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明杰:“未来”已来也未来!如何前瞻布局?
5G通信、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ChatGPT......近年来,新兴技术不断涌现,这是一个人类社会加速发展、指数增长的时代。“今天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人类来到了下一个指数增长的阶段”,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芮明杰教授看来,未来已来也未来。
芮明杰观察到,以服装行业为例,定制化生产正在逐渐普及,与过去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不同,这是一个全新的生产范式:互联网支撑的智能化、规模化的定制生产方式。为了实现这一新生产方式,新一轮科学技术创新应运而生、全面展开:工业互联网优化生产过程、智能装备自组定制流水线、5G全面革新基础通讯、AI强力助力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提速增效……
“新的范式已经产生,我们已有的现行理论与方法都要随之变化。”芮明杰指出,生产方式的变革也会带来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利用3D打印机等智能终端,当今“集中生产、全球分销”的模式将转变为“分散生产、就地销售”,传统的削减式制造也会转变为添加式制造模式,运输和交易成本将大幅缩减,制造过程中的材料和能源消耗也会大幅减少,低碳生产真正开始。
那这样生产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芮明杰这样说:“生产方式的伟大变革背后,主要原因是因为生产更合适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正在开始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许多新技术不断涌现背后的基本逻辑,就是准备迎接全球消费者个性化时代的到来。”
不过,前沿技术不等于未来产业,芮明杰特意指出,未来产业的兴起,依靠的远不只是技术的发展。“前沿技术只有经过商业化和产业创新之后才能成为未来产业”,以量子技术举例,作为一个前瞻性的科学技术,只有应用于通讯领域,成为消费者使用的工具和载体时才会有量子通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芮明杰还结合十四五规划中的内容,强调了未来产业布局的重要性和现实路径。
他说,未来产业的形成,需要通用技术、专有技术和工艺生产技术三者的结合,缺一不可。“未来产业布局若想成功,就必须格外注意各个领域之间资源有效配置和关联合作,引导良性竞争。”
针对未来产业布局谋划与发展,芮明杰建议加强未来学学科构建、对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未来产业进行预见性研究,重视复合人才培养、深化创新制度的创新以及对重点通用技术、应用技术和工艺生产技术的连贯性投入。
芮明杰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应用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企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突出贡献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芮明杰工作室领军人物、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
(内容整理自芮明杰教授在复旦大学建校118周年相辉校庆系列学术报告上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