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下旬国家陆续发布的经济指标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延续下跌趋势,投资需求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制造业景气水平大幅回落,下滑2.7%,且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同步下滑;出口下降6.3%,进口同比减少7.9%;青年群体就业压力不降反增,16-24岁人口失业20.4%、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综合通胀、金融数据以及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动能边际转弱,反映出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依然在于内需不旺,外需低迷。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不见缓解的曙光。
其实,全年经济持续下滑是大概率事件,增长5%的目标难以实现,可能今年是未来经济最好的10年。这不是经济周期的问题,也不是政策问题,而是制度问题。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制度改革比政策调整更重要,完善的法治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是人们信心的根源。
事实也反复地说明,什么时候民营经济好,国家的经济形势就好;什么时候民营经济不好,国家的经济形势就不乐观。
这就告诉我们,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打通民企发展的卡点堵点瘀点。如果只是政策地来回变动,或者局部调整,没有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的改革,经济问题就走不出死胡同。
我们更不能把经济低迷的问题让疫情、全球经济下滑以及俄乌战争来“背锅”,应该实事求是分析剖析问题,如果继续这么闪烁其词说假话说空话甚至放“卫星”,认为形势一片大好,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最近一直在强调把民营企业当作“自己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这本身并没有错,而这些“治愈”不了民企的心病,而是要有实实在在的制度落地让民企吃上定心丸。
前段时间,跟一位全国500强的“一把手”闲谈,他说,他们公司只跟大型的央企国企合作,几乎不与民企打交道。这样既可以避免说不清的关系,也可以确保资金安全。
其实,这是目前大部分国企的真实写照,既有他们垄断资源的“霸气”,也包含着对民企的歧视;既有自己的不担当不作为,也夹杂着明哲保身和不得已为之的选择。
回过头来看看过去的几年,有多少知名民企、头部民企在各种监管和调查中,要么倒下,要么举步维艰,要么负责人身陷囹圄。在去杠杆、供给侧改革中有多少大型民企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资金链断裂,经营陷入绝境。平台经济、教培行业、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整顿,要么使民企轰然倒塌,要么使他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更重要的是,国家对民企的态度和社会对民企的氛围,让各级政府和官员只敢把项目给国企,而不敢给民企,似乎只要给了民企就意味着利益输送。多少有技术、有实力的民企只能从国企总包的项目中分包,而层层分包又导致层层剥皮、层层拔毛。
现实情况让很多民营企业家的内心留下了阴影。任何政策风向、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民企战战兢兢,神经兮兮,风声鹤唳,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白花花的银子打水漂,更不愿落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搞好民营经济,关键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是激发民企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让民企信心真正回归,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无法取得成功。
比如说国企改革,如果不改革国企的垄断地位,继续把控国家资源的“半壁江山”,经济问题再次出现高速增长,几乎是难于上青天的。
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导弹研发、军事科技以及战时的后勤保障都是民企担任,但也没有发生重大的泄密等问题,更没有发生重大战争保障失误问题。关键是设计好制度,让民企和国企在同一个起跑线竞争,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民企。
目前的国家经济,改制度比政策调整更重要,但制度改革必须沿着市场化道路而不是行政干扰,更不是走回头路搞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