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泓霆在录音。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南京6月1日电 题:南京“00后”视障大学生创业做“播客”教练:“逆光”行走 声探“视”界
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打开读屏软件,调快成5倍速的语音潮水般“嗖嗖”地传出。这些正常人听不懂、接不住、“天书一般”的音频,南京“00后”视障大学生叶泓霆却能轻松拿捏。
只见他将播放读屏的手机凑近耳朵,用极富磁性的嗓音,从容“翻译”诵诗:“青春的沼泽,像伤痕累累的六弦琴,喑哑在时间的泥潭里;你走向我,晶晶的眼神,擦拭着我裸露的孤独,像时光的一根手指,触碰到了我……”
今年20岁出头的叶泓霆,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三学生。4岁时,他不幸患上视网膜色素变性,视力迅速退化。“记忆中,在半年内,我的眼睛就像得了急性‘渐冻症’,从能看到树叶纹理,变成只能看到大树轮廓,再后来,笔掉在地上,我花10分钟都摸索不到。”
正是淘气的孩童时代,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叶泓霆懵了,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世界被硬生生地割裂开来。父亲给他买了带铃铛的盲人足球。这踢起来叮当作响的足球,让他感觉和玩伴之间更加格格不入。
到了学龄,叶泓霆被送到南京市盲人学校就读,他发现身边闷闷不乐的同学不少。“刚来时,大家都有些孤僻,不爱说话。老师别说教知识了,连对话都是很困难的事。”
盲文阅读,讲解电影,朗诵小说、散文、诗集,创办文学社……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孩子们渐渐走进阅读、听书的世界。
“绚烂的紫藤爬满白色的墙壁,午后传来知更鸟的叫声”,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描写,让叶泓霆沉迷。“海伦·凯勒2岁丧失了听觉和视觉,怎能描绘这样的画面?”带着疑问,叶泓霆成了阅读发烧友、听书达人。“课堂内外,同学们津津乐道、热烈讨论经典文学作品、电影桥段、游戏动漫,仿佛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2016年,南京市盲人学校录制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走走》广播剧,叶泓霆扮演主角。当时,他第一次进录音棚录广播剧,觉得很好玩。2017年,他接触到有声书,立即报名参加声音培训班,练普通话,学习配音。
听书听多了,就总想着亲自试播,叶泓霆买来声卡、麦克风,将宫斗剧的跌宕情节输入读屏软件,通过读屏软件播放,将一段段网络文学内容记在脑海中,再通过录音,将内容传到网络平台上。“一开始做主播不熟练,1个小时的音频,需要花费3到4个小时去完成,平台大概给60元的补贴。”
伴随磨合中不断积累技巧,读屏软件的语速越放越快,叶“主播”记忆力越来越强大,越说越流利。
虽然掌握了葫芦丝、竹笛、萧、二胡、电子琴、吉他、架子鼓等中西乐器,高中时也组建过Listener(聆听者)乐队、风车乐队,但考虑到未来就业方向,叶泓霆放弃艺术院系,考入了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他没想到的是,现在中国高校里有音乐治疗专业,音乐治疗与针灸推拿也能做结合,“其实最先需要打破的就是观念。”
“我们有视觉障碍,但交流无国界,信息无障碍。社会上有盲人按摩职业,盲人的手已经被认可,盲人的声音同样可以被认可。我能做主播,其他小伙伴为啥不行?”为此,高校就读的叶泓霆,踏上了创业之路。他和专业人士合作,开班做起了“播客”教练。
打破“视”界“渐冻”,打破键盘屏障,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开始教授盲人拆文解字、用声音释义汉字形与意,开展电子设备无障碍基础课。2021年,他们凭借信息无障碍“播客”项目,斩获了联合国青年创客马拉松比赛有关奖项。
2022年,叶泓霆和伙伴们开设了“彩虹之光”残疾人有声主播公益培训的线下课程。每次上课前,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志愿者把同学们从地铁站接到上课点,课程从晚上6点持续到晚上9点。“教学目标完成后,完成考核评估的17位学员,都觉得很有收获。”
一方面通过南京市盲人学校引荐,另一方面自身朋友圈日益壮大,叶泓霆接到了更多合作意向,例如雨花台烈士陵园有关读物朗读、“遇见光”电影系列配音、有声主播线上基础课录制等。
“有些盲人不喜欢有声主播这个职业,也可以做后期剪辑师、画本师、审听师、对轨师等,我们也会开发类似的个性化课程。”他向记者介绍未来的计划,到2025年,再增加3套职业培训体系:电商直播、人工智能语音训练、盲文电子设备无障碍出行。
叶泓霆给初创公司起名“大象通途”。他解释道,即便是盲人摸象,迟早也能把象摸全。老子亦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创业培训也好,拓宽职业道路也好,我的初心很简单,不想让视障人群被社会孤立,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共享同一个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