动和控制系统非常昂贵,如果我们能够自研生产,成本将会大幅缩小。”
核心技术,是企业制胜的关键,而新昌看到了推动企业进步的巨大可能。
2004年,捷昌进驻由新昌政府组织的科创孵化器,孵化期间政府给予房租减免的优惠政策,提供了标准化的厂房和一系列的帮扶措施。
新昌县科创服务中心
“在政府组织的与其他企业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政府对民营企业家的尊重,对企业家精神的推崇。”陆小健说,“原本是三年的孵化时间,我们两年就提前毕业了,然后购置新厂房和新设备,企业开启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此后政府又提出,新昌资源不足的短板,由科技补上。怎么补?最直观的就是两个10%,即每年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10%、增幅不低于10%。
浙江理工大学新昌创新技术研究院院长胡旭东告诉潮新闻记者,这些年来,政府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也改变了新昌企业家的观念,“以前我们主动去找老板或企业,现在都是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寻求技术合作,这就说明,企业认同技术创新。”
而这样的观念转变,带来的是实打实的发展。
截至目前,新昌拥有国家单项冠军企业(产品)4个,上市企业16家,创新指数列全省第四,技术创新指数列全省第一。而这些敢打敢拼的科技企业,也共同激发了新昌的科创活力,为新昌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比如,捷昌依靠技术创新,专注线性驱动产品研发,2012至2022年间营收从0.91亿增长至30多亿元,翻了32倍。
又比如,新昌本土企业康立科技,紧盯纺机控制系统细分领域技术难点破题攻关,目前已有2个产品填补国内技术空白,2个产品替代进口。总经理徐郁山介绍,康立推出的最新一代清纱器产品,不仅性能水平高,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价格也仅为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
技术创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昌企业的共识。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柏藩说:“每上一个拥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我们企业就上一个新台阶,技术创新带来巨大效益,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创新之路。”
康立科技的企业研究院
二
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谁来主导?是人才。
潮新闻记者采访胡旭东院长时,他提到了由浙江理工大学和新昌县人民政府联合申报的“企业出题 高校解题 政府助题”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浙江模式”。
这一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让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直接扎根新昌,实地解决企业面临的科技难题。
“这是一种深度、长期、全方位的合作。”胡旭东说,企业面临的问题,百分百最新鲜,“学生在新昌,研究就不可能‘炒冷饭’。”
作为老师,他把学生在新昌的成长看在眼里,“和企业面对面沟通可不是简单的事,原本内向的学生也会变得独当一面”。胡院长透露,联培的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有不少优势,拿到的薪资水平也更高。
浙江理工大学新昌创新技术研究院
从2014年至今,这些工程硕士累计服务地方企业554家,解决工程问题2325项,项目完成率高达96.45%,并授权各类知识产权1172项。
“当然,一开始从杭州到新昌,学生心里也会打鼓。”胡旭东说,但新昌给足了这些学生安全感,比如为联培基地提供专项运行管理费和专项奖学金,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保障等。毕业后,有学生就直接留在了新昌。
目前,新昌正在打造“天姥精英”人才品牌,在杭州、北京布局科创人才飞地和科技人才港,组建运作总规模10亿元的高层次人才科创投资基金,聚焦“高精尖缺”,大力引进资深专家、海外工程师、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和高端创新团队。
北京遥感设备所高级工程师汪小明就是个例子,2019年,他作为高性能结构3D打印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负责人落户新昌,担任浙江天雄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随后,新昌推荐其申报并成功入选第二十一批绍兴“名士之乡”英才计划创业A类人才,提供了500万元创业项目资助。
此后,汪小明自主研发的航天高性能3D打印产品在国内首次实现批量生产,主要用于卫星、运载火箭上具有拓扑轻量化结构和功能一体化结构的零部件。2021年实现产值5000多万,利税1500万,已基本能满足航天二院二个型号弹5年的产能需求。
在强势的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实施下,新昌县万人拥有人才量达2844人,企业R&D人员(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占比达11.33%,居全省第五。
捷昌驱动实验室
三
企业与人才,共同助力新昌托举大科技梦。这片科创热土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新昌政府的服务,是始终把创新摆在首位的态度。
“无事不扰,有事必到。”陆小健在采访中说,联系高校项目对接,到外地进行人才招聘……只要出现问题,新昌政府就会及时介入,为企业排忧解难。
据了解,新昌每年科技投入同比增长15%以上,通过“揭榜挂帅”,设立“卡脖子”、国产替代等“专精特新”科技攻关专项资金1000万元,撬动企业研发投入3亿元。近5年,每年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超过3亿元,科技创新成果奖励金额超过3000万元,兑现科技政策性财政补助超过6亿元。
徐郁山介绍,康立科技在新昌政府的支持下,建设“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康立纺机自动化控制研究院)”“浙江省装备电子研究重点实验室”“杭电·康立联合研发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如今,新昌正在打造一个系统集成的创新决策机构、多跨协同的协调机构、主动精准的服务机构——创新服务局。
平台整合32个创新部门、103宗创新事项,归集政府、社会和企业330项创新资源,链接知识产权五大环节、36项创新保护事项与资源,由新昌县委书记担任党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担任局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党委副书记,工业、科技和教育分管副县长担任副局长。
创新服务局究竟做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为企业对接需求,协同办事。
新昌县科技局副局长曹晶告诉潮新闻记者,试运行一个月,创新服务局接了不少单子,“主要就是招才难这个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综合部内设机构(受理中心)通过“部门需求”功能模块,分别“派单”至发改线、科技线、人社线、教育线对接解决。
比如奥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曾反映缺少晶体谐振器的研发专家人才,科技线对接了浙江大学新昌技术转移中心,向企业推荐了专家程志渊教授,双方现在已签订产学研协议。
试运行一个月以来,创新服务局县域规上企业上线率达到100%,企业、人才等创新主体提交需求事项295项,办结率98.3%,涉及科技、人社、经信等12个部门。
与此同时,新昌还关注构建县域高水平知识产权立体保护“生态圈”。知识产权纠纷100%调解,知识产权违法行为100%查处,知识产权维权100%跟进。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同步同行。
创新服务局示意图
擦亮科创金名片,县域创新再出发。5月31日,浙江新昌将迎来第七个“新昌科技日”,聚焦“科技、人才、教育”三链深度融合,今年,新昌将以“三位一体、融创未来”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精彩活动,打造“三位一体示范县域”。
据了解,在31日上午举行的新昌县深化创新大会上,新昌将发布人才科技政策助力企业人才招引,还将正式成立新昌专项科创基金,以解人才科创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第三届中国·绍兴“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人才全球创业大赛智能制造专项赛,也将在创新大会现场正式发布赛事细则,吸引更多项目来到新昌,了解新昌。
此外,创新大会还将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宽阔桥梁。比如,以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的天姥实验室将首次亮相,浙江大学与新昌联合创新中心现场签约,6个校地企联动成果项目现场,多方位助推科技、人才、教育一体化发展,服务新昌“数字大县”“智造强县”建设。
小小山区县,托举起大科技之梦。新昌,正在成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