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1日报道据日本《朝日新闻》5月30日报道,日本央行所持国债创史上最高水平。
日本银行(央行)持有的国债余额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其原因在于,尽管欧美加快加息步伐,日本却一直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将利率压得很低。日本银行的这种做法引发的风险就像岩浆一样不断累积。如何处理过去大量购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也是它面临的一大难题。
日本银行29日公布的2022财年财报显示,其在该财年末的国债持有量比前一财年末增长10.6%,至581.7206万亿日元(约合4.2万亿美元),时隔两年再创历史新高。
报道称,欧美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而加快加息步伐。但是,日本银行坚持量化宽松政策,继续实行“收益率曲线控制”,通过购买国债将长期利率控制在接近零。然而,日本也出现了物价飙升的情况,面临不断增大的利息上升压力。日本银行为了进行对抗,被迫大量购买国债,因此其国债持有额不断增加。从日本银行的资产总额来看,10年里增至原来的4倍多。
日本银行的国债持有额超过了国家国债发行总额的50%,国内批评日本银行正在承担国家债务的声浪日渐高涨。
25日,在国会会议上,今年春天就任日本银行行长的植田和男就持有大量国债等问题表示,“我认为这未必是正常的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样子”,明确表示自己认为这样的做法存在问题。
如果利率上升,国债的市场价格就会下跌。在2022财年财报中,日本银行所持国债的市值低于账面价值(购买时的价格),出现了1571亿日元的估值损失。如果利率继续上升,估值损失将进一步扩大。根据日本银行去年底的解释,如果整体利率上升一个百分点,就会出现28.6万亿日元的估值损失。随着利率上升,按市值计算,该央行可能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但是,日本银行不以市值来评估国债,认为只要将其持有至到期就不会出现损失,即使利率上升也不会对货币政策操作产生影响。
对于这一解释,有专家表示怀疑。日本综合研究所的河村小百合指出,如果短期利率上升,金融机构存在日本银行的活期存款的利息支付就将增加,这一点值得重视。她警告说,如果日本银行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有可能失去作为央行的信誉”。关于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日本银行一直避而不谈,但河村认为,该央行“应该将(上缴国库的)盈余作为准备金积累起来,为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采取措施”。
围绕股票购买操作,日本银行也存在问题。作为宽松货币政策的一部分,日本银行从2010年开始一直在购买由多种股票组合而成的ETF。
日本银行由于从2021年开始改变ETF购买方针,截至2022财年末的持有额为37.459万亿日元,比前一财年末仅增长1.3%。但是,在过去10年里,其持有额从1.5万亿日元猛增至大约37万亿日元(以账面价格计算)。
日本银行的ETF持有额按市值计算则超过53万亿日元,这相当于东证主板市场总市值(约710万亿日元)的大约7%。有批评意见认为,这对股价形成机制造成负面影响。ETF与国债不同,没有到期时间。日本银行在未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时,将决定是否卖出ETF。
日本银行只要表明将采取卖出ETF的方针,日本股市就有暴跌风险。如何在控制对市场影响的同时找到解决办法呢?这是日本银行面临的课题之一。